岳廟前,林沖娘子被高衙內攔住,要她上樓去,欲行不軌。林沖接到告急,趕過去,從后面扳過那人,大喝一聲:“調戲良人妻子當?shù)煤巫铮俊迸e拳便要打。但是,扳過來,看清了,卻先自手軟了。反是高衙內對他大喝一聲:“林沖,干你甚事,你來多管!”于是,林沖只是領著自己的妻子和錦兒悶悶不樂走開了事。
魯智深提著鐵禪杖趕來,要幫他廝打。林沖趕緊勸阻:“原來是高衙內,不認得荊婦。林沖本待要痛打那廝一頓,太尉面上須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瘷嗲易屗@一次?!?/p>
那幾天,林沖很悶,很想找人喝喝酒,散散心,但是,就是不愿找魯智深。這時,陸虞候來叫他,他馬上就和陸虞候上街喝酒去了,而且還吐露胸襟:“男子漢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這般腌■的氣!”
林沖知道高太尉是個什么貨色。但是,他卻一直敬著他,奉承著他,找機會親近他,當面一口一聲“恩相”叫著他。為什么?因為怕。
他把陸虞候當哥們兒,披肝瀝膽,哪里知道陸虞候是來調虎離山的,這邊陸虞候騙出林沖,那邊富安就騙出林沖娘子,關在陸虞候家,林沖得信趕去,聽到關緊的房門內高衙內正在糾纏妻子。林沖立在樓梯上,叫道:“大嫂開門!”娘子來開門,高衙內推開窗子跳墻跑了。
自己的娘子被人關在房里調戲,是個男人都會怒發(fā)沖冠,不顧一切打將入去,但林沖此時卻很“穩(wěn)重”地站立在樓梯上,叫老婆來開門,而不是打爛門自己闖進去,太沉得住氣,也太“文明”了。
還是一個字——“怕”。
林沖一生,總是“不敢”。我作了一個粗略統(tǒng)計:從第七回到第十二回,寫到林沖“不敢”的,就有6次;其他:怎敢,1次;如何敢,3次;哪里敢,2次;豈敢,1次;敢道怎地,1次。加起來,有14次之多。
我這里不是在說林沖孱頭懦弱無骨氣。其實,誰又不怕呢?林沖“將娘子下樓,出得門外看時,鄰舍兩邊都閉了門。女使錦兒接著,三個人一處歸家去了”。
這看似閑筆,卻頗有意味。蓋此事已鬧得沸沸揚揚,人人皆知。卻又為何都閉了門?那是大家都不想惹事。于是,關上門,閉上眼,就當沒看見,自欺欺人。
于是,東京大街上,就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景:青天白日,卻陰森可怕;街衢寬闊,卻空無一人。林沖一家三口,孤零零走過。這樣的大街,是否會讓人感受到徹骨的寒意?
《水滸》寫出了林沖的怕,寫出了林沖同時代的人的怕。而且,林沖怕的,就是我們怕的。古代的林沖,怕著現(xiàn)代的我們的怕。在權力社會里,誰能不怕?誰不是烏龜?誰能夠有尊嚴地活著?
(選自《鮑鵬山新說〈水滸〉》)
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各題。
1.下面對原文內容的分析,錯誤的兩項是( )
A.當林沖妻子被高衙內欺負糾纏時,作者以“穩(wěn)重”“太沉得住氣,也太‘文明’了”等語句來評說他,是作者運用反語來表達對林沖的極其憤怒。
B.林沖勸阻魯智深的幫忙,一是用對比手法寫出兩人不同的個性特點,二是表現(xiàn)林沖作為上層的一員極為忌諱中國正統(tǒng)文化中的“交淺言深”。
C.林沖就是舍不得放棄榮華富貴,總是對他的頂頭上司抱有幻想,結果總是事與愿違。
D.高衙內是林沖的上司,林沖知道“不怕官,只怕管”的道理,端別人的飯碗,他只好忍氣吞聲。
E.金圣嘆評說林沖“算得到”,在本文中只說對了一半。當陸虞候同意富安的計謀,不僅自己騙出林沖,還把自己的家當做高衙內的犯罪現(xiàn)場時,林沖應該想到,卻沒有想到;或者想到了,卻掉以輕心,沒有足夠的警惕和應對之策。
2.文中畫橫線句子有何妙處?請簡要分析。
答:
3.在文中,作者認為林沖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答:
4.文章以“林沖的怕”為題有何作用?
答:
5.“在權力社會里,誰能不怕?誰不是烏龜?誰能夠有尊嚴地活著?”請結合你讀過的作品或現(xiàn)實談談你的看法。
答:
【譚賢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