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婚書,一段姻緣。對于王文君來說,更是一份經(jīng)歷,一段緣分。
在浙江臺州路橋王文君家中,藏著2000多份“紅色浪漫”——婚書?!懊恳患埢闀加涊d著人生的喜怒哀樂、歲月的滄桑變遷,這里面的東西,耐人尋味?!弊詮?999年的“一見鐘情”,老王就深深的迷上了它,從此“沉淪”其中,尋尋覓覓已經(jīng)十余載。
一見鐘情愛婚書
老王是個收藏狂人,集過郵票、毛澤東偉人像章、連環(huán)畫、年歷卡等,每一樣收藏都有一定數(shù)量和質(zhì)量。
臺州路橋是商貿(mào)重地,古玩市場較多,老王是這些地方的???。1999年的一天,他照例到古玩市場閑逛,發(fā)現(xiàn)竟然有人賣婚書,古玩市場千奇百怪,但婚書還是頭一次見到,他很好奇:這個也可以收藏?
這是一張民國時期的結(jié)婚證書,絹質(zhì)品,正面圖案是非常精美的龍鳳國畫,整體造型十分秀美。王文君一眼“相中”,愛不釋手,為防止其他買家“搗亂”,他把賣家拉倒市場角落,悄悄討價還價,10分鐘后,用50元買下婚書。談及初次收藏婚書的經(jīng)歷,他仍記憶猶新。
此后,他開始每年跑上海古玩市場,并混熟好幾家古玩店老板。“上海人流量大,藏品更豐富?!彼灿幸庾R向各地熟識的古玩老板打招呼預(yù)約。并在兒子的教導下學會上網(wǎng)搜索,多渠道收集婚書。
說起最愛,還是那張最大婚書。說起購買經(jīng)歷,老王饒有興致。2007年的一個周末,他來到上海古玩市場,一個遼寧的古玩商神秘兮兮的拉住老王,說自己最近“挖”到一張宣統(tǒng)年間的“大婚書”,問他有沒有興趣。老王心想,能有多大,仍說瞧瞧。
古玩商小心翼翼拿出婚書,展開一看,他嚇了一跳,果然很大:長200厘米,寬50厘米。收藏婚書多年,他從未想過還有這么大尺幅的?;闀鵀榧t色宣紙,繁體筆墨,文字表述清晰完整,內(nèi)容是河南兩戶富庶人家子女的婚嫁契約,且保存完好,屬于上上品。他壓抑內(nèi)心狂喜,詢問價格。遼寧人出價6000元,雖知道珍貴,但如此高價還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猶豫再三,他忍住沒買。忍了半年,他再次來到古玩市場,經(jīng)過一番討價還價,以3000元買下。
想到3000買一張婚書,老王有些心疼。然而,當他得知再也沒有比這張婚書更大尺幅后,還是高興得手舞足蹈?!斑@就是緣分吶?!彼?,“淘到一張好的婚書,真比農(nóng)民大豐收和淘金者淘到黃金還高興?!?/p>
有最大就有最小,老王收藏的最小婚書,長16厘米,寬7.5厘米,堪稱袖珍。
兩千“佳麗”各不同
婚書收藏并不輕松,通常不會有人主動出讓,能被收藏的,不外4種渠道:遺物流出、搬家遺失、文革被收繳或被小偷盜竊流入市場。
盡管如此,老王還是給自己制定了收藏準則:橫向選擇不同地域特點的,縱向選擇不同時代特征的。且同一版婚書,收藏不超過3張。
目前,他收藏的婚書已有2000多份,有清朝的100多張,民國100多張,新中國后幾百張,其中“文革”時期的100多張。其中不乏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婚書都是兩種文字,一種漢字,一種本民族文字。”
這些婚書中,得意收藏也不少。
1950年,頒布新中國成立后首部《婚姻法》,這一年的結(jié)婚證,非常有歷史價值。古玩市場找不到,老王便從網(wǎng)絡(luò)下手,足足搜了半年,才淘到一張1950年12月的婚書。
最奇特的一張“婚書”要數(shù)《婚后行為保證書》,用毛筆寫成的保證書,立約人孫道生,寫給妻子汪才英?!耙虿庞⒖制浞蚪Y(jié)婚后或有嫖賭、浪蕩及娶妾事,恐后無憑,立此據(jù)為證。”落款時間:民國十年七月。并有保人簽字。想來是女方對男方品行不放心,才想出這樣一個辦法,保證婚后不節(jié)外生枝。
有婚書就有休書,老王也順便收藏了一些離婚協(xié)議。一張1959年的離婚協(xié)議,男方分給女方一只手電筒、一雙襪子和5天工分。1982年的離婚協(xié)議,雙方各分幾百元錢。現(xiàn)在的人,離婚都是討論分房分車,更為理性。
“結(jié)婚離婚都越來越便捷,可現(xiàn)在的人是不是更懂得幸福和婚姻的內(nèi)涵呢?”老王很有感觸。
從過去到現(xiàn)在
收藏多了,老王發(fā)現(xiàn)南北婚書材質(zhì)不盡相同。南方喜歡在絲、絹上繪制婚書,精美細膩。比如湖北織錦工藝出名,當?shù)鼐陀锌棾鰜淼幕闀?;江浙婚書多在白色絲綢上畫鴛鴦戲水、懷抱子和吉祥花卉。而北方常見的是紙質(zhì)婚書。以前紅紙薄而脆,還會加襯底。清末滿人貴族用黃色襯底,普通人家用藍綠襯底。“富貴人家婚書還用專門的妝匣或鐵盒收藏,非常講究。”
婚書也見證歷史。
清朝中后期的婚書,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文書,有不少“娃娃親”、“童養(yǎng)媳”、“租妻生子”等。
到了民國,受西方文化影響,這時的婚書,出現(xiàn)手拿弓箭的丘比特,并繪有玫瑰和鴛鴦戲水。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還出現(xiàn)一種“男到女家結(jié)婚落戶證明書”?!拔母铩睍r期,婚書上也不乏“語錄、口號、標語、太陽、紅旗”,很有時代特征。改革開放后,婚書開始貼夫妻照,格式也漸漸改為筆記本式,沿用至今。
老王試圖尋找婚書當事人的故事?!爱吘挂患埢闀澈蠖际且欢我鼍??!比欢?,或因時代久遠,或因幾度轉(zhuǎn)手,婚書主人根本無從找起,無奈之下只好作罷。他對婚書的研究卻并未終止,目前他已得到出版社青睞,主編《百年婚書大觀》,不妨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