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爾過去在國際上幾乎默默無聞。作為地球上離太陽最近的國度,它的名氣大多來源于獨特的地理位置。
但當朱利安·阿桑奇悄悄走進厄瓜多爾駐英國大使館后,厄瓜多爾名副其實地“熱”起來。在西班牙語里,“厄瓜多爾”是赤道的意思。
到9月3日,維基解密的創(chuàng)始人已經在使館里呆了兩個半月。他自己的預計是,還要等個一年半載風波才能過去。
20多個英國警察圍在倫敦騎士橋的厄瓜多爾使館外,準備執(zhí)行把阿桑奇引渡到瑞典的法庭命令。
在瑞典,阿桑奇面臨的是性侵犯指控。而奇裝異服的示威者沖著街對面的哈羅茲百貨公司咆哮著“新聞自由”。
“兩個被迫害的人”
雖然并不清楚是厄瓜多爾找上了阿桑奇,還是阿桑奇找上了厄瓜多爾,但早在2011年5月,阿桑奇就和厄瓜多爾政府有了聯(lián)系。
厄瓜多爾的自由記者艾琳·凱斯麗對厄瓜多爾官員進行過多次采訪。她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厄瓜多爾的官員稱,厄瓜多爾是第一個能夠看到那些泄露的美國秘密文件的國家。
“6月19日阿桑奇進入厄瓜多爾駐英使館之前,他和厄瓜多爾政府已經達成了協(xié)議?!卑铡P斯麗說。
實際上,厄瓜多爾對阿桑奇本人的態(tài)度并非一成不變。在2010年11月時,厄瓜多爾政府方面第一次提及維基解密和阿桑奇。當時的厄瓜多爾外交部副部長肯特·盧卡斯稱厄瓜多爾準備無條件邀請阿桑奇到厄瓜多爾定居,讓他得以自由地公布檔案。
但幾周過后,厄瓜多爾外長帕蒂諾和總統(tǒng)科雷亞都宣稱這個說法只是“盧卡斯的個人觀點”。科雷亞說維基解密“違反美國法律和泄露這些信息是一個錯誤”。
厄瓜多爾是原材料出口國,工農業(yè)發(fā)展緩慢,糧食不能自給,屬于嚴重依賴國外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的國家。自從2000年1月厄瓜多爾實行經濟美元化以來,對美國的依賴更加嚴重。
2011年4月,厄瓜多爾政府突然驅逐美國駐厄瓜多爾大使霍奇斯,華盛頓也將厄瓜多爾駐美大使趕回了基多。維基解密立刻公布了霍奇斯給華盛頓的一份秘密報告。報告中說,科雷亞明知一名高級警察已經犯了貪污罪依然任命其為警長。
“雖然科雷亞仍然批評維基解密,并說阿桑奇泄露的這些文件企圖破壞國家之間的關系,但那個時候,他的態(tài)度已經開始改變?!卑铡P斯麗說。
今年4月份,科雷亞宣布拒絕參加美洲峰會,因為首腦會議將古巴拒之門外,而且美國和加拿大拒絕支持阿根廷對馬島所屬權的要求。
幾乎在同一時間,阿桑奇通過網絡采訪了科雷亞,就此結下了私人交情。此舉也被認為是他日后向厄瓜多爾尋求政治庇護的重要原因。
作為一名盡職的記者,在被軟禁英國時候,阿桑奇還是接受了俄羅斯“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的邀請,經由互聯(lián)網視頻主持脫口秀節(jié)目“明日世界”。
阿桑奇和科雷亞的對話持續(xù)了75分鐘,交談很友善。他們對言論自由和美國在拉美充當?shù)姆疵娼巧窒砹擞^點??评讈喬岬剿麑Υ筚Y本家、媒體大亨還有精英階層也沒什么好印象。這些討論足以令兩人惺惺相惜。
科雷亞問,“朱利安,你在這次談話中開心嗎?”朱利安回答,“是的,我很喜歡你說的那些笑話。”科雷亞稱阿桑奇是“被政治迫害的人”,并且說他們兩個人都是“被政治迫害的人”。
“厄瓜多爾政府堅定認為,他們?yōu)楹葱l(wèi)國家主權和為國際社會更加民主所做的奮斗和阿桑奇所做的事是一致的?!卑?凱斯麗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新聞自由捍衛(wèi)者的新形象
8月19日,站在厄瓜多爾使館陽臺上,阿桑奇發(fā)表了一個10分鐘的講話。他說,美國很快就會對他提出指控,而“太陽在另一個世界升起,一個勇敢的拉丁美洲國家站在正義一方”。
阿桑奇一直聲稱自己是因為追求新聞自由、泄露了美國機密而遭受無情迫害。雖然美國沒有對他提出刑事指控,也不曾提出引渡他的要求。
但科雷亞正義的新形象,與他過往的行為并不完全吻合。
此前,科雷亞多次起訴新聞記者和作家,還曾禁止內閣部長接受私人媒體的采訪。最著名的例子是,2011年7月,科雷亞堅持以普通公民身份起訴私營的《宇宙報》誹謗。該報的一篇文章宣稱科雷亞在2010年的警察叛亂中下令軍隊向一座醫(yī)院開火。
科雷亞認為私人控股的媒體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有些媒體因國內反對派力量薄弱,而扮演反對派替代品的角色。
“科雷亞要向世界證明自己尊重、保護新聞媒體言論自由?!敝袊鐣茖W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拉丁美洲學會副會長徐世澄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雖然厄瓜多爾對阿桑奇提供了政治庇護,但是科雷亞并非對所有的外國持不同政見者都抱有同情心。
白俄羅斯的持不同政見者巴爾庫夫,三年前就來到厄瓜多爾尋求政治庇護,聲稱擁有大量白俄羅斯高級政府官員的貪污信息。今年6月,白俄羅斯總統(tǒng)盧卡申科訪問厄瓜多爾之前,巴爾庫夫被厄瓜多爾警察逮捕。他回國后很有可能面臨死刑審判。
“在這個事件上,很多人認為科雷亞在使用雙重標準?!眲P斯麗對《中國新聞周刊》說。白俄羅斯向反西方的委內瑞拉總統(tǒng)查韋斯示好,又與厄瓜多爾簽署了貿易和防衛(wèi)的協(xié)議,所以厄瓜多爾愿意與之站在同一戰(zhàn)線,而阿桑奇揭露的秘密主要是美國的,這正與科雷亞反美反西方的觀點不謀而合。
英國外交的烏龍球
“厄瓜多爾民眾直到外長帕蒂諾抗議英國威脅強行入館抓人的時候才知道阿桑奇這個人。雖然對阿桑奇并不了解,但是牽涉到國家主權就不一樣了?!卑铡P斯麗說。
英國外交部不只拒絕向阿桑奇提供離境通道,還向厄瓜多爾政府發(fā)函指出,若對方不交出阿桑奇,英國可以根據(jù)1987年通過的《外交和領事館合法案》,取消厄瓜多爾的外交特權,強行進入使館逮捕阿桑奇。
該法案是在有人從利比亞大使館內開槍打死英國女警察弗萊徹后通過的。旨在處理外交人員對公共秩序構成的嚴重威脅。
雖然一些厄瓜多爾商人擔心與歐美的貿易會受影響,但大多數(shù)人支持政府的決定。過去批評科雷亞的人也開始支持他。
厄瓜多爾國會女議員羅贊娜·阿爾瓦拉多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我們國家的決定并非請求英國允許,而且我們也并不對這個大國強加給我們的決定感到擔心和害怕?!?/p>
8月29日夜里,一些厄瓜多爾強硬派在英國駐基多大使館表示抗議,而當帕蒂諾發(fā)出宣告的時候,很多人在外交部外面歡呼。
在英國政府發(fā)出威脅后,厄瓜多爾要求召開南美國家緊急外長級會議。超過三分之二的國家同意召開。于是,南美洲國家聯(lián)盟于8月19日在厄瓜多爾港口城市瓜亞基爾舉行特別外長會議,并發(fā)表聲明支持厄瓜多爾為阿桑奇提供政治庇護的決定。
8月24日在華盛頓總部召開的美洲國家組織會議上,美洲國家組織對厄瓜多爾關于外交館合“不可侵犯”的立場予以支持。根據(jù)會議通過的決議,美洲國家組織抵制“任何可能把外交機構場所之不可侵犯置于危險境地的企圖”。
英國的高壓威脅,顯然團結了支持阿桑奇和反對英國的觀點。厄瓜多爾認為英國的力量依然是“殖民主義力量”,英國和其他發(fā)達國家不允許像厄瓜多爾這樣的小國挑戰(zhàn)他們的決定。
此前,厄瓜多爾在拉美國家里并沒有多少話語權,只和委內瑞拉的查韋斯和玻利維亞的莫拉萊斯有很親密的關系。
“并非所有的拉美國家都支持阿桑奇。拉美國家的左派同情阿桑奇,是因為他揭露了美國的外交秘密。當一個‘自由媒體’反對的是美國政府而非自己的政府時,他們就會支持它。而拉美的右派像哥倫比亞、智利和秘魯并不支持阿桑奇。”圣地亞哥美洲研究所美洲國家間事務主席大衛(wèi)·馬雷什教授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本來阿桑奇事件所引起的僅僅是英國和厄瓜多爾的外交糾紛,英國威脅強行進入使館的態(tài)度卻使整個拉美世界的態(tài)度轉變,從而使厄瓜多爾得到了大多數(shù)拉美國家的支持和同情,可以說這是厄瓜多爾在整件事上取得的最大成果,也是厄瓜多爾外交的勝利。而英國無異于踢了一記烏龍球。
“我認為阿桑奇在這件事上變成了一個符號。”艾琳·凱斯麗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等待阿桑奇的還是懸而未決的命運。在使館永不拉起的窗簾后面,他擁有的最值得珍惜的東西是一臺連接互聯(lián)網的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