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大家知道,讀一本好書,就等于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可以擴大知識面,還可以陶冶情操,豐富課余文化生活,提高閱讀能力。那么怎樣才能讀好課外書呢?
小美:我認為讀課外書首先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的同學買了不少課外書,每次隨便拿出一本翻幾頁,沒有興趣時就隨手一扔,再拿另一本……這樣,一本書好長時間也沒有完整讀一遍。這樣漫無目的,隨意性太大,閱讀效果自然不好。
大兵:沒錯,這個寒假,我就給自己制定了一個讀書計劃——讀兩本課外書。讀課外書可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才能讀有所獲。
平平:我認為讀課外書不能“偏食”。
大兵:“偏食”?你的意思是?
平平:有的同學在課外閱讀時,只讀情節(jié)曲折、驚險有趣的故事書,對其他知識性讀物不感興趣;有的同學專門看戰(zhàn)斗故事或童話寓言,對人物傳記、歷史知識、生活常識等方面的書興趣不大。這就是課外閱讀中的“偏食”現(xiàn)象。
樂樂:飲食中偏食會營養(yǎng)不良,閱讀中“偏食”同樣會影響我們獲取各方面的知識,所以我們要閱讀各種類型的課外書籍。
小美:我覺得讀課外書用“默讀”的方式效果好。因為一般的默讀要比朗讀快一倍,而且默讀不容易疲勞,有助于我們邊讀邊想,更好地把握整體內(nèi)容。
樂樂:我覺得在讀到對話或抒情的段落時,也可以采用朗讀的方式,這樣眼、口、腦、耳、手多種器官并用,讀書的效果就會更加顯著。
平平:嗯,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不過我還得提醒大家,“不動筆墨不讀書”。如果在讀書時不思考,那讀過之后就會印象不深,在讀書時應該開動腦筋,想想這本書主要寫什么,給我們什么啟示?這對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非常有益。我們不妨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把所感所悟?qū)懴聛?。大兵,你讀了兩本書,寫讀后感了沒有?
大兵:呵呵,我正準備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