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林書豪,可能有更多的人注意到今年NBA全明星的舉辦地——美國城市奧蘭多,但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他究竟在東海岸還是西海岸。盡管如此,這座城市里世界上最大的迪斯尼樂園和環(huán)球影城,還是成為孩子們和童心未泯的成年人最向往的地方之一。
奧蘭多迪斯尼包括四個陸地園區(qū)及兩個水上樂園,每一部分都是獨立的主題公園,規(guī)模之大秒殺其在世界各地的兄弟園區(qū),從名字上就可見一斑,奧蘭多的叫Disney World(迪斯尼世界),其他的都叫Disney Land(迪斯尼樂園)。
我們在迪斯尼停留了兩天。首站目的地,我選擇了經典園區(qū)——魔法王國(Magic Kingdom),其構造基本是香港迪斯尼樂園的擴大版,穿過熙熙攘攘的美國大街,盡頭就是迪斯尼必備之睡美人城堡。只不過這兩者的連接點處加了很重要的一處景觀:迪斯尼文化的創(chuàng)始人華特·迪斯尼先生牽著米奇老鼠的手作指點江山狀的雕塑,大概是為了讓參觀者都來感懷一下創(chuàng)始人華叔的豐功偉績吧。
魔法王國的重頭戲是迪斯尼人物大游行及焰火表演。游行一天有好幾次,聽說比較有特色的是晚上的燈光大游行,所以我們到達的時候先在入口處取當日的游覽表,把時間安排好,在游行開始之前搶占一個好位置。雖說處于亞熱帶地區(qū),奧蘭多早晚溫差不小,入夜時分天氣很涼,但大伙看表演的熱情卻非常高漲。一般來說,游人們都會穿戴著各種迪斯尼角色的服飾,所以熱情的美國人經常會高呼角色的名字與之打招呼,老外們容易自來熟的特點表露無遺。如見戴著米奇的帽子就高喊“MICKEY, YOHO”,還有“維尼熊”路人前去和呼喚自己的人擊掌回應……
終于等到游行開始,迪斯尼大人物們悉數登場。必不可少的米奇和米妮情侶檔、坐在蘑菇上的拇指姑娘、小飛俠彼得潘、坐在南瓜車上的灰姑娘及拿著水晶鞋的王子、白雪公主、長鼻子匹諾曹……
看完游行,離閉園前的焰火表演還有點時間,我們于是接著去“小小世界”當一回小朋友。這個項目的主要內容就是坐上一只小船,在《小小世界》這首兒歌的陪伴下,晃晃悠悠地走一程。雖然聽起來很小兒科的樣子,但里面的場景還蠻可愛的,小河的兩旁都是世界各地風情的音樂木偶場景,細節(jié)做得很出彩,讓人目不暇接,出口處還有各國語言寫的“再見”。
焰火表演是魔法王國的壓軸戲,當《對著星星許愿》(When You Wish Upon A Star)的樂聲響起,絢爛的禮花在夜空中綻放的時候,心情除了“哇”之外已經找不到任何語言來描述了。而這也是睡美人城堡最能體現自己價值的時刻,因為除了充當焰火以及拍照的夢幻背景之外,沒有其他實際用處,連攀登也是不可以的。
面對龐大的園區(qū),時間有限是考驗忍痛割愛能力的一把利刃,還剩下不到一天了,我們決定到好萊塢工作室(Hollywood Studio),探尋傳說中的米奇魔法師大帽子及迪斯尼動畫制作的奧秘。
好萊塢工作室的構造也是一條大街,盡頭是巨大的米奇魔法師的藍色星月魔法帽。既然叫好萊塢,這個園區(qū)的主題與迪斯尼的動畫電影制作有關。我們去看的一個小劇場欄目就是動畫師與動畫片《花木蘭》里木須龍互動的過程,講述了小龍如何在畫師筆下誕生,十分趣致生動。除此之外,還可以參觀到制作人員的辦公室,畫師們的手上都戴著米奇手套,企業(yè)文化無孔不入。因為去的時候恰逢迪斯尼新片《魔發(fā)奇緣》上映,工作室里一整面墻都掛著分鏡頭手稿,真可謂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迪斯尼里的人偶們也具有高度的專業(yè)精神,在滿足游人們的拍照要求的同時還能根據個人的特色做出不同的反應,擺出相應的造型。我的同伴親了維尼一下,它還會雙手捧臉做害羞狀,實在是可愛到不行。所有人在這里都可以再次變回無憂無慮的孩子,你可以盡情釋放你的熱情與童真,不用擔心別人投來異樣的眼光,這可能就是迪斯尼樂園常年游人如織的最大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