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大的回收加工業(yè)上市公司Darling International的主席兼行政總裁施蒂韋說,該公司已開始聘請律師,向偷“地溝油”的小偷們提出民事訴訟,希望能挽回損失。Darling International公司擁有約2000輛貨車,業(yè)務(wù)覆蓋全美42個州。過去的幾年間,他們曾兩次向賊人提出民事訴訟,共獲得近6萬美元的賠償。不過相比較他們的損失,這僅僅是個小數(shù)字。
偷油這事兒在美國可不新鮮。2004年,美國汽油零售價格一路攀升,達到當時的歷史最高水平。本應(yīng)額手相慶的加油站老板卻愁云慘淡,因為油價漲得厲害,很多人不是選擇不開車,而是踏上了偷油路,在加油站里吃霸王餐。
諾克斯是華盛頓市一家加油站的老板。他對當時調(diào)查的記者講述了剛發(fā)生不久的事。幾天前,有個人開一輛黑色轎車到他的加油站,說要用現(xiàn)金付賬。等加完了價值15.5美元的汽油,這人沒付錢就腳底抹油把車開跑了。“當時他用毛巾遮住了汽車牌照。所以我們看不見他的車牌號?!?/p>
從那以后,加油站的工作人員就變得十分謹慎。一有人要付現(xiàn)金加油,他們就會死盯著車牌號。諾克斯說,盡管目前的偷油現(xiàn)象沒有20世紀70年代世界石油危機時期那么嚴重,但急速攀升的勢頭也讓這些加油站老板們睡不好覺。
有意思的是,據(jù)當時的全美方便用品商店協(xié)會報告顯示,全美汽油零售商反映的偷油事件每個月都成倍增長,但華盛頓市警察局根本不承認華盛頓地區(qū)有偷油現(xiàn)象。當時很多加油站老板和工作人員都抱怨,警察執(zhí)法不嚴,處罰力度太小,似乎對偷油賊抱有同情。
油價一攀升,偷油客也就急劇增加,這已經(jīng)成為了美國傳統(tǒng)。不過這回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他們改偷“地溝油”了。這些偷油鼠們首先要感謝能源科技工作者,是他們孜孜不倦地研究,終于發(fā)明了“生物柴油”的制造方法:用餐廳廚余的廢油,也就是 “地溝油”,制成汽車燃油。
最開始的時候,提煉成本很高,不值得商業(yè)化,自然也無“偷”問津。那時候如果誰要回收“地溝油”,餐廳老板們可是會帶著一顆感恩的心,雙手奉上,甚至愿意交點錢,趕緊擺脫這些垃圾。
現(xiàn)在油價坐上火箭,生物柴油的技術(shù)日趨成熟,成本也往下走了?!暗販嫌汀苯K于脫胎換骨成了“生物柴油”,光明正大地進入了美國的交易市場,從2000年時,每磅(454克)7.6美分(1美元約為6.3人民幣),到現(xiàn)在每磅40美分,不到12年漲了近6倍?!暗販嫌汀背闪司o俏的燃油原料,生物燃料企業(yè)需要付錢上門收購了。據(jù)統(tǒng)計,全美飯館一年可以提供價值約300億人民幣的“地溝油”。
不過和加油站不同,收油車都是夜間出沒,等餐館打烊了才能收油。這給偷油賊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在夜色的掩護下,用運油車或藏在客貨車車尾的桶運走“地溝油”。一個人一晚上能跑好幾家飯館,到手好幾百升廢油,那可就是幾百美元啊。
和加油站一樣,頭疼的“地溝油”回收公司使出了十八般武藝——撒網(wǎng)監(jiān)控錄像、防盜設(shè)備甚至找到了私家偵探,都無法阻止偷油人的腳步。像Darling International公司這樣的訴訟也讓法庭很頭痛。和加油站的汽油不同,這些“地溝油”到底是商品還是垃圾,現(xiàn)在還沒有明確的法律界定。休斯敦一位代表偷油嫌犯的辯護律師甚至提出,廢油是跟垃圾擺在一起,它們就都是“廢棄財產(chǎn)”——這樣一來,瞄準垃圾偷“地溝油”就不能謂之“偷”,是撿垃圾而已。
偷油案件連續(xù)發(fā)生,“地溝油”大戶——快餐店開始睡不好覺了。以前是為了清理垃圾,要出點錢請人拉走;現(xiàn)在成了變廢為寶的原料,遭賊人覬覦,要花錢雇人來看守。油價漲瘋了的同時,和油有關(guān)的人們也無奈地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