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氣質,更何況這是一段與新中國交接的歷史時空。百年過去,我們回望上個世紀上半葉,看民國風景,有歷史,有人物,有景觀,有文爭武斗,有救亡吶喊,如果一定要找一個可以和先秦“百家爭鳴”相媲美的時代的話,那么答案一定是民國。在這兩個歷史階段,中華民族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創(chuàng)造力均出現(xiàn)了讓世界驚羨的“井噴”現(xiàn)象,也由此奠定了中國的品格。遺憾的是,雖然民國那些人那些事離我們今天并不遙遠,但他們曾經守護、在意、體現(xiàn)的精神、傳統(tǒng)、風骨,已與我們相去甚遠。讀著他們,我們感覺到恍若隔世;撫摸歷史,我們常常浩嘆不已。
民國幾十年,戰(zhàn)火紛飛,滿目瘡痍,可偏偏又是一個大師輩出的時代,唯一的解釋就是民國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加上“獨立人格、自由精神”這一普遍的價值觀所致?;厮葸@段歷史,重拾民國記憶,重拾民國風骨與精神,是為了對抗因種種原因造成的斷裂、遮蔽與遺忘,讓“有所擔待,獨立精神,自由精神、創(chuàng)造精神”成為中華民族復興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