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朗:定義太空英雄
尼爾·阿姆斯特朗1969年7月20日踏上荒涼而沉寂的月球,完成了人類的登月夢想。而身穿白色宇航服的阿姆斯特朗,自走出“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艙、登上月球的那一刻,就點燃了無數(shù)人的夢想,而他所帶來的靈感和啟迪,幾乎如同月球的清輝一樣,在不同的年代鼓舞著不同的人們。
8月25日,阿姆斯特朗因心血管病并發(fā)癥逝世,他的家人當日發(fā)表聲明說:“下次走在晴朗的夜空下,見月亮對你微笑,想起尼爾·阿姆斯特朗,就對它眨眨眼吧!”
不過,即使是在時間流逝了近半個世紀后,阿姆斯特朗和“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所取得的成就仍然讓人肅然起敬。在阿姆斯特朗的故事被反復研讀多年以后,人們發(fā)現(xiàn),在他離開人世時,他最大的遺產(chǎn),除了歷史學家的定義外,還有人性角度上耀眼的“英雄光輝”。
阿姆斯特朗是這樣一個充滿了“普通人”細節(jié)的英雄。他小時候一直暈車,進行大量的翻轉(zhuǎn)動作可能會出現(xiàn)暈眩。1949年1月,在應(yīng)召入伍兩年后,阿姆斯特朗首次執(zhí)行飛行任務(wù)。此后不久,他被派到朝鮮進行對地攻擊任務(wù)。在朝鮮,他飛行時間共計達121小時。在朝鮮戰(zhàn)場上,他獲得了飛行獎?wù)?、金星獎?wù)?、朝鮮服役獎?wù)隆?/p>
如果一定要找到阿姆斯特朗鶴立雞群的資質(zhì),可能就是他的沉著和冷靜。1963年3月16日,他擔任指令長與斯科特乘“雙子星座8號”飛船的飛行,由于一枚反推火箭發(fā)生故障,兩個航天器失控。阿姆斯特朗果斷快速地脫離對接,駕駛飛船緊急降落在太平洋上,避免了一起事故。也是因為他的果斷沉著和應(yīng)急判斷,使他在登月名單中排在前列,成為當時報紙連篇報道的主角,被稱為“第一名平民宇航員”。
“阿波羅11號”發(fā)射時,阿姆斯特朗顯得比較輕松。他的目的僅僅是安全降落,且沒有一個特別的降落點要求。在降落點火三分鐘后,他發(fā)現(xiàn)登月艙提前兩秒飛越了指定的環(huán)形山,這意味著登月點將偏離計劃位置好幾英里,而登月艙“鷹號”的降落雷達找到目標后,出現(xiàn)了幾次錯誤,包括“阿波羅11號”登月降落時只剩幾秒鐘的燃料了,但好在之前他們已有過應(yīng)對訓練,他并不擔憂。
航空航天局的正式任務(wù)計劃是讓兩個宇航員在走出登月艙前先休息一會兒,但他們并不很累,于是阿姆斯特朗詢問是否可以將月表行走提前到休斯敦時間的傍晚。準備停當后,登月艙被減壓,艙門打開,阿姆斯特朗走下登月艙。他對指揮中心和整個世界說的第一句話是:“休斯敦,這里是靜?;亍!棥懗晒??!?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的左腳踏上了月球,并說了那句人類征服月球的偉大宣言。
阿姆斯特朗是一個強調(diào)集體力量的“英雄”。在返回地球后,對隨之而來的各種名譽和光環(huán),阿姆斯特朗并沒有心理準備,他說:“所有的朋友和同事突然都對我們另眼相看,我們以前曾共事多年,也許是好朋友,也許是很好的同事,可一切卻似乎在一夜之間變化了,我一直對這一現(xiàn)象感到不解。”而他后半生的努力,幾乎就是從公眾目光中隱退,一度他在一個偏僻的鄉(xiāng)下買了個雜草叢生的農(nóng)莊,進行半隱居生活。
在一次宇航員的中東之行中,觀眾要求阿姆斯特朗再說一遍那句偉大宣言——這種要求一般都會被拒絕,但阿姆斯特朗卻直接走近麥克風,用和當年同樣的語速和腔調(diào)說:“這是個人邁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p>
(本刊記者 金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