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
佳能canon: 流星雨拍攝小貼士:1.鏡頭最好是定焦,廣角、魚眼也可以。2.ISO 1600或3200,有條件可以用6400。3、注意曝光時間,近郊為2-3分鐘,如果遠離都市可增至3-5分鐘。4、最大光圈縮小0.5-1擋。5、拍攝地點建議選擇距離中小城市20公里以外、大城市60公里以外的郊區(qū)。
12月14日 16:31 來自 新浪微博
尼康中國:#尼康學堂# 雨天實際上很適合拍夜景。雨天的夜晚,空氣中的水分容易反射出其他顏色,亮處景物明亮而暗處影像朦朧,色調濃淡有致。拍攝雨天夜景,要特別注意運用光圈。光圈太大,景深不夠,清晰度不足。光圈太小,則星芒效果過強。一般情況下,用F8左右的光圈,用能夠增加景深范圍的辦法來拍攝。
12月8日20:49 來自 新浪微博
奧林巴斯中國:食品拍攝時首先要構想表達的氣氛,如日光、晚間、輕松、隆重等。亦可根據(jù)烹調的食物來擬定。舉例說,甜點、輕食十分適合以日光表現(xiàn)。而一些肉類或重味覺的食物,則可用色偏深沉一點。按選擇對白平衡及燈光擺位作出調校。以日光為例,色溫偏藍及少許過曝會帶出陽光感覺。
11月30日 14:03來自 新浪微博
東莞時報拍客:六個攝影中的常見錯誤:1.缺少有力的興趣點;2.不夠靠近;3. 對焦點錯誤;4.將主體放在畫面中央;5.引入與主體沖突的元素;6.不考慮光線的方向??纯茨闳菀追笌讉€?
12月7日18:31 來自 新浪微博
【言論】
馬良:攝影并不是某些人所吹捧的那么高尚神圣的事情,現(xiàn)代攝影技術已經(jīng)讓攝影更簡單和樸素,一個人喜歡拍照是因為他想拍照而已,和呼吸一樣,和活著一樣,是自然的,是不需要故作深沉的。不要以攝影之名冒充上帝,拍幾張照片拯救不了世界。我一直很難理解為什么有人愛以一種圣徒的姿態(tài),在故鄉(xiāng)冒充異鄉(xiāng)人。
11月26日 16:56 來自 新浪微博
廣州日報攝影部:一張照片的好壞其實并不在于構圖多美,而是在于能否以情動人。拍照如彈琴,只有懷著一顆融入的心去按快門,才能琴弦輕撥撩動心弦。如果能夠再多些光影的應用就更完美了,光影有時候是表現(xiàn)情緒化的利器,能夠讓圖片更富感染力以及想象力。
12月14日13:20 來自 新浪微博
王偉平hn:近時參加的活動多了,在拍攝的同時常被現(xiàn)場氣氛所感染——無愛,不攝影。布列松認為,攝影作品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責任,每個攝影師都應深具尊嚴感,都應意識到:無論一幅攝影作品畫面多么輝煌、技術多么到位,如果它遠離了愛和對人類的理解,遠離了對人類命運的認知,那么它一定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
12月12日20:43 來自 新浪微博
嘻嘻愛攝影:為什么內容重復的照片總是一再獲獎?Mike Davis給出個人觀點:陳詞濫調中蘊含的潛意識是:我拍攝的內容曾經(jīng)被證實是好的,所以現(xiàn)在這張照片也應該是好的。作為評委的潛意識則是:這類照片過去已經(jīng)被認可了,因此我們現(xiàn)在也應該認可它。我們欣賞的其實只是曾經(jīng)的那張照片。
12月7日14:54 來自 新浪微博
【資訊】
雅昌攝影網(wǎng):“德意志交易所攝影獎”日前在其官網(wǎng)上宣布了2012年大獎的入圍攝影師名單,其中包括英國攝影師約翰·斯蒂扎克(John Stezaker)、南非攝影師派特爾·雨果(Pieter Hugo),來自日本的川內倫子(Rinko Kawauchi)和來自美國的克里斯多夫·威廉姆斯(Christopher Williams)。
12月12日16:38 來自 新浪微博
崇真藝術:20日下午,在第七屆連州國際攝影展的高端論壇上,啟動了國內首個民間攝影理論獎——林茨攝影理論獎學金。這個以已故攝影理論研究者兼攝影師林茨命名的攝影理論獎學金,以林茨留下的部分遺產(chǎn)設立。
11月22日10:39 來自 微博桌面
攝影交流:#2011捷克新聞攝影獎# 第17屆(2011)捷克新聞攝影獎評選結果現(xiàn)已公布。本屆比賽共有288名攝影師參加,提交作品總數(shù)3744張。攝影師stanislav krupa在北波希米亞動亂期間拍攝的一張照片獲得突發(fā)新聞類頭獎,并獲得“年度照片”榮譽。
12月13日10:26 來自 新浪微博
D76低溫:上月美國CNN解雇了亞特蘭大、紐約、華盛頓、洛杉磯和邁阿密辦公室的50名員工,其中接近1/3是攝影記者。在發(fā)給員工的郵件中,副總裁 Womack表示新的桌面編輯技術、用戶產(chǎn)生內容和社會化媒體的興起,正在削弱攝影記者的地位——但我個人認為,專業(yè)的攝影師永遠不會被淘汰,如果他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12月13日20:52 來自 新浪微博
愛極客: #人眼相當于多少像素的數(shù)碼相機?# 近日網(wǎng)上出現(xiàn)的一篇文章給出答案:400萬。但仔細閱讀原文,卻發(fā)現(xiàn)其內容都在論證人眼分辨率5.67億像素。經(jīng)過網(wǎng)友多番論證與考究數(shù)據(jù),最終發(fā)現(xiàn)人眼像素相當于400萬的結論恐怕不夠準確。人眼其實是一臺像素高達5.76億的“超級相機”。
12月14日11:34 來自 皮皮時光機
【人物】
影像基因:《疊加的夢境》 攝影師北野謙(Ken Kitano),2011年日本第27屆東川獎年度新人獎得主。這組作品運用長時間曝光、多重曝光、暗房疊加沖印等手法,制作出記錄城市及生活場景變化的照片,建構出如夢境般奇幻的世界。
11月19日16:55 來自新浪微博
SeeGallery:喬治·泰斯(George Tice)17歲時參加了美國海軍,并很快在美國海軍超黃蜂號航空母艦上成了首席攝影師。他拍攝的一幅一架不慎失火的直升機被推入海中的照片,刊登在《紐約時報》的頭版,引起了時任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攝影部主任的愛德華·斯泰肯的注意,被該博物館永久收藏。當時,泰斯年僅20歲。
10月20日12:08 來自新浪微博
【作品】
攝影實戰(zhàn):#美麗的水滴藝術攝影作品# Corrie White,加拿大創(chuàng)意攝影師。近日她在網(wǎng)上分享的一組水花攝影作品得到廣泛關注。這些神奇的畫面展現(xiàn)的是水滴濺起的瞬間。
12月8日05:35 來自 新浪微博
新攝影網(wǎng):#攝影作品# Dave Beckerman,美國攝影藝術家,畢業(yè)于紐約大學電影學院,從1999年開始接觸攝影,曾做過電影編劇、燈光師、程序員等,最后憑借多年積攢的人脈和經(jīng)驗,成為一名自由商業(yè)攝影師。下面是他創(chuàng)作的一些具有美術形式美的街頭攝影作品。
12月13日22:57 來自月光寶盒
快拍快拍網(wǎng):#每天看世界最好的照片#Steve McCurry,美國著名攝影師,出生于1950年,供職于馬格南圖片社,獲獎無數(shù)。這組照片是關于孩子的部分,命名為“Different Childhood”(不同的童年)。
12月13日21:10 來自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