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平方米的老房子可以用來做什么?對于一對年輕的建筑師夫婦來說,它是你能想象到的全部。打破居室設(shè)計的“合理性”,用充滿家居夢想的想象力和建筑師獨有的精準專業(yè),加減乘除、玩轉(zhuǎn)魔方,他們完成了對“家”這一概念物理和心理上最出色的闡釋。
打破設(shè)計的“合理性”
2011年11月20日,我拿到房子的鑰匙,和我的太太一起,與裝修的工人師傅坐在破舊的床板上討論裝修的可能性和進度。2012年5月20日,我親手為移門貼上最后一片軟木。整整六個月,像完成了一個儀式。家的改造終于完成了。
這個過程充滿了糾結(jié),猶豫,爭論,兩人在一起鉆了很多牛角尖。最終變得仿佛螞蟻筑巢。因為早就過了和施工師傅約定的施工時間,于是在和他們交接之后,遺留下來的問題,點點滴滴,都是自己親自動手解決?;蛟S作為建筑師,家是一個作品,總要想些大師的看法。而實際上,作為家的主人,我們放下了把她作為一個展品、一種財產(chǎn)的種種雜念。我們只希望量身定做一處真正的舒適、能夠卸下負擔(dān)、健康而平和的溫馨居所。
我們兩個人在討論設(shè)計的時候,最經(jīng)常說的是,“兩個人居住的話只要……”,因為只有兩個人,房子很小,所以必須要在房子的功能上做到大幅度的合并和削減。傳統(tǒng)住宅的合理性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重要。因為商品房作為一種商品,為了更能順利地被銷售,被賦予了太多的“指標”,似乎只有全部達標,才能夠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這些捆綁銷售的東西不知什么時候成為設(shè)計的合理性。但對于這么小的一處舊屋,如果還堅持這些套路,那似乎能做的只是重新粉刷的工作而已了。所以我們不追求慣有常識的合理性,不畏懼嘗試沒做過的想法,忍耐工期一再地延長,只為能夠讓家的理念實現(xiàn)。
模糊廚房、工作室和客廳的界限
我們的做法,首先便是把所有的隔墻、甚至廚房的墻全部拆除,回歸這個房間最初使的承重狀態(tài)。
于是,一個近20平方米的完整大房間就形成了,加上3平方米的陽臺,從入口看去,明亮而寬敞。通風(fēng)與采光的問題也不再成為一個問題了。如何保住這個完整的大房間成了我們的渴望。我們想要在這里放置廚房,放置工作空間、起居空間、會客空間,甚至在有父母和朋友來訪的時候,有能夠臨時作為能睡覺的基本私密空間。這樣,臥室就可以非常純粹,不受任何干擾,這是我們想要的。
為此,我們嘗試了開放式的廚房。因為我們希望讓廚房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它的作用,不僅僅是烹飪,我相信它也可以加入起居生活空間里去。如果能夠把所有的廚房工作臺面,包括冰箱熱水器集約到一個L型的三角里,解放出一邊做活動吧臺,那餐桌就解決了。500mm深的吧臺桌兩人吃飯尺寸剛好,但如果人多一點,或者想同時作為工作桌,又太窄。所以,我們把吧臺材質(zhì)換成更適合于工作以及就餐的材質(zhì)——實木,并讓其可移動。通過簡單的組合,能將家具組合成滿足各種生活需要的狀態(tài)。如果能夠通過一個能簡單移動的家具,徹底模糊掉廚房和客廳的界限,那樣我們就能保住空間的完整性。于是,易于移動的家具成了后來我們一直在堅持的策略。
我們設(shè)計了兩個桌子,一個作為廚房的吧臺,同時也是三人餐桌;另一個桌子外觀尺寸完全一致,可以與吧臺嚴絲合縫地拼合成六人餐桌。它還多了一組抽屜,平時能夠作為工作臺。我們設(shè)計客廳的書柜的時候,小書柜的寬度剛好與之相符,能夠拼裝成一個電腦工作臺。這樣,這個區(qū)域就非常有趣而高效,廚房也是餐廳,餐桌也是工作桌。
起居室的六種可能
開放的廚房與兩個桌子已經(jīng)完成了餐飲和工作的功能需求。算上臥室,其實兩個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已經(jīng)解決。我還剩下一個非常完整的空間,解決的問題在于“客廳”的社交本質(zhì)。它必須保持靈活性,能滿足兩人的起居,父母、朋友到訪,甚至以后的下一代的活動??蛷d的靈活性,就是要促成從兩個人的起居到十幾人的聚會這各個方面的需求。
我們發(fā)揮了吊柜的作用,通過預(yù)埋各種高清線纜,能夠把一個高清投影儀嵌入吊柜里,然后把電動幕布和窗簾整合在一個窗簾盒里。我們設(shè)想能把起居室變成能播放照片和電影的迷你沙龍。于是有了各種空間的組合模式的假想。
沙發(fā)可以一分為二成為兩個矮坐塌,這個組合方式和我們對桌子的設(shè)想巧合地一致!兩個矮坐榻既可以變成雙人床還可以分開形成圍合了的兩排坐椅,也可以作為貴妃椅。它平時垂直于窗放置,和普通的沙發(fā)沒有區(qū)別。有好友來的時候,它可以被拆開,我們和朋友面對面而坐,十分友好;更有趣的是,當(dāng)沙發(fā)平行于屏幕放置,作為貴妃椅的時候,這簡直是最棒的家庭影院設(shè)置!
按照空間尺度量身設(shè)計的家具和沙發(fā)以及多層簾子的隔斷實現(xiàn)了起居空間的六種空間組合模式。配合這些模式,家具的尺寸進行了無數(shù)次的微調(diào)。讓一切剛好嵌入其中。這六種模式中,平常模式、工作模式和家庭影院模式頻繁使用,會客模式、聚餐模式和臨時客臥模式在周末有社交活動的時候才會發(fā)生。
有關(guān)臥室的想象力
臥室是休息的地方,同時要儲藏衣物,除此之外,其實別無他用。我們遇到的棘手問題是,房間的墻垛寬度為40cm,如果做60cm深的標準衣柜的話,則必須退開臥室門一定的距離,進臥室的第一眼會看到衣柜的一個角,這非常別扭。后來,我們意識到,決定衣柜深度的因素只有衣服的寬度,可如果衣服不垂直于墻壁掛設(shè),那么衣柜的深度將不受任何限制。 于是,我們想到使用35cm深的儲物系統(tǒng),用簾子取代衣柜門,而用隔板代替衣柜的水平板,從而也省去了衣柜的豎向承重隔板。衣柜的概念變成了完全開放的儲物墻的概念。3050mm面寬的房間剛好可以分成3塊1m長的隔板,放置6組衣架,每組可以掛8件冬衣,所以這面墻,至少能懸掛48件厚衣服。而同樣模數(shù)化的儲物盒可以把物品精細分類、井井有條。
而臥室里的“大發(fā)明”就是那個寬3m、深2.2m的巨型床箱,我們稱之為mega-bed。它類似于榻榻米,原理卻是用兩組大號的舉床器將兩塊整板分別抬起。床箱的高度和寬度模數(shù)劃分是按照大號儲物箱設(shè)計的,一共可以放置16個,其中有四個可以隨時拖出來而不必通過舉起床板。有朋友親眼看到這個大家伙后驚嘆,這個大床不僅可以橫著睡也可以豎著睡,而豎著睡則變成了東北的大通鋪。我們其實沒有從大通鋪中汲取靈感。只是我太太有一個外號是“睡神”,一個能讓她翻滾個3、4圈不掉下去的床,應(yīng)該才算是“依據(jù)使用者的行為方式量身定做的棲居空間”吧。
我們的改造手記
關(guān)于這個不到50平方米的房子,還有很多很多的細節(jié):保留并翻新、并親自為之刷上木蠟油的老地板;整合了整面墻的移門;自主設(shè)計的門、窗套節(jié)點;用亞麻油畫布制作的窗簾與吊索的節(jié)點;細致如插座的排列,瓷磚的對縫等等。對我們來說,它們的故事比它們最終展現(xiàn)的效果意義要更大。
或許是開始一個新的家庭,或許是真正能夠掌控我們自己的設(shè)計,我們兩個人在改造這間老公房的時候,都認真到用盡全力。我常說再多給我一個房間我就會創(chuàng)意枯竭,因為似乎對于兩個人來說,這么大的房間真的足夠了。
接觸建筑已經(jīng)十年,有可能建筑師會執(zhí)著地相信好的建筑與人的幸福之間存在關(guān)聯(lián),期望一個美麗的房子能夠提升我們的品位、改善我們的生活??纱丝痰奈乙惨庾R到某種知足?;蛟S一種樸實的“適度”是最讓人舒服的,如果建筑的意義被抬得很高,效果往往適得其反,經(jīng)濟的利益或許會永遠勝過建筑被期許帶給使用者的利益。最漂亮挺括的房子往往不象征著尊貴,而是象征著腐壞;對于不斷增加的面積和房間數(shù)量來說,本質(zhì)上是把家的功能不斷細化、孤立、放大而已。它與家的凝聚力和幸福感沒有關(guān)聯(lián)?;蛟S好的建筑是為使用者的本質(zhì)而量身定做的。
盡管“文藝”和“小清新”這些詞在這個年代總是和“矯情”掛鉤,我也總是爭辯我的改造過程關(guān)注的重心是功能。但是骨子里覺得能夠親手創(chuàng)造這樣一個兩者兼有的家其實很好,因為或許這本來就是非常個人的價值判斷。作為家的主人,它的確帶給了我們一些積極的生活方式,我開始關(guān)注陽臺上的植物、開始重新做起西餐甚至雞尾酒,又有了看書的興致,并喜歡逐漸把東西整理得井井有條。我的太太開始泡茶、煲湯、軋制新鮮的果汁與豆?jié){、她還開始畫畫,并會有興致跟著我們新音響里流淌的音樂拉著我跳舞。當(dāng)然,我們會因為房間偶爾出現(xiàn)的小問題爭執(zhí)不休,可更多時候,會開始享受許久不曾體驗到的寧靜美好。這或許是,家的意義真的實現(xiàn)了?;蛟S是,某種真實的感動在家的慢慢實體化之后一同浮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