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閱讀完一個優(yōu)秀的劇本或者拍攝大綱的時候,攝影師和照明指導會有一個勘察現(xiàn)場確定照明條件的過程,實際上就在是選景看點,看拍攝的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這些環(huán)境幾乎都可能成為我們的背景,要讓攝影師和照明指導有一個基本的概念,主題和背景的關系(包括空間距離)、制作背景的材料、背景的顏色及燈光照明的位置。
主光和背景光的關系
拍攝任何一部影片總得有我們的拍攝對象,也就是說必須有一個主體部分,它是和背景有空間感的,在內容上是緊密聯(lián)系的,有距離只是距離的遠近不同罷了。太遠有點空、太近有點貼,我們常說把電視拍的像電影一樣,也就是拉開主體部分和背景的距離,盡可能的虛化背景使得主體更突出,造成淺景深的電影效果,除非我們事先就沒有這方面的設計,那樣就無所謂了。
我們一直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只關心前面的物體而忽略了后面的背景,這是非常錯誤的,也是不可取的。有的時候背景內容隨意布置,有的繁縟復雜、花里胡哨,都會給我們背景光的處理造成諸多不便。
記得我們拍攝高清紀錄片《黃河啟示錄》一個精美的瓶子,后背是成排放置工藝品的架子,背景既平又比較凌亂,我要求照明師把房間所有的窗戶全部用黑布遮擋,然后把背景壓暗,“一黑遮百丑”,打上一束暖光,有明和暗的區(qū)分和顏色的變化,一下子就拉開主體和背景的距離,所以布光的方式、方法就應該隨著拍攝環(huán)境的不同而加以改變。首先背景光不能太亮、太花、太艷和太碎,這些情況可能都會干擾主體部分,削弱了主體在影片中的分量。
背景光的造型
有人說背景光沒有造型,只有背景前的主體有造型,這是錯誤的。在拍攝過程中背景及背景光始終離不開我們觀眾的視線,即使一塊景片或者一件道具我們都不應該簡單對待,一塊簡單的景片,我們需要制造一束光或者幾束交叉光,色彩怎樣是要深思熟慮的。
首先它不能太花太亂,一般不是特別需要太強烈的光束刺激,要柔和一些使得主題更加的突出。比如拍攝某一件靜物,我會在靜物的背后放置很多個陶罐作為背景,陶罐的放置是不規(guī)則的,幾乎占滿了主體畫面背景的全部,背景上的每一個陶罐在我們看來都是非常的精美,但是我們必須把它們處理成暗暗的、隱隱的、虛虛的、有一點暖色調的背景。即使這樣我們依然不能忘記用小燈對背景的陶罐進行塑形的處理,要讓觀眾看到每一個陶罐圓柱體的形狀,我們只對陶罐的瓶口部分用650小燈加雷登85色紙進行勾勒,加強背景整體裝飾的味。
背景光的顏色
背景光的顏色是攝影師主觀的一種愿望,同樣也是和影片的內容息息相關的,除了背景景片本身的顏色之外,我們附加在照明燈具上的色紙,可能使得原來的背景顏色發(fā)生了新的變化。附加在照明燈頭上的色紙有赤、橙、黃、綠、青、藍、紫之區(qū)別。希望背景在增加色彩的情況下能在現(xiàn)場營造出一種別樣的氛圍,因為我們拍攝的場景和內容可能是輕松的、歡快的或者傷感的。而黑色背景是我們處理后,背景最常用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它可能就是凝重的,憂郁的、神秘的。
看不見的背景 這里指的是虛擬背景,一般為摳像之用,背景可能是單一的藍色或者綠色景片。景片的顏色首先要均勻,然后盡可能地使用散光燈為其照明,照明的光線要均勻、不要出現(xiàn)一塊亮、一塊暗的光區(qū),否則后期圖像很可能摳不干凈,要提高亮度,一般以達到主光和逆光中間的亮度比較合適。
[責任編輯: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