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歷史:【一道殘忍的數(shù)學題】媽媽27歲生下我,19年前,媽媽每天都能看到我,現(xiàn)在我19歲了,已經(jīng)半年沒有回家看媽媽。 而媽媽46歲了。如果媽媽可以活100歲,那么媽媽還可以活54歲,如果我依然半年回家看她1次, 我這一生,媽媽這一生, 就只有108次機會見面了,這道數(shù)學題的答案,我希望我是算錯的。
@鄭亞旗V: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謝赫特曼,因發(fā)現(xiàn)準晶體獲獎。在30年前他首次提出該發(fā)現(xiàn)時,卻被所有人取笑,因為他的發(fā)現(xiàn)挑戰(zhàn)了當時的“常識”“權威”,還被專家和科學界斥“胡言亂語”“偽科學家”。他用30年時間證明自己才是權威。又一個愛因斯坦式的故事?!耙驗槲颐暌暀嗤缘玫綀髴?,成為了權威”。
@美國駐華大使館V:#你問我答#美國青少年在暑假做些什么?“美國青少年在暑假的一項普遍活動是打工?!泵绹嗌倌陱氖略S多暑期活動——打零工和實習、選讀大學課程、參加夏令營、從事社區(qū)服務以及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暑假為掙零用錢提供了絕佳的機會,因為常??梢哉业皆S多打零工的機會。http://url.cn/2cAuy0
@胡慎之V:你做不好事情的原因之一,是在意自己如何更能獲得認可上,而非事情本身上面。當然,這樣做,成就感也會低很多,畢竟,你的成就來源只在獲得別人的認同。一旦別人對你質(zhì)疑,挫敗也就產(chǎn)生了,放棄可能是唯一的選擇。這是你內(nèi)心有著“苛刻控制的父母-沒價值的小孩”這樣的關系配對,造成的結果。
@廣州向日葵心理V:對孩子的自我價值的支持可以使孩子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自我調(diào)整,并敢于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也是將責罰的過程轉化為學習的過程的又一種方法。大人因為孩子不得體的行為就羞辱他,使他丟臉,剝奪他的權利或是懲罰他,這樣做對其自尊的傷害可能是最大的。
@武志紅V:越是不知道自己該去向何方的人,越喜歡給別人指路。譬如自己人生乏善可陳的父母,很喜歡掌控孩子人生的方向,譬如李陽,不知如何與自己的妻女相處,卻喜歡講家庭教育。相反,自己內(nèi)心安定的人,更喜歡聆聽,并告訴你,找到你自己的路。
[編輯:付洋]
fyjieji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