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紛飛,田野里的麥種卻堅信自己有成長的可能,于是成就了秋日豐收的喜悅;大雨滂沱,荒原中的鮮花卻篤信自己有綻放的可能,于是成就了雨后盛開的清麗。相信自己,坎坷必會成為成功的通途!
從前,楚國有個叫卞和的人,在山上得到一塊玉璞(pú),含玉的石頭,或沒有雕過的玉石),拿去獻給楚厲王。厲王叫玉匠來看,玉匠看了說:“這是一塊石頭呀,哪里是玉!”厲王認(rèn)為卞和欺騙了他,命人截去了卞和的左腳。
厲王死后,武王繼位。卞和把玉璞拿去獻給武王。武王也叫玉匠來辨認(rèn)。玉匠仍然說:“這是塊石頭,誰說是玉?”武王()惱怒卞和膽敢欺騙他,()把他的右腳也截去了。
武王不久也死了,接替王位的是文王。卞和捧著那塊玉璞,坐在山腳下哭泣,一連哭了三天三夜,把眼淚都流盡了。文王聽說后,叫人去問他:“被截了腳的人多得很,為什么只有你悲傷得哭個不停?”
卞和回答說:“我()為了被截去兩只腳悲傷,()為寶玉被當(dāng)作石頭、忠誠被說成欺騙而痛心!”
于是文王叫玉匠剖開玉璞,發(fā)現(xiàn)它()是一塊真寶玉,()質(zhì)地特別好。后來,文王就把這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以表彰卞和這種堅持相信自己、不因困苦放棄的精神。
【我讀我做】
1. 把三個關(guān)聯(lián)詞分別填在原文的括號里:“不僅……而且……”“不是……而是……”“因為……所以……”。
2.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在括號內(nèi)打“√”。A.楚王的愚蠢、殘暴和玉匠的無知無能。()B.卞和不怕挫折,敢于堅持真理。()C.卞和聰明、有耐心,還有拾金不昧的精神。()
16歲的佛瑞迪想在放暑假時找份工作。父親說:“好啊,但恐怕不容易,因為現(xiàn)在正是人浮于事的時候?!薄澳灰敲聪麡O,有些人總是能找到工作的。”“哪些人?”父親疑惑地問?!澳切幽X筋的人?!狈鹑鸬洗鸬?。
佛瑞迪很快發(fā)現(xiàn)了一個適合他的工作。廣告上說應(yīng)聘者要在第二天早上8點到達某處面試,佛瑞迪7點45分就到了那兒。即使如此,前面也已經(jīng)排有20個求職者,他是第21位。
怎樣才能引起老板的特別注意并贏得職位呢?佛瑞迪思索了一會兒,在一張紙條上寫下一些話,并將紙條折得整整齊齊的,請秘書交給老板。
老板看后,大聲笑了起來,因為紙條上寫著:“先生,我排在隊伍的第21位,在您看到我之前,請不要做出決定?!?/p>
佛瑞迪是不是得到了工作?當(dāng)然!這是一個會動腦筋想辦法并相信自己的人應(yīng)獲得的結(jié)果。
【我讀我做】
1. 文中“人浮于事”的意思是:
2. 佛瑞迪能找到工作的原因是:
3. 這篇文章給你最大的啟示是:
4. 請合情合理地設(shè)計老板與佛瑞迪的兩次連續(xù)對話。
老板問:佛瑞迪說:
老板問:佛瑞迪說:
1975年9月30日,33歲的拳王阿里與另一拳壇猛將弗雷澤進行第3次較量(前兩次一勝一負(fù))。4年未登拳臺的阿里此時體重已超過正常值20多磅,速度和耐力也大不如前,他的運動生涯已被醫(yī)生判了“死刑”。然而,阿里堅信“精神才是拳擊手比賽的支柱”,憑著頑強的毅力重返拳臺。
在進行到第14回合時,阿里已精疲力竭,瀕臨崩潰的邊緣,似乎一片羽毛落在他身上也能讓他轟然倒地。然而他拼命地堅持著,不肯放棄。他心里清楚,對方和自己一樣,也沒剩多少力氣了。比到這個地步,與其說是在比氣力,不如說是在比毅力,就看誰能比對方多堅持一會兒。此時,如果在精神上壓倒對方,就有勝出的可能。
于是他竭力保持著堅毅的表情和誓不低頭的氣勢,雙目如電,令弗雷澤不寒而栗,以為阿里仍存有體力。
這時,阿里的教練鄧迪敏銳地發(fā)現(xiàn)弗雷澤已有放棄的意思,他將此信息傳達給阿里,并鼓勵阿里再堅持一下。阿里精神一振,更加頑強地堅持著。果然,弗雷澤很快就表示“俯首稱臣”,甘拜下風(fēng)。裁判當(dāng)即高舉起阿里的臂膀,宣布阿里獲勝。
而保住了拳王稱號的阿里還未走到拳臺中央,便眼前漆黑,雙腿無力地跪在了地上。
弗雷澤見此情景,如遭雷擊,他追悔莫及,為此抱憾終生。
【我讀我做】
1. 解釋詞語。① 不寒而栗:②甘拜下風(fēng):
2. 仔細(xì)閱讀,概括阿里獲得勝利的原因是什么。
3. 有人認(rèn)為“堅持”未必就會勝利,甚至?xí)數(shù)酶鼞K,這一觀點與“堅持就是勝利”,你更贊同哪一個?試舉例進行闡述。
烏克蘭基輔市的市政廳在進行修繕時,施工隊發(fā)現(xiàn)了一件奇怪的事:大廳中心的支柱和屋頂之間有1厘米的空隙。這是怎么回事?是支柱下沉了還是屋頂變形了?市長接到報告,立刻把當(dāng)年負(fù)責(zé)設(shè)計和建造大廳的工程師奧羅斯基找來,問他發(fā)生了什么事。
奧羅斯基說:“沒事,建成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笔虚L奇怪了:“支柱沒有頂?shù)轿蓓敚遣皇呛翢o用處嗎?”“是的,毫無用處?!笔虚L更奇怪了:“既然毫無用處,你為什么還要這樣設(shè)計?是因為好看嗎?你不嫌它礙事嗎?”
奧羅斯基說:“它很不好看,也很礙事。我的設(shè)計里本來沒有這根柱子,是后來按照前市長柯蒙的要求加進去的。他認(rèn)為沒有這根柱子,大廳會不安全。如果我不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他將不會采用我的設(shè)計,不讓我來負(fù)責(zé)建造這座大廳。但我堅信自己的設(shè)計是完美無缺的。”
市長明白了奧羅斯基的用意,他在屋頂和支柱之間留了1厘米空隙,是為了用它來證明自己原來的設(shè)計并沒有錯。奧羅斯基說:“現(xiàn)在柯蒙早已下臺,可以把那根毫無用處的柱子拆掉了?!笔虚L沉思良久,卻說:“不,留著它,還有用處,讓以后的市長和所有市政府的官員都能看到它?!?/p>
于是,那根奇怪的柱子被保留下來了,人們稱它為:柯蒙市長的柱子。
【我讀我做】
1. 寫出這些詞語的近義詞:修繕()良久()越發(fā)()
2. “支柱沒有頂?shù)轿蓓敚遣皇呛翢o用處嗎?”請把這句話改為陳述句。
3. 你認(rèn)為設(shè)計師奧羅斯基是怎樣的一個人?請用關(guān)于他行為的例子來說明。
4. 新市長知道柱子毫無用處后,為什么不拆掉,而是把它保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