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控制”是攝影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曝光補償是為了彌補曝光過程中現(xiàn)場光源的不足而采取的補救措施。在沒有自動曝光的純手動曝光時代,曝光補償就已存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的照相機,都是全機械式手動曝光,攝影師想要得到理想的曝光效果,只能憑借扎實的基本功和熟練的曝光技術完成創(chuàng)作。隨著電子技術的逐漸滲透,自動曝光技術也相繼出現(xiàn)在照相機功能設置中,給廣大攝影工作者以及攝影愛好者帶來極大的方便。但是,自動曝光有時會給曝光結果造成相對誤差,更促成使用者對自動曝光的過分依賴。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彌補自動曝光帶來的機械性誤差,“曝光補償”也隨之出現(xiàn)。實際上,曝光補償?shù)膶嶋H意義,就是填補自動曝光帶來的曝光誤差,這種誤差無法憑借高科技手段自動修復,畢竟電腦和人腦還是有本質區(qū)別的。在千變萬化的大千世界中,每個人對藝術的追求以及對個性的宣泄是不同的,電腦根本無法進行判斷與處理,更不可能滿足每一位拍攝者的創(chuàng)作要求。對于曝光補償來說,最理想的補償結果,還是要靠人腦自行分析判斷,最終作出正確的選擇。(圖1—4)
自動曝光的原理與種類
一、原理
進入數(shù)碼時代,照相機的自動化程度達到了頂峰,自動曝光的方式越來越豐富,測光結果也越來越精確,一般的拍攝任務都能很好地完成。但是應該意識到,自動曝光并不是萬能的,它無法幫你完成嚴格而又極具個性化的創(chuàng)作任務。因為自動曝光只是一種通過相機內部的測光系統(tǒng)(亮度表),對被攝景物的反光進行測量,并以電流信息的方式,輸入到機身內部的微處理器中進行綜合分析,微處理器以測到的數(shù)據為準,結合事先存儲的相關技術資料信息,判斷出曝光組合的數(shù)據,同時發(fā)出相應指令,完成曝光組合的設置。這種測量只是機械測定結果,不能作為人腦對曝光組合的個性化分析,只適合常規(guī)性攝影工作,比如:生活攝影、旅游攝影、新聞攝影、會議攝影等。對要求較高的創(chuàng)作類攝影,還要依靠攝影師的主觀判斷,確定正確的曝光組合,測光表對此無能為力。這也是越專業(yè)級的照相機越要保留手動曝光(M)模式的原因。在膠片時代,美國著名攝影家、教育家安塞爾 · 亞當斯先生為了獲得最佳寬容度以及更豐富的畫面細節(jié),研究出一套完整的曝光控制理論“區(qū)域曝光法”,其目的之一就是解決曝光補償?shù)膯栴},進入數(shù)碼時代,這一理論仍然適用。(圖5—7)
二、種類
自動曝光的種類有很多,如:光圈優(yōu)先自動曝光(AV)、快門優(yōu)先自動曝光(TV)、程序式自動曝光(P)以及豐富的圖形選擇自動曝光等。所有這些自動曝光模式,都要依靠照相機內部的測光系統(tǒng)完成測光,這種測光表屬于亮度表(反射式),測量被攝景物表面的反射光。由于測光表的設計基準是18%的灰。因此,無論被攝體表面的反光率高還是低,測光表都會以18%的標準灰為基準進行評測。這就造成因受反光率高低的影響,導致拍攝結果與實際景物產生曝光量上的誤差。
例如:
⑴測量高反光率的白色,由于白色反光率高于18%標準灰,測光表以灰為基準設定曝光組合值,造成拍攝結果嚴重曝光不足,造成白色的拍攝結果為灰色。為了校正這一誤差,必須增加曝光量予以補償,使拍攝結果盡量接近白色。補償率要根據現(xiàn)場實際情況進行,增加值一般不超過2級左右。(簡稱“白加”)(圖8、9)
⑵測量低反光率的黑色,由于黑色反光率低于18%標準灰,測光表以灰為基準設定曝光組合值,造成拍攝結果嚴重曝光過度,造成黑色的拍攝結果為灰色,為了校正這一誤差,必須減少曝光量,使拍攝結果盡量接近黑色。補償率要根據現(xiàn)場實際情況進行,減少值一般不超過2級左右。(簡稱“黑減”)。(圖10、11)
曝光補償?shù)母拍罴皯?/p>
現(xiàn)代數(shù)碼照相機有多種自動曝光設置,并且精準度極高。但是因設計的原因,經常會出現(xiàn)曝光失誤或達不到創(chuàng)作要求的情況。“曝光補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曝光補償?shù)暮唵谓忉屖牵簩τ谟脵C內測光表(亮度表)測量被攝物體所造成的機械測量誤差,做出人為的曝光補救措施,即為曝光補償。曝光補償可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機械補償,是指使用自動擋曝光時,針對機內測光表測出的機械誤差,利用機內曝光補償裝置進行修正的行為;另一種是人為補償,是指攝影師本人對機內測光表測出的機械誤差,用手動曝光模式(M),直接調整光圈、快門或感光度,對曝光組合進行修正的行為。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機內所設的曝光補償裝置,只針對自動曝光起作用,對于手動曝光模式(M)無意義。
一、機械補償:這種補償是在使用自動曝光的基礎上,因受機內測光表(18%灰)的設計原因,造成曝光量上的誤差,導致拍攝結果與實際效果不符,需要憑借機內曝光補償設置加以修正。使用這種補償方法需要切記,拍攝結束后,必須將補償值歸零,以免影響后面創(chuàng)作的曝光準確性。
⑴拍攝白色物體時的補償,簡稱“白加”。這種補償方法是:在使用自動曝光時,通過機內的曝光補償設置,進行曝光補償。補償原則是,根據被攝體的實際反光率高低增加曝光量。增加值一般不超過二級左右。(圖12、13)
⑵拍攝黑色物體時的補償,簡稱“黑減”。這種補償方法是:在使用自動曝光時,通過機內的曝光補償裝置,進行曝光補償。補償原則是,根據被攝體的實際反光率高低減少曝光量,減少值一般不超過二級左右。 (圖14、15)
⑶包圍曝光補償法:適合在復雜光線的環(huán)境中使用,為了不丟失精彩的影像瞬間,不得已采取的一種曝光補救措施。這種補償方式,利用機內曝光補償裝置拍攝,可同時獲得畫面內容相同而曝光量不同的三張照片(曝光正常拍攝一張,增加曝光和減少曝光各拍攝一張)。曝光補償值可根據攝影師的實際需要來決定。補償范圍由±1/3級到±3級自行設置(新型數(shù)碼單反相機可以補償±5級)。 (圖16、17)
⑷追求藝術效果補償法:在攝影創(chuàng)作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因機內測光表測出的曝光結果,不符合創(chuàng)作要求的情況。因此,需要通過機內曝光補償設置,對曝光組合進行必要的修正,創(chuàng)造出更符合個人要求的作品。(圖18、19)
二、 人為補償:這種補償是依靠手動曝光(M)完成的。無論是“白加黑減”補償法,包圍曝光補償法,還是追求藝術效果補償法,其效果也都可以通過手動曝光得以實現(xiàn)。補償過程簡單快捷,熟練掌握手動曝光后也不必再擔心機械補償結束而忘記歸零,這對攝影創(chuàng)作大有益處。補償方法是:攝影師根據作品創(chuàng)作的需要,自行決定曝光補償值,通過直接調整光圈和快門完成補償修正。手動曝光補償不受補償級數(shù)的限制,比使用自動曝光補償方便得多,是專業(yè)攝影師的首選,更是攝影愛好者學習曝光控制理論、掌握曝光控制實踐的重要學習過程。(圖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