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中即有載:“食金,鎮(zhèn)精神,堅骨髓,通利五臟邪氣?!倍^“用新鮮柳木棍攪拌”,也并非故弄玄虛,新鮮柳枝確實有解熱鎮(zhèn)痛的藥物療效。
能稱得上“老字號”的,一般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當年,真正牛氣的老字號,要能進得了宮、面得了圣,供皇帝以及后宮嬪妃們使用,這幾乎是一切老字號最向往也最引以為傲的成績。
質量第一位
每一種商品,只要不是獨門發(fā)明,就必然有千百家廠商在生產(chǎn);而就算開始的時候是獨家,久而久之,也勢必引來他人的學習和效仿。要想再脫穎而出,得到宮廷的注意,就要下一番功夫了。
首先當然是產(chǎn)品要過硬,質量是第一位的,保證質量超群,才是商家的根本;其次是積累口碑,雖然皇帝身居大內,不會經(jīng)常微服私訪,但皇帝的手下們,也就是那些辦差事的人,卻也不過是蕓蕓眾生,也會下館子、聽說書,民間常常議論甚至多有推介的產(chǎn)品自然能通過他們傳到皇宮之中;再就是要和宮里辦差的人搞好關系了,畢竟那個年代沒有什么投標制度,在競爭激烈而各家又都差不多的情況下,誰不愿意用相熟的人呢,這不叫假公濟私,頂多算是舉賢不避親吧。如此種種,萬事俱備,便只等著圣旨一下、得道升天了。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歷史中,每朝每代都需要很多各式各樣的御用品。而在眾多的御用品牌中,最風光也最著名的,當屬目前依然活躍在中醫(yī)藥市場上的同仁堂了。
同仁堂藥房創(chuàng)辦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最開始的時候也不過是一家小藥鋪,偌大的京城,類似的藥鋪多如牛毛,沒有人會覺得這新開業(yè)的一家會有什么不同。同仁堂的變革發(fā)生在第二代管理者樂鳳鳴的手中。他不僅精通藥理,而且善于總結前人的經(jīng)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總結了宮廷秘方、民間驗方、祖?zhèn)髋浞揭约扒叭说闹扑幗?jīng)驗,于1706年完成了《樂氏世代祖?zhèn)魍枭⒏嗟は铝吓浞健芬粫?,其中收集了宮廷秘方、古方、家傳秘方、歷代驗方等共計362條。同時,樂鳳鳴還印制了《同仁堂藥目》一冊,全國發(fā)行。在那個年代,印刷品的影響力也是巨大的,同仁堂由此在全國范圍內聲名大振、家喻戶曉,堪稱當時中國最著名的藥鋪。
樂鳳鳴不僅在專業(yè)上下功夫,在宣傳上花力氣,還想到了要建設企業(yè)文化。在《樂氏世代祖?zhèn)魍枭⒏嗟は铝吓浞健愤@本書的序言中,樂鳳鳴提出“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訓條,作為同仁堂子孫為人制藥經(jīng)商的座右銘,這句話也的確成為歷代同仁堂人的制藥原則。誠信為本,是經(jīng)商者的必修課,對于一家制藥企業(yè)而言,誠信也就顯得尤為重要,畢竟是關乎人命的產(chǎn)品。試想,一個買藥的人走進藥鋪,抬眼便看到墻上掛著這樣兩行大字,必然更加容易產(chǎn)生信賴感。而商家若按此訓條,當然也被老百姓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質量過硬、口碑良好,加之努力向朝廷靠攏,同仁堂終于在雍正元年(1706年)由皇帝欽定供奉清宮御藥房用藥,獨辦官藥。在創(chuàng)立了30余載之后,同仁堂開始走向巔峰,此后的188年間,同仁堂一直作為清廷御藥供奉,歷八位皇帝,直至宣統(tǒng)皇帝溥儀退位,帝制結束。
御用能帶來什么
那么多商家都想把產(chǎn)品給皇帝、妃嬪們享用,絕不僅僅是因為皇帝是多么尊貴的客人,戴上御用的頭銜,會給這個商家?guī)頍o比豐厚的利益。
第一眼看到的利益,當然是宮廷訂單的量。不用到處吆喝,就能有這么一筆固定的收入是人人稱羨的。除此之外,御用名頭所帶來的影響能為商家?guī)砀蟮睦妗?/p>
古代的御用產(chǎn)品,在滿足宮廷需求的基礎上,民間也可以買到。所以,產(chǎn)品一旦上了御用榜單,就意味著能夠引領起民間的消費熱潮,連皇帝都用的東西,肯定是最好的,難道你不想試試嗎?不過,材料、工藝是否如一就有待考證了。
因此,有很多稱之為“御用”的商品,其實并非皇帝指定,而是商家通過朝上官員等關系,主動進貢給宮廷的,如此一來,便也稱得上御用了。
自元代開始,便有“天下香粉,莫如揚州,遷地遂不能為良,水土所宜,人力不能強也”的說法。清康熙年間,來往貿(mào)易的商販將揚州香粉帶入京城,引起一股風潮,并傳入皇宮。聽說內宮妃嬪們都喜愛揚州香粉,揚州地方官吏、兩淮運鹽使等人可開心得不得了。他們將精制的揚州香粉裝入五彩花式的小紙盒子里,作為貢品進貢皇宮,既討得了皇上的歡心,又為本土商人賺得了利益,自此之后,揚州香粉便被冠以了“宮粉”的稱號,身價倍增。
“宮粉”之中,揚州戴春林家的香粉一直分量最重。戴春林香粉店創(chuàng)辦于明崇禎年間,堪稱中國化妝品界的鼻祖。當時的大書畫家董其昌還為其題寫了“戴春林家”的匾額。自清康熙年間始,戴春林香粉就成了宮廷妃嬪們不可或缺的美妝用品。尋常百姓家,只要經(jīng)濟稍微寬裕些的,也無不以能用上戴春林香粉為追求。成書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揚州畫舫錄》中便記載:“天下香料莫如揚州,戴春林為上,張元書次之??”
時至今日,售賣戴春林香粉的商家還打著“宮廷”、“貢品”、“御用”的旗號,可見這一榮耀的影響之久遠。
獨家、獨門的配制
成為了宮廷御用,還要具備怎樣的品質呢?宮廷御用并非世襲侯爵,總有無數(shù)雙眼睛盯著這個民間商界寶座,如此,倘若不具備一些獨門秘笈,并且懂得不斷完善自我,是很容易被他人取代的。
仍以同仁堂為例,若不是有那些獨門不傳的秘方,怎么會有200年不衰?當年樂鳳鳴獨家配制的名方名藥就有牛黃清心丸、安宮牛黃丸、女金丹、再造丸、活絡丹、參茸衛(wèi)生丸等。樂家后代也人才輩出,推陳出新,才使得其經(jīng)久不衰。
樂家第六代樂平泉是同仁堂發(fā)展史上一位重要的中興人物。不僅運用高超的商業(yè)手段從外姓人手中奪回家業(yè),還研究、開發(fā)出了數(shù)百個中藥新品種,能想人所不能想。其中最著名的如紫雪散,處方就十分很獨特,非一般人不敢用。此藥需黃金百兩、滑石三斤、石膏二斤、磁石三斤,加清水一斛,煮至四斗,去渣,加沉香、升麻、元參等再煎,煮至一斗五升,去渣,再加元明粉等用微火煎,用新鮮柳木棍攪拌,至水變墨,最后加入犀角、羚羊角、牛黃等細料,才算制成。在一般人的概念中,吞金可致死,怎么還能治病呢?其實,《本草綱目》中即有載:“食金,鎮(zhèn)精神,堅骨髓,通利五臟邪氣?!倍^“用新鮮柳木棍攪拌”,也并非故弄玄虛,新鮮柳枝確實有解熱鎮(zhèn)痛的藥物療效。
而同仁堂最具聲望的當然是安宮牛黃丸,傳說中此藥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起死回生。雖然夸張,但急救的藥效卻是不虛。人皆道中藥慢性,同仁堂的安宮牛黃丸就是個快性子的藥,新中國成立后還將其列為必備搶救中成藥。今天,即便醫(yī)藥領域已經(jīng)十分發(fā)達,但同仁堂的品牌名藥依然具有不可代替的位置,這就是老字號自身的魅力與能力。
推陳出新、與眾不同、奪人眼球,即使不是御用也能成為御用。在戴春林家的香粉占據(jù)皇家市場百余年后,道光十年(1830年),另一家名為“謝馥春”的香粉店拔地而起,迅速分隔了揚州以及京城的市場。在此之前,除了已有百年“宮粉”歷史的戴春林,還有薛天錫香粉店也占據(jù)了很大市場份額,而且大家已經(jīng)習慣了這兩種熟識的牌子。作為新手的謝馥春香粉店必須要有自己的殺手锏,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化妝品市場分得一杯羹。謝馥春的王牌就是鴨蛋粉。
謝馥春的創(chuàng)始人謝宏業(yè)精通中藥藥理,將中藥的保健功效融入香粉中,使其具備了更強大的效果,不僅美白,還可以養(yǎng)顏,也就是不僅擦粉之后的面容姣好,洗凈臉之后的膚色也越來越好,這樣的化妝品誰不愛呢?就這樣,在謝馥春鴨蛋粉誕生之后,便很快風靡揚州一帶以至京城,并迅速取代戴春林,成為了新的“宮粉”,全國上下的女人皆愛不釋手。
除了進奉宮廷,老字號與御用的關系還有一種則是從宮廷流向民間,典型代表就是“片仔癀”。相傳,萬歷年間,宮廷變,一位閩南籍的太醫(yī)攜帶藥方出逃至璞山巖廟削發(fā)為僧。他按秘方制藥,用于治療寺內眾僧的痛病疾苦,由于療效奇特,附近百姓知道后也紛紛到寺中求藥。因當?shù)厝朔Q各種炎癥為“癀”,又因藥呈片狀(閩南話叫“片仔”)故得此名,是為藥到病除的意思。明朝動亂中,案盡皆流失,包括這一秘方,后人惟獨可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獲知一二。書中記載:三七產(chǎn)于南方深山,既稀又貴,用三七入藥傳入宮廷,再配置成方,用特殊工藝制作成片仔癀,后定為宮廷秘方。但并未記載藥方的真實面目。據(jù)說民國時期,片仔癀秘方為漳州“馨范茶莊”所得,并生產(chǎn)“僧帽牌片仔癀”應市,片仔癀才從佛門傳到民間。直至現(xiàn)在,其真面目仍未被全面揭開。
今天,所謂御制早已是明日黃花,但曾經(jīng)為宮廷服務過的老字號卻依然是百姓心頭的上佳之選,不僅僅因為它們曾入貢帝王家,更重要的是,宮廷御制,代表著一種超越的品質,一種進取的精神,一種別無僅有、舍我其誰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