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界,沒有銀,這個地界沒有垠,這個地界沒有人(銀),那就可勁兒撒丫子蹦跶吧!
你是不是寒假之初光是計劃表就列了兩天,快開學了突然從一個不知名的角落翻出皺皺巴巴的幾張紙,自己詫異,“咦?我當時這么寫的?”你是不是在墻上用特大號的字體寫著從今天起每天30個仰臥起坐,可是一個月下來你發(fā)現(xiàn),你只是早晨起來晚上躺下;你是不是每一年都有那么幾天信誓旦旦,每一天都有那么幾個瞬間雄心滿懷?為什么,那些事計劃著計劃著就丟了呢……
計劃計劃,終于沒丟的事兒
◎文/尾狐不哭
昨天想做什么來著?昨天看到貼吧,嗯,下課回來煮個豐盛的晚餐,等下就去碼字。
結果下課回來沒有電,沒有辦法煮了呀。啊,那晚上吃什么呢?
迫不得已出去溜一圈,回來撐死了,必須得活動活動!
活動完了打開電腦,剛上線,就有人找。哇!那個我心儀的帥鍋,他竟然和我說話了!一聊就是幾個鐘頭,再看了看表,凌晨了(其實中間還去斗地主了)......
今天做什么呢,不用上課呢。咦,對了,剛好可以碼字兒了。
可是民以食為天,煮個粥喝先。喝完粥有同學來串門,又嘮嗑幾句。
話說懶人屎尿多,這不,我雖然不懶,可是吃飽了又撐肚子了,果斷地上廁所去了,還順手帶上了上期的《中學生博覽》……
時間,過得挺快,一轉眼就是中午十二點多了。
咦,廁所堵了,收拾完,洗了澡,就這個時候了……
坐著休息,嗯,有點困了……不行,不能再拖了,果斷開機上線。
嗯,完了,現(xiàn)在困意濃重,快要頂不住了,還是把文寫好發(fā)給圍子姐姐吧,不然就真的就成了那些計劃著計劃著,就丟了的事兒了……
只能寄望于自然卷了
◎文/暖夏
我還很小的時候,就有了一個很遠大的理想,它的名字叫做:燙卷發(fā)!
小時候是長直發(fā),看電視劇里面的金發(fā)大波浪美女,踩著10厘米的高跟鞋,蹬蹬蹬地一路踏過去,平地生風,大波浪在空中飄揚,好生欣羨。于是,老喜歡卷自己頭發(fā)梢兒,可每次出門都被人追問:你頭被貓撓了呀?
后來,從初二開始,我為一百四十大洋把自己那一頭秀發(fā)給賣了,一百四十大洋??!這詞匯的意思就是,那個收頭發(fā)的大叔會把你的頭發(fā)剪到恨不得比刺猬頭還短!于是,我開始了假小子生涯,那頭發(fā)足足半年都沒長出來,直到高中畢業(yè),大卷兒都變成一種望塵莫及的夢想了。
結果,人生的意料之外都在這個“結果”上。一進大學,就跟進大觀園兒似的,成天穿著一雙運動鞋跑來跑去,每天頭發(fā)扎成個把兒甩來甩去,有時候特別懶了,就滿頭風魔地出門去,頭發(fā)張牙舞爪地在空中飄散,十分奇詭。
直到放假同學聚會,見到同學,她特驚詫地問,“呀,你不是說大波浪嗎?我都波浪了,你咋還直的呀?”這時,我才幡然醒悟,原來這世界上還有一種叫大波浪的玩意兒呀?難怪,大學里遍地都是直發(fā)美女,誰還記得那種縷不直的造型???
哎,看樣子我也只能寄望于自然卷了。
親愛的明天
◎文/沐子眠
在家里整理舊物,時光典當成一層厚厚的塵埃,附著在墻角那一堆書本上,是有多么漫長的歲月又以這樣無聲的姿態(tài)離開了我們的世界。
隨意翻出幾本資料書,前面有將近四分之一的部分吧,里面都是密密麻麻的筆記,還有用顏色耀眼的筆更正了的做錯的習題;慢慢地,就只有一種顏色的字跡;再后面,簡簡單單地填了幾個ABCD;最后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空白的,翻都沒有翻動過,或者還沒來得及翻,學期就結束了。
每次開學的時候,大家都往書店擠,每一個科目的資料書都買齊,并且在買的時候心里就信誓旦旦地想:這個學期買的資料書一定要認真做,跟著老師的課堂步伐去預習去復習。剛開始一段時間還能勉勉強強維持下去。后來斗志慢慢消磨了怠慢起來,于是,把所有的期待都寄托在明天,寄托在誰也無法預料的未來。
明天再做,明天一定做。下星期再努力……
很多時候,計劃只是一個給自己寬心的謊言,讓一顆不安分的心安放在一個不確定的未來。因為我們一直都堅信,所有的美好在明天。
而我們計劃的明天,常常都丟在了明天。
元博圍子碎碎念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低著頭說:“抱歉……”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xiàn)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尷尬地說:“抱歉……”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編輯:圍子]
weizijiejie12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