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一個畫面景別大小的因素有兩個方面:一是和攝像機與被拍攝體之間的實際距離有關,在鏡頭焦距相同的情況下,距離近則被拍攝體變大,景別變小;距離遠則被拍攝體縮小景別變大。二是和攝像機所使用鏡頭焦距的長短有關,在攝像機到被拍攝物體距離相同的情況下,鏡頭焦距越長,畫面景別越?。荤R頭焦距越短,畫面景別越大。這種由畫面上景物大小的變化所引起的不同取景范圍即構成影視景別中的變化。
在影視攝影中,我們一般習慣把景別分為遠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寫五種景別。
不同的景別可以引起觀眾不同的心理反應,造成不同的節(jié)奏。全景出氣氛,特寫出情緒,中景是表現人物交流特別好的景別,近景是側重于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的景別。由遠到近的組合形式,和畫面越來越高漲的情節(jié)發(fā)展相輔相成,適用于表現愈益高漲的情緒,并可把觀眾的視線由整體引向局部。由近到遠的組合形式,適于表現愈益寧靜、深遠或低沉的情緒,并可把觀眾的視線由局部引向整體。
遠景
遠景的特點是表現廣闊場面。它包括的景物范圍大,適宜表現遼闊深遠的背景和廣袤的自然景觀,如浩瀚海洋、連綿群山、茫茫沙漠、無垠草原等。
遠景畫面結構簡單、清晰,常展現出宏大形體優(yōu)美的外輪廓線條的關系。在遠景中,人物的影像很小,在屏幕上的影像最大不超過畫幅高度的一半。甚至不出現人物,因此表現的重點通常不是人物,只需要表現出人物的整體形象,說明人物動作與環(huán)境的關系,通過環(huán)境營造,表達一種氣氛和意境。
遠景在作品中的主要任務是介紹典型人物所處的典型環(huán)境,或創(chuàng)造某種特定的氣氛等,遠景畫面常被安排在電視片的開篇處或結尾處,著重介紹劇情賴以展開的大環(huán)境,遠景也常被作為過渡鏡頭使用。
比遠景取景范圍更大的我們稱之為大遠景,一般需要在開闊地帶,站在較高的位置,或在飛機上,使用廣角鏡頭拍攝的畫面。
全景
全景鏡頭是表現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被攝對象全貌的景別,并包含一定的環(huán)境和活動空間。全鏡中人物的影像最大不超過屏幕高度,頭腳完整,都在畫面之內,最小不小于畫面高度的二分之一。
全景的特點是視野較為廣闊,但又有一定的范圍,能展示比較完整的場景,可以展示人物動作、人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
全景特別好地發(fā)揮了主體與環(huán)境間的相互作用,運用全景,強調的是主體和環(huán)境兩者并重。利用全景可完整地再現被攝體和場景的全貌,使觀眾對畫面中所表現的事物、場景有一個完整的視覺感知。全景中的人物比遠景中的人物突出,人物的整體形象和動作意圖明確,但不強調細節(jié)。
中景
用中景拍攝人物時,又俗稱為“七分像”,攝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多以人物的動作、手勢等富有表現力的局部為主。中景是一個恰到好處的景別,中景畫面看起來很舒服,因為它符合人們在正常情況下觀看事物的習慣,節(jié)目中重要的人物關系、動作情節(jié),在中景中都能得到完整清楚的交代。
利用中景可展示人物動作和情緒,中景將空間和整體輪廓降到次要地位,重視情節(jié)和動作,因此,它特別強調畫面中主體的形體語言。在有情節(jié)的場景中,中景常用做敘事性描寫,它是一個敘事性很強的景別。因為中景既能展現人物形體動作和情緒交流活動的空間,又不與周圍的環(huán)境、氣氛脫節(jié),在一部影視作品中,中景使用較多,往往占到50%。
近景
近景是表現人物胸部以上部分或物體局部面貌的畫面,它的內容更加集中到主體,畫面包含的空間范圍極其有限,主體所處的環(huán)境空間幾乎被排除出畫面以外。
近景攝取人物的低點在胸部到第二個衣扣之間,頭部完整,畫面包括部分肩膀,人物占據一半以上畫幅,人物的頭部尤其是眼睛將成為觀眾注意的重點。因此近景常被用來表現人物面部神態(tài)、細微動作和情緒、刻畫人物性格。利用近景可拉近被攝人物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使觀眾仿佛置身于事件中,容易產生交流感。
特寫
特寫是突出身體某個局部或者某被攝對象局部細節(jié)部分的景別。人物的特寫一般在第一個紐扣位上分切,完整的頭部占滿畫面。特寫可以表現人物頭像或面部表情,也可以表現身體某一部分的動作,如大小、手指下意識的小動作等。通過特寫鏡頭,可以將人物的心理活動或其一物體隱含的重要信息傳達給觀眾。
特寫鏡頭可以細致描寫人的頭部、眼睛、手部、身體上或服飾上的特殊標志,手持的特殊物件及細微的動作變化,以表現人物瞬間的表情、情緒,展現人物的生活背景和經歷。比如說,眨一下眼睛——某個事件將要發(fā)生,皺了皺眉頭——面對意外情況的出現,等等。
比特寫更進一個層次的是大特寫,其畫面范圍進一步縮小,如呈現人物的一只手、一只眼睛、一張嘴、一只拳頭等更小的局部。使用大特寫鏡頭時,景深縮小,環(huán)境空間完全淡化和虛化,主體單一,視覺沖擊力較強,除了可以有力表現細節(jié)外,大特寫鏡頭還可以表達某種象征或某種強烈的情緒。
小貼士
我們在拍攝MV時要根據拍攝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景別,這樣制作的MV才能好看。不要只用幾種景別。拍攝同一內容的不同景別鏡頭時,要考慮鏡頭的景別漸進,不能只拍一個全景和特寫,中間還應該拍中景和近景。編輯時,把全景和特寫兩個鏡頭接在一起,會有突兀感,而把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寫四個鏡頭依次接在一起就流暢了。
景別和其他造型元素的關系
景別與光學鏡頭、空間距離的關系
景別是表現空間距離的手段,景別的大小取決于拍攝距離和攝像機光學鏡頭焦距的大小。焦距不變,拍攝距離與景別成正比。距離越近,景別越小;距離越遠,景別越大。同一距離,焦距與景別成反比,焦距越長,景別越?。唤咕嘣蕉?,景別越大。
焦距的長短與景深有關,MV拍攝會追求淺景深的效果,因此會更多運用長焦距拍攝,長焦距得到小景別。所以MV中多近景和特寫鏡頭就在情理之中了。
景別與心理參與度的關系
景別在拍攝時表現的空間距離會在影片播放時侯成為觀眾的觀看距離,觀眾距離的遠近會影響觀眾觀看時的心理參與度。近景和特寫縮短了觀眾的觀看距離,容易使觀眾產生較強烈的參與感,仿佛身臨其境、身受同感,容易產生共鳴。遠景拉開了觀看距離,使觀眾回歸現實,進行冷靜的思考。
因此,近景多用在高潮或者需要激發(fā)觀眾情緒的地方,而遠景則多用于渲染環(huán)境氣氛之處。
景別與節(jié)奏的關系
不同景別有不同的速度表現能力。因為同一個速度在不同距離觀看,單位時間里改變的視角大小不同,所以感覺速度也不同。比如,要想表現騎自行車人的騎車速度,用遠景拍攝,在單位時間里,自行車在畫幅中移動的距離較短,感覺速度較慢;用中景拍攝,在單位時間里,自行車迅速地入畫和出畫,感覺速度很快。
因此,景別也是調控視覺節(jié)奏的重要手段。MV一般屬于快節(jié)奏的,所以在MV的拍攝中,小景別的鏡頭較多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