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擬范本」
天熱得發(fā)了狂。太陽剛一出來,地上已經(jīng)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霧非霧的灰氣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覺得憋氣。一點風也沒有。街上的柳樹像病了似的,葉子掛著層灰土在枝上打著卷;枝條一動也懶得動,無精打采地低垂著。馬路上一個水點也沒有,干巴巴地發(fā)著白光。便道上塵土飛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氣聯(lián)接起來,結(jié)成一片毒惡的灰沙陣,燙著行人的臉。處處干燥,處處燙手,處處憋悶,整個老城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狗趴在地上吐出紅舌頭,騾馬的鼻孔張得特別大,小販們不敢吆喝,柏油路曬化了,甚至于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街上非常寂靜,只有銅鐵鋪里發(fā)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單調(diào)的丁丁當當。拉車的人們,只要今天還不至于挨餓,就懶得去張羅買賣。
「摹擬價值」
這一段景物描寫是老舍先生的小說《駱駝祥子》中的選篇《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的一段,堪稱寫景文中的經(jīng)典之筆。從這段描寫中,我們能深切感受到老舍先生“語言大師”的手筆與風范。
短短300字左右的語段,緊緊圍繞“熱得發(fā)了狂”這一核心,抓住太陽、灰氣、柳樹、馬路、塵土、狗、騾馬、柏油路、銅牌等物象,以它們各自的特征來渲染天氣之酷熱,并且自然地融入了人的感受——“干燥”“燙手”“憋悶”以及人物的心理——“不敢”“懶得”,來側(cè)面烘托天熱得發(fā)狂的程度。不僅如此,老舍先生還信手拈來般地用起了精妙的修辭,暴曬下的柳條“懶得動,無精打采”,悶熱的老城“像燒透了的磚窯”,多么形象的擬人,多么精辟的比喻!讀完這段文字,那座熱透了的北京城就仿佛真真切切地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
在很多不朽的作品中,往往都有這樣極具魅力的景物描寫。甚至很多時候,一些作品中連人物的影子也未出現(xiàn),僅是幾段景物描寫,便搖曳出無窮而富有意蘊的內(nèi)涵。那么,如何在我們的寫作中也演繹出景物描寫的神奇呢?這實在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寫作話題。
「范本分析」
這段景物描寫究竟成功在哪些地方呢?首先,作者對烈日、酷熱現(xiàn)象的觀察之細、體驗之深讓人稱道。其次,描寫景物的順序得當,從天上到地下,從院內(nèi)到街上,寫街上則是由馬路到便道。再次,作者除了正面描寫之外,還善于抓住盛夏街頭具有代表性與特征性的景物。比如,為了表現(xiàn)天氣酷熱,他就對柳樹、馬路、便道的種種特征進行細致刻畫,或比喻,或擬人,或描寫,使人仿佛親歷一般;尤為精彩的是通過人們的感受和反應(yīng)著意渲染酷熱,把一個火一般灼熱難耐的世界逼真地烘托出來。
「摹擬要求」
描寫一種場景,注意抓住典型特征,注意寫作順序,運用多種表現(xiàn)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