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似一朵云,散了又聚,似一陣風(fēng),來了又走,更似一個夢,亦真亦幻。踏上甘南藏區(qū)的第一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高原獨特的清涼空氣,心中默念,甘南--我們又相見了。
2012年正月,我抵達甘南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6大宗主寺之一,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坐落在大夏河北岸,坐北向南,西北山似大象橫臥,東南山松林蒼翠,寺前開闊平坦,大夏河自西向東北蜿蜒而流,形如右旋海螺,山清水秀,風(fēng)光宜人。
正月大法會,也稱毛蘭木大法會,源于宗喀巴大師于1409年在拉薩舉辦的祈愿大法會。它在甘南藏區(qū)各大佛教寺院盛行久遠,已成為甘南藏區(qū)人民一個重大節(jié)日。在宗教慶典活動中,最隆重的要數(shù)正月十三日“曬佛節(jié)”、十四日“法舞會”、十五日“酥油花展”、十六日“轉(zhuǎn)香巴”等一系列活動。
正月十三日“曬佛節(jié)”今天舉行,我站在離寺廟不遠處的小山崗上,遠眺那金瓦琉璃、紅色磚墻的拉卜楞寺,絢麗多彩的五色吉祥經(jīng)幡在空中隨風(fēng)飄揚,似乎在熱情的召喚那些千里之外跋山涉水而來的虔誠信徒們。
我背起大包,邁步朝著拉卜楞寺前行。途中一些藏民們,身著色彩鮮艷的節(jié)日盛裝,滿臉喜慶的神情,與家人朋友用藏語歡快的聊著。他們偶爾遇到熟識的游人,會停下趕路的腳步,用不太標準的漢語跟游客們打聲招呼。
遇到的僧侶越來越多了,我知道離寺廟也越來越近了。僧侶們一身絳紅色的僧袍,在人群中十分醒目。僧侶們的臉無論是布滿皺紋的,還是膚色紅亮的,都帶著幾分神圣不可侵犯的肅然感覺。僧侶們互相遇到了會雙手合十鞠躬,人群中的一些年老的藏族、漢族信徒也會如此,大概這是一種藏式佛教禮節(jié)吧。
天氣很冷,但肅穆莊嚴的寺廟卻一點也不冷清。當我到拉卜楞寺大經(jīng)堂廣場上時,眾多藏民和游客們早已在此等待曬佛法會的舉行了。不知過了多久,一群騎馬的藏民出現(xiàn)在廣場,儀式終于開始了。堪布,也就是寺里最有學(xué)問的人,主持僧侶們誦念經(jīng)文,并向佛像獻上潔白的哈達。
接著僧侶們從寺院的藏經(jīng)閣將畫著佛像的唐卡卷軸請出來,雄渾嘹亮的佛號這時也響了起來,百余名身著鮮紅袈裟的年輕僧侶們,扛著百米長的佛像捆,在威武馬隊、樂隊和儀仗隊的簇擁下,邊舞邊誦念著佛經(jīng)從人群穿過。整個隊伍浩浩蕩蕩、蜿蜒而行,向寺廟對面的曬佛臺走去。
前來瞻仰的僧眾和游客緊緊追隨唐卡,一些人不斷用額頭觸碰佛像,期盼給自己帶來好運。藏族人中流傳著一種傳說,在抬佛像的過程中,如果用頭碰觸到唐卡,這一年就會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我希望能結(jié)下佛緣,祈求佛祖庇佑,趁機想上前用頭碰觸唐卡,可惜人太多了,根本沒有機會接近。
為保持隊伍的整齊,有專門負責維護秩序的僧侶,他們手舞樹枝以驅(qū)散擁堵的人群。身材魁梧而樣貌彪悍的鐵棒僧侶,他們是負責寺院司法的人,走在隊伍邊上,沉甸甸的鏤花鐵棒是他們身份地位的象征,所到之處,信徒們無不被他們那威嚴的目光所懾服。
佛像唐卡被眾僧抬到了用石塊砌成的曬佛臺上,由眾僧人從山坡小心翼翼地放下。隨著覆蓋在唐卡上面的黃色絲綢被緩緩拉開,一幅寬12丈、長30丈的無量光佛像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一年一度的曬佛節(jié),在這個時候進入了高潮,虔誠的僧侶、藏民和游客匍匐在地,口誦經(jīng)文,頂禮膜拜,場面蔚為壯觀、震撼人心。之后人們一一起身,將手捧的哈達、禮物紛紛拋向了佛像,祈盼著這一年的平安吉祥。
在僧侶們陣陣誦經(jīng)聲中,藏民們轉(zhuǎn)動著手中的轉(zhuǎn)經(jīng)輪,沐浴陽光后的無量光佛像唐卡由僧侶們恭敬地收好,再次扛上肩頭,送回寺院。路上依然有人在努力用額頭碰觸佛像,寺院外依然有人在屈膝磕頭,這些人心中有著多么虔誠而神圣的向往啊。
在甘南的拉卜楞寺,藍天白云,無量光佛像經(jīng)歷了陽光的沐浴,而我經(jīng)歷了一場心靈上的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