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房屋排個隊,給傳統一塊值得紀念的位置。
來到捷克首都布拉格,許多人一眼便能發(fā)現——城中每戶門旁都掛著兩個門牌,一個藍色的,一個紅色的。藍色的指的是房子在這條街道上的位置,紅色的可就十分特別了。
布拉格是座古老的中世紀城市,最早的區(qū)域是雄踞在伏爾塔瓦河畔的城堡區(qū)。隨著歷史的不斷推進,城市漸漸向外圍擴展,規(guī)模越來越大,于是,市政當局就根據時間的先后掛上了這紅色的門牌。這樣,每建設一座新房,就按順序標上新的號碼,這就相當于給整座城市的房屋排了個隊。
沿著湍急的伏爾塔瓦河向城堡方向漫步,你會看到每棟房屋紅色門牌上的數字越來越小。尤其是當兩位數字以內的門牌頻頻出現時,你眼前的都是中世紀的古屋!而那座以“1”命名的,捷克民族最古老的源頭,正是不遠處巍峨聳立的龐大城堡。
城堡旁的小路兩米多寬,由碎石砌成,走在上面,恍若穿越到了中世紀。這里曾是為王公貴族打造金飾的煉金工匠居住的地方,故名“黃金小巷”,如今的名聲和壯麗的皇宮不相上下。其中最出名的一座小屋被漆成天藍色,門楣上用油漆寫著數字“22”,這正是作家卡夫卡曾經居住過的地方。就是在這個小屋里,卡夫卡完成了以布拉格城堡為背景的文學作品《城堡》。
說到這里,我們不由得佩服捷克人對傳統的重視。城市需要不斷地拓展,舊文化的實用性不可抗拒地越來越低,但是,我們何不留給它一塊可供紀念的位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