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念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們的班主任徐老師,有一天在我們小小的教室的一角,放置了一個矮小的、只有三隔的小書架。徐老師笑瞇瞇地說:“同學們都看見了吧?這個漂亮的小書架一共有三層。干什么用呢?當然不是放臉盆,也不是放粉筆盒和黑板擦的,而是放……對啦,是放圖書用的。它的名字就叫‘紅小兵圖書角’?!?/p>
同學們立刻一陣歡呼??墒?,圖書在哪里呢?徐老師瞅著一張張疑惑的小臉,掰著手指頭說:“書,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老師想出了三個辦法。第一,我把家里的一摞書拿來給同學們傳看;第二,從這個星期天開始,我們組織全班同學到大青山上去摘松果、挖半夏,賣了錢就去供銷社買一些書回來;第三,希望同學們各自回家找一找,把能找到的書都帶到班上來,登記一下,這樣大家可以交換著看。同學們說,好不好呀?”
就這樣,沒過多久,我們班的“紅小兵圖書角”,就有了滿滿一小書架參差不齊、新舊不一的圖書了。我平生最早讀到的一批書,就來自這個小小的 “紅小兵圖書角”。我清晰地記得當時那些書的名字,有《閃閃的紅星》《高玉寶》《小英雄謝榮策》《小馬倌和大皮靴叔叔》《草原英雄小姐妹》《雷鋒的故事》《毛主席的青少年時代》,還有厚厚的《紅旗卷起農(nóng)奴戟》《虹南作戰(zhàn)史》和《艷陽天》《金光大道》等等。無論如何,它們終究是一本本的書,是一本本印著字的、帶著插圖的,有的甚至是很厚很厚的、像小磚頭一樣厚的書??!
細心的徐老師為每一本書都包上了書皮。他從家里拿來許多《兒童時代》雜志,每半年訂在一起。我當時最喜歡看這本雜志里的“萬寶全爺爺信箱”里的各種科普小知識。徐老師還叮囑我們說:“這些書可來之不易呀,你們都要好好愛護!真正喜歡讀書的人,都是很愛護書的人?!?/p>
雖然沒有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沒有蓋達爾的《藍碗》和《鼓手的命運》,也沒有《木偶奇遇記》和《愛的教育》……可是我們在小時候也總算知道了潘冬子和高玉寶,知道了周扒皮半夜學雞叫,知道了小英雄謝榮策和雷鋒叔叔……
現(xiàn)在想來,在那樣的年代,在那樣的鄉(xiāng)村小學里,你讓老師到哪里去為我們找到更好的書呢?他能夠想到,為我們這群窮孩子創(chuàng)辦那么一個小小的圖書角,已是盡了他最大的能力了。我相信,那個小小的、簡單的圖書角,在我們這一茬鄉(xiāng)村小孩的心田里,都留下了永難抹去的記憶。
那么,深深地感謝了,我的又貧窮又艱難的鄉(xiāng)村小學!深深地感謝了,我的和藹可親的小學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