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七月,一年一度的升學(xué)宴隆重拉開序幕,熱熱鬧鬧,你方宴罷我登場,到九月方才落幕。
升學(xué)宴,不知始于何時,近十幾年來在小城日益盛行。每年到這個時候,各大飯店人滿為患,生意異常紅火。最初的升學(xué)宴應(yīng)該是名副其實的謝師宴。高考成績理想的學(xué)生,欲答謝師恩,而國人表示感謝的方式多是請人吃飯,于是乎,家長宴請學(xué)生恩師,若干至親好友相陪,把酒謝恩,真心祝賀,賓主言歡。但國人最重人情世故,且講究禮尚往來,請我吃飯,不能不送禮物,你請我,有機會我必回請,你送我禮,我必回送,否則,于情于理說不過去。
這樣一來,單純的謝師宴逐漸演變?yōu)槁晞莺拼蟮纳龑W(xué)宴。商家從中嗅出賺錢的味道,趁機大肆渲染,推波助瀾,升學(xué)宴愈演愈烈,最后就變成了紅包宴。請柬發(fā)去,紅包送來。平常人家,一場升學(xué)宴,除去酒水,最少也能收個萬兒八千,孩子一年的學(xué)費也差不離了。雖說這禮以后是要還的,但聚少成多,猶如提前消費,先預(yù)支了再說。
如果孩子考的是一本重點大學(xué),更甚者,乃清華北大,不但家長臉上有光,飯店也覺滿室生輝,那天自然熱鬧非凡。店內(nèi)顯要位置大條幅高掛,上寫著“熱烈祝賀某某高中某某大學(xué)”之類字樣,大多還要請來樂隊助興,屆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七大姑八大姨,逐一點歌。觥籌交錯間祝福的歌聲此起彼伏,風(fēng)光無限。家長春風(fēng)滿面,孩子躊躇滿志。
如果孩子考的是二本或三本的學(xué)校,升學(xué)宴上怎好意思把學(xué)校的名字高掛在條幅之上,樂隊自然更不好意思請。少了炫耀的成分,賓主反而輕松自在地專心喝酒吃飯,只是祝賀的話里更多的是鼓勵孩子在未來再加把勁,爭取以后考上研究生或謀個好職業(yè)。
如果孩子“不幸”考的是高職高專,來賓與主人家彼此心照不宣,誰也不提及那個似乎說不出口的學(xué)校,心口不一地說幾句聽幾句祝福的話語,賓主談?wù)摳嗟氖秋L(fēng)馬牛不相及的趣聞軼事,孩子臉上多帶著歉意,似乎沒考上好學(xué)校,不光對不起父母,也對不起在座的各位來賓。這樣的升學(xué)宴,總讓人感覺怪郁悶的。
其實辦升學(xué)宴,并非每個家長的意愿,但不辦,似乎與潮流相違背,有點不合人情世故。在己,送出去的禮要回收;在彼,過去收到的禮要還。辦與不辦,確實是個問題,有時也挺尷尬。
有個同事,兒子成績差,眼看到九月份了,錄取通知書還沒收到一張。親戚朋友不時來電詢問,同事每次都尷尬苦笑。好在最后終于來了一張通知書,顧不得體面不體面,趕緊張羅,把禮收了再說。
【原載2012年7月23日《廣州日報·生活百態(tài)》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