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PIX攝影工作室是一個私人成立的社會紀實攝影推廣機構(gòu),由“1416教室“博主任悅和北京奇遇花園咖啡館的主人詹斌共同設立。2011年,OFPIX開始了一項新的嘗試——引領(lǐng)青年攝影師探索照片和紙張結(jié)合的魅力,并在國內(nèi)率先舉辦攝影書工作坊,目前已在北京舉辦了兩期,與上海鯤鯉畫廊合作舉辦一期。
微型印社
在任悅看來,照片的天性是適合在紙上觀看的,尤其是敘事性、報道性的故事,掛到墻上顯得太直白,而在網(wǎng)絡上觀看又缺少語境的支持,不夠深入。不過,由于某些標準的限定,能夠出版的攝影集非常少,于是,OFPIX辦起了攝影書工作坊,幫助那些希望自己的作品集結(jié)成冊而又無法正式出版的攝影師體驗出版的樂趣和照片印在書上的感覺。OFPIX工作坊的目標是:“了解個人攝影書設計和印刷的整個流程,掌握攝影書印刷的基本知識,并借機梳理自己的作品集。工作坊結(jié)束時可以捧得一本自己的攝影書回家?!?/p>
攝影書工作坊由一系列講座和實踐環(huán)節(jié)構(gòu)成,成員們會在專家和設計師的指導下完成攝影集的編排,最后拿到小型圖文輸出公司打樣并完成成品。按任悅的說法,工作坊就是一個“微型印社”,所有參加工作坊的人都將自己動手經(jīng)歷完整的攝影書印制流程:從照片的圖片編輯開始,再到紙張的選用,內(nèi)頁和封面設計,最終印刷成書。雖然不是完全的DIY(有專業(yè)人員的指導和協(xié)助),也絕對可以稱得上“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這個微型印社,每一部作品只有一冊,學習和體驗才是參加工作坊的最大收獲。
攝影書工作坊特別強調(diào)圖片編輯環(huán)節(jié),會幫助成員“跳出自我的語境來看照片,梳理照片的語言邏輯,選擇那些能夠在一起工作的照片,使其共同構(gòu)成一個整體的表述,而不是簡單地扔一堆照片到紙面上?!比螑傉J為,現(xiàn)在的文化讓每一個人都有了自己做一本書的可能,但是自己做畫冊會有局限,給自己編輯照片總會缺乏把控性,第三者立場的觀看和編輯對于攝影集的印制非常重要,而這靠一個人的力量很難完成。
這一點受到參加微型印社的成員們的贊同。攝影師璐璐拍攝老年男性的題材(潘家園)已經(jīng)三年了,積累了豐富的照片。她參加了一期工作坊,最大的感受是:“讓我在圖片編輯上有了一個概念,學會了怎樣才能在拍照片的時候更精準?!彼炎鰯z影集的過程描述為“自我壓榨”,從最初的上千張照片中粗選出兩百張,再從其中選出二三十張,之后自己又補充了二三十張,最后定稿排版。這個過程是非常令人糾結(jié)的。圖片編輯就是要在這個過程中重新審視和系統(tǒng)觀看自己的作品,從中完成一個故事或?qū)ふ乙粭l脈絡,使作品成為整體。對于璐璐而言,工作坊的圖片編輯環(huán)節(jié)給了自己很多的提示,讓她明白了某些內(nèi)容還“OK”,某些內(nèi)容還欠缺,需要繼續(xù)拍攝。
眾幫《克拉美麗》
OFPIX自出版的嘗試并沒有止步于工作坊。2011年10月,OFPIX工作室和攝影師袁潔合作印制了畫冊《克拉美麗》。有點特殊的是,這是一本“眾幫”攝影集。
“眾幫”的意思就是大家一起來幫忙,主要是幫忙解決項目的資金問題。在國外,很多攝影師為了籌措某個專題的拍攝經(jīng)費,會發(fā)起眾幫籌款活動,如果你支持這位攝影師和他的項目,可以給予相應資助,稱之為“眾幫攝影”。(現(xiàn)在,國內(nèi)也出現(xiàn)了“眾幫”網(wǎng)站,可以參見“點名時間”網(wǎng)。)相應的,將這種模式運用在自出版領(lǐng)域,便是眾幫自出版,在國外已不是新鮮事物。
攝影師袁潔的《克拉美麗》拍攝的是新疆克拉瑪依市中產(chǎn)水平維吾爾族的人肖像,“克拉美麗”是克拉瑪依當?shù)匾蛔鶜馓锏拿?。這組照片是袁潔研究生畢業(yè)時的作品,自己還制作了一本很厚的畫冊,但是攝影師本人卻沒有能力和機會讓更多的人看到。作為幫助年輕人的私人攝影機構(gòu),OFPIX認為這組照片很不錯,想幫她做一本作品集,但是資金從哪里來呢?OFPIX選擇了“眾幫”模式。經(jīng)過重新編輯和設計后的《克拉美麗》一共印刷了100本,其中50本送給了策展人和圖片編輯,另外50本由通過網(wǎng)絡和photocamp活動現(xiàn)場售賣。任悅介紹說:“讀者購買畫冊的錢主要用于印刷和設計過程中的一些基本成本支出,以及郵寄冊子,特別是寄送到國外的費用。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希望通過幫助年輕攝影師印制自己的個人作品集,推廣他們的攝影作品?!?/p>
盒子計劃
2012年,OFPIX工作室又開始了新的計劃——“盒子計劃”。其實,所謂的盒子,可以說是一個不同形式攝影集的合集,里面裝的是攝影師單張或成冊的攝影作品。今年初,OFPIX工作室的第一個盒子《攝影如奇遇之還鄉(xiāng)》誕生了,收錄三十多位攝影師關(guān)于故鄉(xiāng)的圖片故事,共有十七組作品,以單冊、拉頁以及明信片的方式呈現(xiàn),設計和裝幀風格都不一樣,沒有統(tǒng)一的形態(tài),只有統(tǒng)一的主題,它們都是攝影師獨特的“還鄉(xiāng)故事”。盒子的形式更接近于一次主題展覽,只是躺在了紙上,所以任悅也管這個盒子叫作“移動的紙上展覽”。她希望今后再多做幾個類似的盒子,就像一個個百寶箱。
雖然制作盒子的初衷并不像微型印社和“眾幫”《克拉美麗》那樣,不是打開始就有了自己做書的想法和目標,但它確實是一次自出書的實踐。把照片留在紙上,不止是一種記憶,對于OFPIX和攝影師,這都是一個實驗,一個關(guān)于照片怎樣傳播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