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版式設計是整個出版過程中極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的完成好壞程度直接關系到讀者閱讀體驗。
隨著我國精神文明和物質(zhì)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市場和廣大讀者對圖書裝幀的要求越來越高。圖書裝幀的形式和概念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版式設計作為圖書裝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著變化。優(yōu)秀的版式設計,不僅有利于圖書功能的充分展示,便于讀者閱讀,還能提升圖書的自身美觀度和文化品位,更會為圖書銷售效益帶來不小的影響。因此,正確認識和應用版式設計,是圖書出版工作的重要工作內(nèi)容之一。圖書版式設計是整個出版過程中極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的完成好壞程度直接關系讀者閱讀體驗。版式設計涉及的知識包括視覺藝術、審美習慣、閱讀習慣。對于這樣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很多經(jīng)驗不足者會無從下手。筆者根據(jù)多年從事版式設計工作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和提煉出圖書版式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兼容性、適度性、宜讀性、美觀性四大原則。
第一,圖書版式設計兼容性。
在圖書版式設計中,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圖書設計內(nèi)容的兼容性,其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風格與圖書內(nèi)容的兼容性,即不同類型的圖書在版式設計上要相應的遵循一定風格。例如,兒童圖書在版式設計上要充分考慮兒童自身的性格特點,形式上活潑可愛,色彩上艷麗引人,開本也不拘于常規(guī),還要考慮兒童閱讀的接受能力和兒童想象力的開發(fā)。另一方面是圖書設計元素之間的兼容性,版面的均衡美是整個版面各版式構(gòu)成元素之間關系的對立統(tǒng)一,利用各種反向力使版面達到互相呼應和協(xié)調(diào)的效果,讓讀者有一個愉快的視線落點。例如,圖片安置對版面的平衡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安置不當便會使整個版面失去平衡,當一個版面有兩幅圖時,按對角線排列可使整版上下左右保持平衡;若兩圖左右并排,則適宜中排,讓圖上下的文字盡量對稱,否則會破壞平衡;三四幅圖簇擁在一起,其空間距離不一,上下左右參差不齊,圖旁串文長且多變,則是失敗之舉,使版面失去平衡的秩序感。因此,在版式設計中,均衡的形式結(jié)構(gòu)主要是掌握重心呼應和合理自然的布局。均衡不是絕對的,版面上的動勢和變化同樣重要,這樣才有味道,應該在此前提下求得平衡。
第二,圖書版式設計適度性。
圖書版式設計作為圖書出版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必須充分考慮圖書的市場成本和市場接受度,這就決定了圖書版式設計方面需要遵循的第二個原則,即適度性原則。首先,從經(jīng)濟方面考量,圖書出版的目的是要獲得經(jīng)濟收益。如果產(chǎn)生過高的圖書成本,不僅會導致生產(chǎn)者無法維持再生產(chǎn),而且讀者也會因為書價過高而放棄購買,最終會影響圖書的銷售效益和市場推廣。因此,充分重視圖書的成本核算,降低成本,提高質(zhì)量,是解決這個矛盾的一個重要途徑。恰當?shù)卦O計版式是降低成本切實可行的辦法。例如,選擇合適的紙張材料;選擇合適的圖書開本;調(diào)整正文的排列格式,編排緊湊,配置適當,空白少。其次,在風格方面,版式設計在思想、政治格調(diào)方面都要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政策要求,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同時,圖書中的一些設計必須充分考量中國的審美觀念和閱讀習慣,切忌矯枉過正。例如,多數(shù)圖書為了壓縮成本、提升經(jīng)濟效益而忽視了扉頁和環(huán)襯的設計,一方面沒有充分利用各種可能的地方進行版式設計,另一方面使封面到正文的過渡顯得跳躍、突然,沒有達到美學上和諧的要求。此外,字體的使用也是版式設計時尤其要注意的問題。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完善,漢字字體庫也得到不斷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字體種類日益豐富。目前版式設計中多用的字體為宋體、楷體和黑體,也可以根據(jù)需要設計成長體、偏體、粗體、細體等形態(tài)各異的字體。宋體端莊秀麗,筆畫深淺適中,閱讀舒適,用于正文和標題很適合;仿宋體秀麗挺拔,多用于簡短的文字或說明性文字;黑體筆畫粗重有力,透露出肅穆莊重的陽剛之美;而楷體溫潤清爽,體現(xiàn)出陰柔之美。版式設計者應根據(jù)文字內(nèi)容、用途以及讀者對象選擇相應的字體。另外,字體的大小也要根據(jù)讀者群、內(nèi)容、用途的不同靈活設置,這樣才能與文字內(nèi)容相得益彰。然而,一些圖書卻盲目迎合市場的需要,片面追求版式設計的新、奇、特,如大量地變換字體、盲目地加上各種裝飾圖案等,把圖書版式設計弄得花里胡哨,反而干擾了圖書文字的正常閱讀功能,這也是不可取的。
第三,圖書版式設計宜讀性。
版式設計的目的是運用精心設計的版式,使圖書思想內(nèi)容的表達更易于被讀者理解和把握。因此,版式設計在進行開本、標題、插圖、表格、輔文等方面設計時,都要以讀者的閱讀感受作為評價依據(jù)。首先是圖書整體版式方面,設計要合理,正確處理圖文搭配、版心設計、字行間距等方面對閱讀的影響,要以第一閱讀者的姿態(tài)感受閱讀時圖書版式設計產(chǎn)生的不適之處。例如,目前電腦字庫里的字體十分豐富,字的形態(tài)多樣,字面著墨的輕重各有不同,可選擇的范圍很大。不同字體都有其適用的范圍,這是版式設計應掌握的原則。了解不同字體對版面輕重的影響,講究印后版面墨色輕重的視覺效果,能有效地提高圖書版面的印刷品質(zhì)。同時,人類的視野范圍是有限的??茖W家們發(fā)現(xiàn),人類最佳閱讀視野為8~10cm, 所以,圖書圖文的科學搭配對讀者的閱讀來說十分重要。通常平面上半部的圖文,可以引起人們心理上的一種輕松、飄逸和自由自在的想象,越是向上看,這種感覺越強烈;平面下半部圖文給人的感覺則完全相反,壓抑、束縛、受限制,同時也會有實在、沉穩(wěn)的感覺。類似的區(qū)別也存在于左、右兩部分,圖文偏向裁口一側(cè)可以感覺舒展和輕松,偏向釘口,則可能產(chǎn)生相反的效果,這也許是受到閱讀時人眼從左到右移動這一自然條件反射的影響。平面上這種閱讀感受的區(qū)別還告訴我們,圖文偏向內(nèi)側(cè),可以造成一種向心感,偏向兩側(cè),則會形成一種離心的傾向感。設計時,應當合理地留出空白,使版面通透、開朗、跳躍、清新,能夠給人以鮮亮,明快的美感,在視覺上給予讀者輕快愉悅的感受。適當?shù)牧舭卓梢越o一些熱愛閱讀的人作為讀書時寫旁批之用,比如魯迅先生就特別強調(diào)版式中要留一些空白,在《華蓋集》中,他寫道:“我于書的形式上有一種偏見,就是在書的開頭和每個題目前后,總喜歡留些空白”。
第四,圖書版式設計美觀性。
圖書的美觀性決定讀者對圖書的第一印象。圖書版式設計作為圖書美觀性的一個重要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圖書走向市場后的受眾影響力和受歡迎程度。例如,在開本設計的尺寸方面,圖書一般都是幾何矩形圖形,而“黃金分割”是普遍認為最美的比例形式,從古希臘流傳至今,是人們公認的一種具有美學價值的比例關系,它的比例為1∶1.618。德國標準比例則是以正方形的對角線作為長邊,以正方形的一邊作為短邊的矩形。這兩種比例不但適合書籍的開本,也可作為圖書版心插圖、字組、色塊的參考,市場上流行的開本大多都接近這兩個比例。但是人們對美的認識和要求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目前,正方形版面越來越多地被人們利用,它給人的感覺是樸素、客觀,多被采用于豎和橫的圖片數(shù)量大致相等的圖書畫冊。一般來講,1∶1.31的形式有著可靠、堅固、扎實的感覺;1∶1.5為最標準的比例形式;1∶2的則能表現(xiàn)出高雅、大方的風格。同時,在圖書材質(zhì)設計方面,尤其是精裝講究的圖書,在前后都要加上環(huán)襯,甚至在前環(huán)襯后面還要加上一兩張空白頁,這對于書不僅有保護作用,而且也建立了一個空間過渡,在視覺上給人以明朗舒適感,使讀者獲得閱讀前的寧靜;大題目另起留下的題前空白可使閱讀產(chǎn)生停頓和節(jié)奏感,給視覺一個緩解和過渡,可以減緩視力疲勞,使讀者心理上得到暫時的平衡。例如,設計中學生散文圖書時,正文書頁應以淡粉色的花枝為底色,正好傳達了散文溫馨、淡雅的情調(diào)。目前多數(shù)圖書忽視了扉頁和環(huán)襯的設計,一方面沒有充分利用各種可能的地方進行版式設計,另一方面使封面到正文的過渡顯得跳躍和突然,沒有達到美學上和諧的要求。此外,對稱也是實現(xiàn)美觀性的一個重要設計原則。尤其是版面構(gòu)圖復雜、插圖較多的書稿,適宜用對稱的手法處理,或在一個版面內(nèi)上下、左右、對角對稱,或單、雙、跨版面平行對稱,或?qū)菍ΨQ等。我國唐、宋、明、清以來的線裝書和長久以來的國外書刊中,都保留著版式編排的對稱形式,并沿用至今。
總之,兼容性、適度性、宜讀性、美觀性作為圖書出版的基本原則,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還應當結(jié)合行業(yè)經(jīng)驗和實際需要,不斷深化業(yè)務知識,關注行業(yè)前沿。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電腦的普及,各種軟件的不斷更新,圖書版面設計將會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變化。
(作者單位: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