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俏的陶枕、滿是孔的“蜂窩”、陜西“八大怪”、褶皺成圈的“漩渦”……時空穿梭,中西合璧,千奇百怪,但凡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都寫意般集合在這一方“土窯”中。
印象中,陶器不比得瓷器精細,都是些生活粗用家什,陶藝品無非也就是些花瓶。然而,在陜西渭南,有一座陶藝之都——富平陶藝村,徹底打破這個桎梏。在這里,泥土被當作面粉,當作布條,當作紙張,當作磚瓦,當作塑料,當作石板,就是沒人把它當作陶器……
陽春三月,天空如洗,湛藍清透,我們來到陶藝村,探尋這個享譽世界的“天下陶藝第一村。”
走進“陶”花源
從西安出發(fā),向西北走一個多小時,就到了富平縣。出了縣城往北,遠遠聞見陣陣花香,我知道陶藝村到了。
好個所在!桃花、杏花、梨花簇擁枝頭,目之所極一片花海,透過密密匝匝、姹紫嫣紅的花海,遠遠望去,幾棟“粗鄙”的建筑立其中,或圓或方,不是土黃色便是陶灰色。這些看似怪異的建筑,恰恰是陶藝村的靈魂所在——博物館。有人說,富平陶藝村最吸引人的不是陶品,因為太過抽象一般人看不懂,而是這些博物館建筑群。七座博物館十二個展館,匯集著20多個國家眾多陶藝家的作品。走進陶藝村,未見陶品,單單這幾座館廳,就足以令人唏噓不已。
我們來到一棟看起來很像臥倒在地的傳統(tǒng)陶瓷窯爐和兩個倒在地上的陶罐建筑,“罐體”呈灰陶色。同行的朋友介紹,這就是陶藝村博物館主館——中國館。走近才發(fā)現(xiàn),“罐口”正是博物館入口。
從“罐口”走進,一陣恍惚,層層疊疊的紅磚從墻面一直鋪上拱形天花,若非擺滿四處的陶藝展品,真以為到了燒陶的窯洞。只看了幾件展品,便明白了展館如此設(shè)計的良苦用心:陶者,成型于窯洞,又展示于窯洞,以回歸、以啟示。
展品果入外界傳說“抽象”,渾身是孔的“蜂窩”、褶皺成圈的“漩渦”、鏤空的變異幾何圖形,還有無數(shù)說不上來模樣的家伙。當然,中國館更多是表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陶藝:一群陶土制作的趕集農(nóng)民惟妙惟肖,有位背著褡褳的老者正蹣跚著腳步趕路,頑皮的孫子頭帶虎頭帽,挺著肚子笑呵呵;陜西“八大怪”;花俏的陶枕……總之,時空穿梭,中西合璧,抽象、怪怖、浪漫、寫實,都寫意般集合在這一方“土窯”中。
更令人叫絕的是,館頂開著無數(shù)小小的天孔,一束束陽光照射進來,正好照在陶品上,映得陶品釉彩格外光亮。
作為主館,中國館兼容并收,收納了各個展館的精品,也形成鮮明對比。為何中國的陶藝始終走不出傳統(tǒng),而國外的陶藝,就算利用中國傳統(tǒng)元素,也全然不同?或者,只能從作品中尋找答案。
克里斯登·麥克基爾特用中國唐三彩釉創(chuàng)作的系列作品既抽象實在,又色彩艷麗奪目。她的創(chuàng)作留言說:“到富平陶藝村,我想把中國元素及在當?shù)啬芴峁┑亩鄻有缘奶沾刹牧希梦沂煜さ脑煨头椒▉韯?chuàng)作……”國際陶藝協(xié)會主席珍妮·曼斯菲爾德的作品《三塊智慧的石頭》,其中一塊采用了中國瓦當和中國龍的造型。她說:“我從常有的物品中發(fā)現(xiàn)本地(中國)原材料中的特殊美感?!?/p>
走出中國館,相繼又看了幾個展館,美國館外形方正,展品自由奔放;北歐館格外素雅,展品也十分簡約……
面對這些奇異而抽象的陶品,雖然無法想象創(chuàng)作主題的意義在哪里,卻能感受到每件陶藝品背后那雙手,那份熱忱。不禁想起羅丹的一句話:“美本身就存在,我只不過把它已經(jīng)存在的東西表達出來?!辈恢捞账嚰覀冊趧?chuàng)作時,是怎樣將那時那刻的感情浸入泥胚中呢?
“這個地方如此有趣,來到這里,就會拋棄一切煩惱。”“這是我陶藝生涯最令人難忘的體驗。”“對中國印象將成為我們創(chuàng)作的主要內(nèi)容。”來這里創(chuàng)作的國際陶藝大師和藝術(shù)家們?nèi)绱苏f。
這個不一樣的村長
很難想象,這個陜西渭北平原上的貧窮小縣城,竟然能吸引全世界的陶藝家,用中國泥土,留下他們對于藝術(shù)和生活的感悟;在一個世界地圖上難以找到的地方,竟然建立起了國際陶藝博物館群,成為一座陶藝的天堂。更為神奇的是,陶藝村自1999年興建至今,也不過十余年。
帶著疑問,我們走進陶坊。紅磚砌就的車間,一派忙碌景象,工人忙著摞泥、拉坯、印坯、修坯、捺水、畫坯、上釉……普通的泥土在他們手中變成瓶罐、動物,畫坯的工人,拿著鉛筆在陶瓶上描繪,幾分鐘,一朵牡丹便含苞吐蕊。若非親眼所見,真不敢相信,這些明顯提升不少檔次的陶品均出自當?shù)剞r(nóng)民之手。
藝術(shù)在于熏陶。陶坊負責(zé)人說,富平制陶歷史悠久,從前只會做陶瓶陶罐,自從展館建好,看了那些外國人做到奇形怪狀的陶品,才知道陶原來還可以這樣做。通過這些年的不斷學(xué)習(xí)、積累,富平陶也漸漸摸索出一些自己的風(fēng)格。
或者,這無法解釋富平如何成為陶藝天堂,卻足以讓富平陶藝村村長徐都峰感到欣慰,因為他最初的目的就是提高中國陶藝的文化品位和藝術(shù)檔次。富平陶藝村能取得這般成就,也要歸功于他的遠見卓識。
不服中國現(xiàn)代陶瓷賣不過歐美陶瓷的他,1999年,拿出多年制陶企積蓄興建陶藝村。租來的地太荒,他請來果務(wù)專家種植果樹;資金不足,他加緊企業(yè)生產(chǎn)填補空缺;走不出去,他四處奔走……2004年,博物館群主館落成,隨后北歐館、澳新館等也逐步建成,成功舉辦國際陶藝新秀展并成為永久會址,每三年舉辦一次世界陶藝雜志主編論壇,2008年,承辦起第43屆國際陶藝會員大會……
這些年,投入在陶藝村的資本有多少,徐都峰自己也很難說清。好在陶藝村也不負所望,一舉成為國際陶藝文化交流平臺。對此,他并不滿足,正籌劃多建幾個博物館,以聚集更多國家的制陶藝術(shù)家,讓富平陶藝村成為真正的“天下陶藝第一村”。
動動手,樂“陶陶”
置身陶藝村,遍地都是瓶瓶罐罐,角落里一個不起眼的陶藝羊頭,正撅著嘴,就要用力的一吻,展臺上一頭華麗的野豬,可愛的獠牙閃閃發(fā)亮,還有許多沒來得及上釉的陶品堆滿地……
轉(zhuǎn)過一個滿是花骨朵的薔薇花架,幾棟紅磚園頂小建筑呈現(xiàn)眼前,這里就是供國內(nèi)外知名陶藝家創(chuàng)作的陶坊了。陶坊內(nèi)十分簡陋,并無特殊之處。如果非要說不同,大概就是陶藝村的氛圍吧。
來自美國的著名陶藝家鄺懿華被富平的自由創(chuàng)作吸引,專程來陶藝村創(chuàng)作。“當我清晨出去,在水邊看見一只青蛙,天上的云彩倒映在水中,就像青蛙在云彩中游泳,非常有詩意。所以我就創(chuàng)作了這樣一幅作品?!边@是一副繪制在大圓盤上的“云中的青蛙”。她說:“每天都有新發(fā)現(xiàn),新感受,這與在美國完全不同?!?/p>
挪威藝術(shù)家歐勒·里斯魯說:“我到過很多地方,但我很喜歡這個果園中的博物館。這里的陶土土質(zhì)不同,創(chuàng)作變得很有挑戰(zhàn)性?!?/p>
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陶藝家,創(chuàng)造了大量中西融合、風(fēng)格獨特的作品。他們把全然不同的文化和個性感受融入到作品中,用外國人的眼光看中國,用新技術(shù)新工藝看泥巴,用現(xiàn)代的精神看傳統(tǒng),用非去表達是,令人耳目一新。
當然,也不乏中國大師的作品,王碧云老師的作品在博物館中就十分搶眼。她用陶土捏制的合陽面花,是陶藝村的創(chuàng)新之舉。原汁原味的蓮花童子、意象而神似的十二生肖等等,無一不讓人驚訝。
事實上,博物館的展品,并非所有都是出自藝術(shù)家之后,其中有不少出自當?shù)剞r(nóng)民之手。“可以肯定,將來本地農(nóng)民作品會越來越多?!?/p>
最后,我們來到制陶體驗中心,看了一天,終于可以一試身手。雖然不顧衣服沾上泥巴,但我的創(chuàng)作更像一場毀滅,盡管有陶藝技師指導(dǎo),轉(zhuǎn)盤下,一不留神罐子做成了碗,碗又變成了盤子,最后盤子也弄不圓,變回了泥巴。終究是塵歸塵,土歸土。
躍躍欲試的朋友,可以放心前去。發(fā)揮想象,率性而為,盡情在泥土中尋找兒時的夢想。
鏈接:
1、西安城北客運站、西安火車站均有大巴直達富平陶藝村。免費進入,七個博物館通票50元,體驗中心動手制陶40元一人,限時90分鐘。
2、陶藝村風(fēng)景宜人,可上午參觀博物館,感受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藝術(shù)家的創(chuàng)作。下午到體驗中心動手做陶,并去果林苑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