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陣營的馬英九、蔡英文,都是臺灣大學法律系出身;都留學美國;都受“總統”提拔;都在臺灣的“大陸委員會”(臺對陸事務最高權力機構)任過職,卻對大陸有著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1972年,也是熱血保釣運動分子的馬英九,甫自臺大法律系畢業(yè)。1970年代,時任臺灣“行政院長”的蔣經國,正推行“十大建設”及“十二大建設”,帶領臺灣經濟起飛。這時的臺灣高校掀起一股留美風潮,
“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口號流行于學生之間。與多數臺大畢業(yè)生一樣,馬英九服完兵役,也選擇赴美留學,并以釣魚臺為題寫成論文,獲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嘏_后受蔣經國賞識,馬英九進入政府工作。
1978年,大陸實行改革開放政策,蔣經國也從嚴家淦手中接任“總統”;蔡英文剛從臺大法律系畢業(yè),隨后也負笈美國,兩年后取得康奈爾大學法學碩士,轉赴英國讀博。
蔡英文抵美的十年前,李登輝也在康奈爾念農學,拿到博士即返臺大任教??的螤枺尣?、李兩人有了淵源。李登輝執(zhí)政時期,蔡英文參與臺灣涉陸經貿法律的制定,是李登輝《特殊兩國論》起草人之一;扁政府時代主導臺灣對陸政策,擔任“陸委會”主委,選擇對大陸緊縮。
一個世代,兩種政治主張,2012年開春,馬、蔡兩人在同一場選舉舞臺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