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的PC不過31年的歷史。然而,就是這個在人們眼中創(chuàng)新見長而積淀不足的行業(yè)里,有一個品牌跨越了整個PC發(fā)展三分之二的歷史,成為了人們眼中的經典,這就是ThinkPad。一個出自于IBM、如今在聯(lián)想手中發(fā)展壯大的筆記本電腦品牌。今年,一路伴我們思考前行的ThinkPad迎來了它輝煌的20歲生日。
1981年在人類的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年份。這一年的8月12日,原本對個人電腦這種“小玩意”不感興趣的“藍色巨人”IBM發(fā)布了它改變歷史的產品——IBM 5150個人電腦。從那一天起,個人電腦就掀起了一場摧枯拉朽般的風暴,徹底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式,成為這個世界的主角之一,積極推動著社會發(fā)展和生活進步。
讓PC自由飛翔
PC的誕生源于人們對于計算機小型化的需求。但人們剛剛見到可以放在桌子上的PC,就已經開始渴望讓這個聰明的家伙“動起來”。于是,能夠隨身攜帶、可以放在膝上的Laptop筆記本電腦就應運而生了。事實上第一臺具備移動計算概念的產品在IBM 5150誕生之前就已經出現(xiàn)。人們經常會把筆記本電腦的起源追溯到IBM公司在1975年推出的IBM 5100,它尚不能稱作是計算機,但它整合了鍵盤、5英寸CRT顯示器、磁帶機等輸入輸出設備,卻只有一個手提箱大小,能夠隨身攜帶,因此被稱為“移動式計算機”,它一經推出就成為媒體熱議的話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興趣。
而隨著IBM在最初的PC市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個藍色巨人很快就看到了Laptop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以及未來移動計算的巨大需求。于是,IBM加大了對筆記本電腦的戰(zhàn)略投入,如何生產一種小巧便攜又功能強大的筆記本電腦也成為當時IBM電腦部門的研究方向。
實際上,在1986年上市的IBM PC convertible 5140已經算是一臺完整意義上的筆記本電腦,它采用了主頻為4.77MHz的低功耗8080處理器、256KB內存(可擴充至512KB)、兩個3.5英寸軟驅,重量為5.5kg。在當時,該產品已經屬于是配置高端、性能強勁的可移動電腦了。
ThinkPad誕生
前期的筆記本電腦研究工作只能算作是IBM的投石問路之舉,IBM筆記本電腦的巔峰直到ThinkPad品牌的建立才真正到來。在看到筆記本電腦的市場機會之后,IBM將便攜式電腦研發(fā)工作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推進。開發(fā)的重擔被放在了位于日本Yamato(大和)的研發(fā)中心,這就是后來赫赫有名的大和實驗室。而正是日本人吃午餐時用的便當盒帶給了設計小組最初的靈感——四四方方規(guī)則質樸的木盒子外表質樸卻內藏錦繡,這足以引起人們的好奇心,也正好與將要發(fā)布的筆記本電腦的設計理念不謀而合。
有了外形框架之后,接下來還要考慮筆記本電腦產品的顏色設計,在這方面設計人員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在90年代初期,個人電腦大多采用灰色和白色。但大和實驗室的設計師們卻大膽地為新筆記本電腦選用了黑色——這個工業(yè)設計領域最大氣、最自然、最包容卻也最難駕馭的顏色。設計師們認為,黑色能夠讓筆記本電腦顯得穩(wěn)定、質樸、高貴而且特立獨行,與未來使用筆記本電腦的高端商業(yè)客戶的氣質和品味相得益彰。
獨特的外形、大膽的色彩定型了,新的問題接踵而至。如何給新產品命名呢?當時的IBM產品命名規(guī)范必須要包含產品的型號,如IBM Personal System/2 Model 90。據說連當時IBM的CEO約翰?阿克斯都分不清本產品名字中字母和數(shù)字的含義,顧客自然就更不明就里了。為此,需要給這個新產品設計一個不會“嚇著”初學者用戶的名字。
在一次會議上,當時負責給書寫板產品命名的丹尼?維恩萊特隨手把一個封皮上印著單詞“THINK”的小本子扔到桌上,而隨著這個小小的黑色便箋本在空中劃過,幾乎所有人的腦海中都劃過了一縷光芒,不知道是誰說到:“丹尼,就是一個think pad——一個小寫字本,我們就叫它ThinkPad吧!”。于是,ThinkPad就成為了書寫板的名字,很快該名稱又被用在了即將上市的筆記本電腦身上,從此一個影響全球筆記本電腦市場的品牌就此誕生。
萬事俱備,第一臺以“ThinkPad”命名的IBM筆記本電腦ThinkPad 770于1992年10月5日隆重登場,伴隨著“Use it wherever you think best”的廣告語,ThinkPad開始了征服世界的精彩旅程。
重要的轉折
在過去的IBM時代,由于IBM的核心業(yè)務是大型服務器和大型客戶解決方案,PC和筆記本電腦不是IBM公司的核心業(yè)務,在IBM公司當中優(yōu)先級比較靠后。再加上ThinkPad當時的盈利水平不是非常好,IBM公司已經不再對筆記本電腦研發(fā)進行大規(guī)模投入。被聯(lián)想收購之后,作為專注于做PC的廠商,筆記本電腦是聯(lián)想最核心的業(yè)務,它的優(yōu)先級也是最高的,因此聯(lián)想對ThinkPad在研發(fā)資源上的投入非常堅決,這大大推動了ThinkPad研發(fā)進度。
聯(lián)想收購ThinkPad之后,全面接手了包括大和實驗室在內的ThinkPad核心研發(fā)團隊,保持了這個經典品牌的核心和靈魂,同時也給這個全球領先的筆記本電腦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聯(lián)想于2005年5月1日完成了對IBM個人PC業(yè)務的收購后,很快于6月8日正式發(fā)布了ThinkPad X41 Tablet,這是以聯(lián)想名義發(fā)布的第一臺新ThinkPad。它的創(chuàng)新設計為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使用體驗。從此,ThinkPad在產品的豐富度、技術的先進性和盈利水平上,都有了巨大的提升,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未來ThinkPad的發(fā)展將更美好。
1975年
便攜式計算機
IBM 5100這臺重達25kg的PC,因為其小型化且便于攜帶,所以被稱為“移動式計算機”。它功能齊備,內置顯示器、鍵盤和數(shù)據存儲器。最高配置價格接近兩萬美元。
1986年
筆記本電腦
IBM PC convertible 5140已經算是一臺完整意義上的筆記本電腦。這款重達5.5kg的產品在當時不僅配置高端、性能強勁,而且內置了電池。作為世界上第一款完全通過內置電池工作的計算機,它對現(xiàn)今市場上的筆記本電腦產品產生了意義深遠的影響。
1992年
小紅點
在IBM后來發(fā)布ThinkPad 700C上預裝了Windows 3.1操作系統(tǒng)且?guī)в墟I盤,同時配備了紅色指點桿——TrackPoint,它后來被用戶親切地稱為“小紅點”。它是少數(shù)幾種不需要將手指從基準鍵上移開便能操縱鼠標指針的定點設備。
1993年
登上太空
ThinkPad 750C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隨航天飛機進入太空的個人電腦。這個歷史性的創(chuàng)舉確立了ThinkPad品牌在筆記本電腦領域的領袖地位。
1992年
有女初長成
首款ThinkPad筆記本電腦ThinkPad 700C誕生于日本大和實驗室,ThinkPad這個名字來源于IBM內部的一個記事簿。
1995年
攝像頭
ThinkPad 820/850在筆記本電腦的液晶屏上面內置了攝像頭,很多人也喜歡把它叫作“大眼睛”,當年這款產品售價高達12 000美元。
1995年
蝴蝶的藝術
ThinkPad 701C是一款在藝術和技術上具有同等高超造詣的科技工藝品,這款綽號“蝴蝶”的機型,鍵盤采用了獨特的可伸縮式設計,造型優(yōu)雅,構思精妙。它也因此被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MOMA)永久收藏。
1994年
CD-ROM驅動器
ThinkPad 755CD是世界上第一臺帶有CD-ROM驅動器的筆記本電腦。它標志著筆記本電腦進入了多媒體時代。
1996年
便攜典范
IBM ThinkPad 560是當時便攜式電腦的新典范,它的重量只有1.9kg。借助出眾的整體散熱設計與優(yōu)秀制造工藝,ThinkPad 560成為市場上少見的“無風扇”超薄筆記本電腦。
1995年
投影電腦
ThinkPad 755CDV引進了LCD鑲嵌板投射器,卸掉電腦屏幕外殼后,把電腦放在學校中常用的投影儀上即可將屏幕中的內容投射出來。這一設計省去了制作幻燈片和連接投影儀的麻煩,既方便又經濟。
1997年
彩色屏幕
ThinkPad 770是全球首款配備14.1英寸彩色液晶屏幕及內置DVD驅動器的筆記本電腦。其顯示器分辨率達到了XGA標準,這也成為了14英寸筆記本電腦的技術標桿。
1998年
暢銷機型
ThinkPad 600成為了ThinkPad歷史上銷量最大的機型,總銷量超過200萬臺。它也是第一款加入防水鍵盤的ThinkPad。
1999年
變形金剛
這款外號為“變形金剛”的ThinkPad 570最大的突破在于采用了高度靈活的擴展底座設計,它既可以作為具有全內置功能的臺式機替代品。
2001年
手寫+觸摸
TransNote具備手寫板和觸摸屏兩大模塊。它將整部電腦分成兩大部分,一部分是主機,另一部分是被稱為Digital NotePad的手寫板。既可以分開使用又可合并使用。
1998年
點亮鍵盤
ThinkLight鍵盤燈正式在ThinkPad上出現(xiàn),ThinkLight是一盞能在昏暗工作環(huán)境中(比如在飛機上)照亮鍵盤的小燈。
2000年
經典架構
伴隨著ThinkPad T20的上市,IBM正式推出了T2x架構的經典系列。該系列是600系列的升級版本,它首次應用了鈦合金的材質,并集成了全球首創(chuàng)的嵌入式的安全子系統(tǒng)。該安全子系統(tǒng)可以來幫助用戶在丟失筆記本電腦的時候保護內部資料不會外泄。
2001年
烤漆鏡面
為紀念ThinkPad 10周年,IBM日本設計團隊設計了造型獨特的ThinkPad S31。它采用了鋼琴烤漆鏡面設計,可以把屏幕外殼當成鏡子使用。
2001年
登上珠峰
ThinkPad筆記本電腦在登山家Atsushi Yamada的帶領下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在零下30℃的氣溫下,ThinkPad X23也能正常工作。
2001年
機皇
ThinkPad T23在設計和制造工藝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系統(tǒng)運行的穩(wěn)定性即使是與目前的筆記本電腦相比也絲毫不遜色,而且使用的舒適程度令人稱道?,F(xiàn)在各地的二手筆記本電腦市場上,還能夠看見ThinkPad T23的身影,它被很多筆記本電腦愛好者尊稱為“機皇”。
2004年
牽手聯(lián)想
享譽世界12年的ThinkPad筆記本電腦迎來了重大的轉折。12月8日,聯(lián)想集團宣布以總價12.5億美元收購IBM的全球PC業(yè)務,其中包括臺式機業(yè)務和筆記本電腦業(yè)務。
2004年
指紋識別
ThinkPad T42是第一臺配備集成生物指紋識別技術的ThinkPad,它也成為當時最安全的筆記本電腦。
2005年
百萬用戶
中國第一百萬個ThinkPad筆記本電腦的用戶誕生。
2007年
雙重防滾架
ThinkPad T61創(chuàng)造性地將鎂制防滾架應用于顯示屏中。這一領先設計,不僅構筑了堅固的屏幕,更可屏蔽干擾,增強了筆記本電腦的無線通訊性能。
2005年
旋轉屏幕
ThinkPad X41t是當時最小、最輕便的可變結構式12英寸平板電腦,在同類產品中它配有待機時間最長的標準電池。
2008年
13英寸
ThinkPad X300是ThinkPad首次推出的配備13英寸顯示屏的筆記本電腦,這款產品應用了大量超輕薄的設計,該機在當時被認為是蘋果MacBook Air的殺手。
2009年
輕薄與性能兼得
ThinkPad T400s在延續(xù)ThinkPad T系列強大擴展能力的同時,在性能與便攜性上找到了完美平衡點,14.1英寸的ThinkPad T400s在便攜性上實現(xiàn)了成功的飛躍。它的厚度僅為21.1mm,起始重量不足1.77kg,并應用了多點觸控板。
2012年
超極本
ThinkPad X1 Carbon超極本,被稱為全球最輕的14英寸超極本。它采用防指紋碳纖維材質,最厚處為18mm,重量僅為1.36kg。它搭載Ivy Bridge處理器、USB 3.0接口、MiniDP顯示輸出接口,并采用了新的充電技術,可以在半小時內充至80%的電量。
展望未來
未來ThinkPad將繼續(xù)在保持商務本色的情況下研發(fā)更加出眾的產品,隨著微軟Windows 8的推出,ThinkPad必將走向輕薄化與平板化。
關于小紅點
ThinkPad便攜產品系列的大部分技術革新都是Yamato組帶來的,只有IBM TrackPoint指點式鼠標是例外,它是由IBM設在圣何塞山麓的人體工程學實驗室Almaden所設計。TrackPoint提供了全新的光標控制方式,它能讓人們不需要像使用鼠標那樣在一個大面積的桌面空間上滑動。這個小觸桿實際上是感受壓力而不是動作的幅度。為了避免干擾用戶操作鍵盤,TrackPoint最終被設計在G鍵和H鍵中間。有趣的是這個觸控桿差點就要被定為藍色,這樣可以讓人們想到IBM,但是開發(fā)小組覺得它應該是紅色的,因為紅色與黑色的對比更為鮮明,這更容易在廣告宣傳或銷售時突出產品與眾不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