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章魚的體重通常可以達到70磅,但如此龐大的家伙,身體卻非常柔軟。因為它沒有脊椎,幾乎可以將自己塞進任何想去的地方,甚至可以穿過一個錢幣大小的洞。
章魚在海里是最可怕的動物之一,它能夠像最靈活的變色龍一樣,改變自身的顏色和構造,變得如同一塊覆蓋著藻類的石頭。然后突然撲向獵物。然而。章魚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將自己的身體塞進海螺殼里躲起來。等到魚蝦走近,就咬斷它們的頭部,注入毒液,使其麻痹而死,然后美餐一頓。
9世紀初,一艘載著為日本皇室搜羅的高麗珍貴瓷器的輪船在日本海沉沒了。一百多年間,盡管人們清楚地知道沉船的地點,可是,連最好的潛水員也無法潛到這么深的地方。后來,有幾住漁民產生了一個絕妙的想法:為何不請章魚幫忙呢?他們捕捉了一些章魚,將它們拴上長繩子,然后放到裝載瓷器的沉船處。這些章魚沉到海底。一發(fā)現(xiàn)各種各樣的陶瓷器皿就紛紛鉆了進去。漁民覺得是時候了,便小心翼翼地將繩子提起。極為頑固的章魚一點也沒覺察出來。于是,這些執(zhí)著的“打撈工”,就這樣一件一件地將沉船里的貴重瓷器打撈了上來。
章魚似乎對各種器皿嗜好成癲,渴望藏身于空心的器皿之中。漁民正是掌握了章魚的這種天性,于是將小瓶子用繩子串在一起沉入海底。章魚一看見小瓶子,都爭先恐后地往里鉆,不論瓶子有多么小、多么窄。結果,這些在海洋里無往不勝的章魚,成了瓶子里的囚徒,變成了漁民的獵物。甚至成了人類餐桌上的美餐。
是什么囚禁了章魚?是瓶子嗎?不,瓶子放在海里,它既不會走路。更不會去主動捕捉。囚禁了章魚的正是它們自己。它們向著最狹窄的路越走越遠。不管那是一條多么黑暗的路,即使那條路是死胡同。在日常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羈絆和束縛,有時候往往會束手無策。殊不知。囚禁我們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是我們不健康的心態(tài)和偏激的處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