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演:阿牛
編?。喊⑴?/p>
主演:阿牛、李心潔、曹格、品冠、梁靜茹
影片類型: 愛情
片長:105分鐘
國家/地區(qū): 馬來西亞
《初戀紅豆冰》是一部很清新可人的影片,講述了一個馬來西亞小鎮(zhèn)上一群年輕人情竇初開時候的故事。這是阿牛執(zhí)導(dǎo)的首部電影,阿牛在做音樂這個事業(yè)上是很值得人尊敬的,15年來一直勤勤懇懇地寫作那些樸實卻又能勾起人們情感的歌曲,而他當(dāng)年在吉隆坡INTI學(xué)院時,選修的竟然是戲劇電影課程哦。《初戀紅豆冰》這種小格局、小成本的電影,正好發(fā)揮了阿牛專業(yè)上的才華。這份真摯、真誠和真切,令影片透過視覺和聽覺,讓觀眾體會到了嗅覺和味覺的舒暢。影片還集結(jié)了李心潔、品冠、曹格、梁靜茹及戴佩妮、張棟梁等幾乎全部大馬地區(qū)的藝人,他們不計酬勞、戲份,盡量挪出檔期,來助阿牛的處女作一臂之力。
“初戀像一袋紅豆冰,轉(zhuǎn)眼便溶掉,能回味的,是藏在心里略帶青澀的甜?!?/p>
這是電影海報上的一句話,娓娓地道出了似曾相識的青澀初戀時光。初戀像是一場開始就注定的分離,喜怒哀樂道不出,也化不盡,默默藏在心底,也許結(jié)局略帶苦澀,可是總有留在心頭那一抹自己才能體味的酸甜。
故事發(fā)生在大馬一個閉塞的小鎮(zhèn),一群年輕人從小一起長大,故事的主人公叫做Botak(阿牛飾),馬來語中光頭的意思,這個名字是打架魚(李心潔飾)給他取的,因為第一次剃光頭的時候,他沒出息地哭了好久。而打架魚這個名字,是她自己給自己取的。10歲左右打架魚跟媽媽來到這個鎮(zhèn)子,投靠Botak的媽媽,從此就在Botak家咖啡店門口炒米條維持生計。打架魚恨媽媽,總是對媽媽惡言相向,因為她私自帶走自己,讓自己變成小伙伴眼中沒有爸爸的孩子,所以她對自己說:“你要變成打架魚,你要堅強,沒有人能打敗你?!?/p>
每當(dāng)小孩子嘲笑她沒有爸爸的時候,她就變得很兇,沖上去把對方揍得很慘,比如馬麟凡(曹格飾)——從小到大被揍得最慘的一個人,也可以說是從小到大都最“鍥而不舍”的一個人,不斷被打架魚的氣勢威懾住,又不斷去找打架魚的麻煩。而每一次遇到麻煩或者不快樂,Botak都會陪在她身邊,陪她在河邊背靠背坐著發(fā)呆,陪著她吃紅豆冰,把自己碗里的紅豆都舀給她,聽她一遍一遍地說:“我爸爸很愛我,他給我取名叫周安琪,Angle,天使,他說,我是他的天使。有一天,我一定要去找我爸爸,等找到他,我就要去一個很遠(yuǎn)很遠(yuǎn)的地方……”
一遍一遍,從小到大,這段話Botak甚至倒背如流,可是每一次,他都默默地認(rèn)真地聽打架魚講,講完以后對她說——走,我們?nèi)コ约t豆冰。
Botak喜歡打架魚幾乎是全鎮(zhèn)皆知的事情,他總是這樣,勇敢地為她挺身而出,傻傻地跟在她身后,默默地陪著她笑,陪著她哭,甚至打架魚自己應(yīng)該也是知道的,但是誰也沒有挑明,打架魚就默默地依賴著Botak,享受著他對她的好,雖然馬麟凡的妹妹馬莉冰一直追著Botak,雖然馬麟凡也慢慢被打架魚倔強的氣質(zhì)吸引向她表白,但是打架魚和Botak之間這種默契一直沒有改變。Botak也曾寫過一封情書給打架魚,但是那封信輾轉(zhuǎn)很多人手,最后傳回了自己手中,卻始終沒有被打架魚看到。直到最后打架魚離開的時候,他也沒有鼓起勇氣親手將信交給她,打架魚的車開走了,天下起了大雨,Botak一個人站在雨里,把那封信揉成一團(tuán),塞回了口袋里。
為什么當(dāng)我們感覺傷痛,天總是會適時地下起一場雨?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或許,那只是在為我們無疾而終的懵懂愛情祭奠。成長的路上,有人互相喜歡,有人彼此暗戀,鬧出過笑話,也留下過遺憾,最后曲終人散,卻會在心頭留下無法名狀卻也無法抹去的記憶。
青春離散前那一幕,真是太精彩了!
馬莉冰拖著Botak的手,打架魚抱著將要前行的Botak的哥哥,Botak的胖妹妹拒絕炸雞的追求高喊著只要白馬王子(品冠飾),白馬王子拜托馬麟凡向他妹妹馬莉冰表白。兩部卡車?yán)_序幕,四個街口,不期而遇的八角戀愛,一臺摩托車開過,九個人沉默無言……
沒有誰留下什么解釋,大家各奔東西,追逐自己的夢想,初戀像一下下就融化掉的紅豆冰,仿佛夏天還沒有過去,我們就匆匆長大了。最后的最后,Botak的頭發(fā)長長了,也交了漂亮的女友,打架魚變漂亮了,也開心地不知和誰打著電話,滄海橫流的街頭,兩個人卻就此錯過。
每個人都沒有等到愛的那個人,只是多年以后,時間會平復(fù)一切成長的痕跡,臉上的,心底的。偶然再記起,或許會變成臉上一抹淡淡的微笑,在最好的年華遇到過你,就像在燥熱的午后吃過的紅豆冰,冰到舌頭都痛了,卻還是感覺那么美好,那么酸甜。
[編輯:孟廣麗]
mguangl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