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擬范本」
到年底的時候,父親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課,在夜里親自聽我背書,很嚴厲,桌上放著一根兩指闊的竹板。我的背向著他立著背書,背不出的時候,他提一個字,就叫我回轉身來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來。我吃了這一下苦頭,痛是血肉的身體所無法避免的感覺,當然失聲地哭了,但是還要忍住哭,回過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處中斷,背不下去,經(jīng)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嗚嗚咽咽地背著那位前世冤家的“見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嗚咽著背,同時聽得見坐在旁邊縫紉著的母親也唏唏噓噓地淚如泉涌地哭著。我心里知道她見我被打,她也覺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和我表著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卻時時從嗚咽著的斷斷續(xù)續(xù)的聲音里勉強說著“打得好”!她的飲泣吞聲,為的是愛她的兒子;勉強硬著頭皮說聲“打得好”,為的是希望她的兒子上進。
「摹擬價值」
這是鄒韜奮先生的回憶性散文《我的母親》中的一個片段。這個片段同時寫到了父親和母親,兩者形象恰成對比,一個嚴厲,一個慈愛。重點刻畫的是母親,她雖然從感性角度疼愛兒子,舍不得兒子,但從理性角度又認同丈夫的“不打不成材”。母親“唏唏噓噓”哭泣的細節(jié)尤讓人感動。
親子之愛,祖孫之愛,是同學們常寫的作文主題,但不少同學一寫到此,就落入俗套,下雨天送傘、半夜上醫(yī)院之類的濫俗故事自不待言,即使從自己的生活里選取真實的故事來寫,也往往由于選材不夠典型,表現(xiàn)力平平,導致中心很難突出。
仔細揣摩這個片段,必能增進我們對于如何“圍繞中心,選取典型材料”的理解和實踐。
「范本分析」
這個片段,寫母親對孩子的愛。作者設置了一個兒子挨打的場景,突出了母親的矛盾心理:一方面見兒子被打,她也覺得好像刺心的痛苦,于是忍不住斷斷續(xù)續(xù)地嗚咽;可是她又知道丈夫是在教育孩子,是為了兒子上進,這是必要之狠心,于是即使心疼,也只能壓低聲音嗚咽,還要勉強硬著頭皮說聲“打得好”。此處的心理描寫,寫出了母親內心的矛盾,這是理智與情感的矛盾,表現(xiàn)出了母愛的豐富性。
「摹擬要求」
1. 圍繞“親子之愛”的主題,從自身情感經(jīng)歷中選取素材。
2. 注意材料的典型性,既凝聚共性,又閃耀個性。
3. 追求細節(jié)的生動、傳神。
「摹擬習作」
片段一
摹擬指數(shù):★★
二年級時,媽媽只給我很少的零花錢。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fā)現(xiàn)電視機柜上放著50元錢。爸爸媽媽都不在家,我欣喜若狂,想都沒想便拿了錢去商店買了心儀已久的玩具車。媽媽知道后火冒三丈,“咣當”一下,把玩具車摔得粉碎。我被媽媽嚇著了,“哇”的一聲哭起來。媽媽的眼圈也紅了,她的臉色緩和下來,愛憐地看著我,嘴唇抖了幾抖,但終究沒來安慰我。我記得她只是摸了摸我的頭,說了一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便去做飯了。第二天,我發(fā)現(xiàn)書桌上多了一輛嶄新的玩具車。(張士煜)
點評 張士煜的這個片段也是寫母愛,寫“理智與情感”糾纏的母愛,而且同樣抓住了母親的矛盾心理來刻畫。不足之處在于“很像”,沒有與原作拉開距離。
片段二
摹擬指數(shù):★★★
老爸很了解我,正如我很了解他。我的很多習慣都隨老爸,比如說吃菜吧,他愛吃的,我也幾乎都愛吃。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吃莧菜,紫紅的湯汁兒,紅里透綠的菜葉兒,看著就讓人食欲大開。我們一家都喜歡吃,往往莧菜一上桌,所有的筷子就幾乎同時伸了過來。
比較而言,我更喜歡吃菜葉,不愛吃菜莖。老爸也是。有一次,一陣瓜分之后,盤子里只剩下一點點莧菜了。老爸剛伸出筷子夾了去,突然看到了我可憐巴巴的眼神,于是,他的筷子頓在了半空?;瘟藥谆魏?,他把那點莧菜夾回盤子里,只挑了一根長莖短葉的“意思了下”。(朱亞諾)
點評 該片段抓住老爸夾菜的瞬間,連用幾個動詞,細膩地刻畫了人物。語言還可以再精練,素材的選取也可以再推敲。
片段三
摹擬指數(shù):★★★
“亞鵬,快過來洗澡,媽媽洗好了?!?/p>
“好吧。不過為什么我總是第二個洗?明天我要第一個洗?!?/p>
“這有什么好爭的?明天還是媽媽先洗,你第二個洗?!?/p>
“不行!我就要第一個洗!”
“怎么這么不聽話?”
“為什么不讓我第一個洗?你總要說個理由吧?”
“你這孩子……”
“媽媽先洗,浴室里就會暖和一些,這樣你洗的時候,就能舒服一些?!卑职衷谝慌圆逶捔?。
“可是,也暖和不了多少啊。”我雖然還嘴硬,但略微有些感動了。
“確實暖和不了多少,但一兩度總有吧。暖和一點是一點?!眿寢尯孟裨诮忉?,又好像在自我安慰。
“暖和一點是一點”,在這個寒冷的冬夜,我咀嚼著媽媽的話,心里竟暖烘烘的。
(薛亞鵬)
點評 這個片段,主要借助語言描寫來展開,層次感強,富有生活氣息,三個人物的形象也比較鮮明。
片段四
摹擬指數(shù):★★★★
每到假日,我就不吃早飯,暑假里就更不用說了。早上起床后,我就躺在沙發(fā)上懶洋洋地看電視,直到中午。
八月,暑熱正盛,老爸休假在家。他休假的第一個早晨,就早早地起床為我張羅早飯。而我呢,起床后照例打開電視機,津津有味地看電視劇,完全忘了老爸正在為我忙活。
“吃飯咯!”老爸從廚房里出來,一手端著一個碗,輕輕地走到茶幾前,輕輕地將碗放下。一只碗里是蛋炒飯,蛋炒得白里透黃,橢圓形的飯粒上滾著金黃的豆油,飯粒間還夾著青青的蔥葉、醬紅的火腿。另一個碗里是豆?jié){,乳白乳白的,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老爸一手叉著腰,一手忙著擦汗。油煙嗆得他滿臉通紅。
我瞅了瞅飯,撇了撇嘴,繼續(xù)看電視。老爸問:“怎么不吃?”我不吭聲。他似乎有點上火:“快吃!我自己都沒吃,就給你做!”我皺皺眉,滿心不耐煩,依舊沉默。老爸徹底被我激怒了,走過去關掉了電視,又拔掉了插頭,嚴厲地對我說:“你怎么一天到晚就知道看電視?快吃!不吃早飯,落下胃病,后悔就晚了!”
我恍然想到:老爸就是因為年輕時經(jīng)常不吃早飯,才落下的慢性胃病,他是不想我也……
(孫欣)
點評 孫欣的這個片段很典型,既刻畫了一個嚴厲又慈愛的父親形象,寫出了人物的豐富性,又以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父愛的深沉。讀完這個片段,我想到了古人的一句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