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還有能力幫助別人,就沒有權(quán)利袖手旁觀
“照臨四方曰明”,董明明朗的笑容,堅定的眼神總是讓人們能更多地感受到她的積極、陽光。如果不是注意到她身下那臺輪椅,記者甚至?xí)浰且晃灰蚋呶唤匕c而行動不便的女孩。
“我接受我是一個殘疾人,但是我不愿意承認(rèn)我的人生、心態(tài)殘疾。坐在輪椅上不是我的缺陷,而是我做志愿者的最好條件。如果我都在奉獻,其他人肯定會汲取更大的力量參與進來?!泵鎸ΜF(xiàn)實生活,董明的話說得格外鏗鏘有力。
自從2005年身體有所好轉(zhuǎn),董明便第一時間加入青年志愿者團隊,自此以后,她的工作、生活就與“志愿者”緊緊相連。從最初的禁煙大使、環(huán)保志愿者到先后參加汶川地震、北京奧運會、殘奧會、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賽事的志愿者工作,平凡的董明在志愿者崗位上演繹著她不平凡的人生,溫家寶總理也曾親自題字夸贊她“身殘志堅”。
逆境中演繹玫瑰人生
今年是共青團成立90周年,這一年的五四青年節(jié)別具意義。這些天,董明更是格外忙碌,從學(xué)校到區(qū)、市甚至是湖北省,各種活動接踵而至,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共青團員,董明是這些活動中不可或缺的角色,除了一些必要的演講,更多時候董明還是以自己的“老本行”身份出現(xiàn)——志愿者。
每個和董明接觸的人都會被她的熱情所感染,她愛說愛笑,似乎沒有什么煩惱能夠走進她心里,但這堅強樂觀的背后,卻是董明將痛苦和淚水的沉淀。
1986年出生的董明原本可以和其他同齡人一樣擁有一個幸福、燦爛,甚至是更加精彩的人生——6歲時就以較好的先天條件被選入湖北省跳水隊,入隊后的三年,董明的成績一直是最優(yōu)秀的。然而正當(dāng)全家人對未來充滿美好暢想時,9歲的她在一次跳水訓(xùn)練中,因避讓隊友,不幸摔成高位截癱,脖子以下沒有知覺,四肢癱瘓、喪失說話能力、大小便完全失禁,醫(yī)生3次下達病危通知書……
這樣的晴天霹靂不僅擊垮了幼小的董明,更帶給父母難以言表的痛苦。雖然年幼,但那一瞬間,董明想到過用自殺來逃避這樣的痛苦??墒强吹礁改刚弑M全力挽救自己,一向懂得疼愛父母的她決定好好活下來,只為不辜負父母這番愛。
“我很愛我的爸爸媽媽,出事以前,只要夏天天熱,我就會給爸爸去送綠豆湯,下雨了,我就惦記給他們送傘,一家人就是這么相親相愛的。所以我不能輕易放棄自己,這樣對父母來說太殘忍了!”
就是在這種不能動、說不出話的艱難處境下,董明用10年的時間在床上學(xué)完了從小學(xué)到高中的大部分課程,不僅如此,還自學(xué)了英語、日語和計算機。沒有辦法讀出課文,就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默默地念;沒有辦法拿筆,就一筆一畫地在心里默默地寫。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董明的堅持為她帶來了奇跡,2001年,她的上肢能夠活動了!欣喜之余,父母四處借錢為董明買回一臺二手電腦。雖然上肢能活動,但仍沒有知覺,在媽媽的幫助下,董明把手放在鍵盤上一點點蹭,日復(fù)一日地這樣練習(xí),有時還要用嘴唇配合去摁?;叵脒@段經(jīng)歷,董明坦言,十年間不知道自己流過多少次淚、有過多少次失望,但無論如何她相信堅持就能看到希望!
“只要還有能力幫助別人,就沒有權(quán)利袖手旁觀”是董明的人生信條,在自己逐漸能熟練打字后,她開始堅持在網(wǎng)上寫稿,為了完成一篇500字的稿子,她要從早上6點寫到晚上11點,雖然每次只有5毛錢,但董明會細心地將每筆稿費都積攢下來資助農(nóng)村失學(xué)的學(xué)生。“僅僅渴望愛是得不到愛的,只有付出愛才能收獲愛,愛不應(yīng)是索取而應(yīng)該是奉獻?!边^往的經(jīng)歷讓董明對于愛有著超乎常人的渴望,也有了更深刻的認(rèn)識。從那刻起,董明立志要加入志愿者團隊——這是一個被愛包圍著的集體。
或許是上天被董明的堅持不懈所打動,2005年,董明的語言表達能力奇跡般地恢復(fù),在確認(rèn)自己有能力服務(wù)于他人后,她第一時間注冊成為一名志愿者,帶著滿腔熱忱積極投身到她一直期待的愛的集體中去。
為了讓自己的人生更完整,也為了能更好地做好志愿者服務(wù),2007年董明成功考入中央廣播電視大學(xué)的社會工作專業(yè),同時還輔修了心理學(xué),并順利成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在董明身上,我們看到了堅持的力量。
“她有種力量感染人,讓人受鼓舞。她就像玫瑰一樣,走過留香?!痹谏钲诖筮\會游泳館或排球館,志愿者們都喜歡和董明交流,因為她總喜歡說話,而且幽默。
做終身志愿者
“有一種快樂,沒有做過志愿者的人是體會不到的。”提到志愿者三個字,董明由衷的開心,她笑稱自己是志愿者達人,事實確實如此。
2005年以來,初步康復(fù)能夠坐上輪椅的董明,陸續(xù)參加了汶川震后心理輔導(dǎo),北京奧運會、殘奧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亞殘運會的志愿服務(wù),無論多么辛苦,她都樂此不疲,對她而言,穿上志愿者服,就要將微笑放在心里、掛在臉上。
微笑是人們能夠傳遞給彼此間最直接的溫暖,時刻謹(jǐn)記自己是一名志愿者的董明總是毫不吝惜地將這種溫暖帶給所有需要幫助的人。也正是如此,董明被海內(nèi)外媒體稱為“輪椅上的微笑天使”。
“董明很活潑很自信,她總是用自己的方式帶給我們快樂!”和董明一起服務(wù)的志愿者們提起她,個個贊不絕口。然而,現(xiàn)實中自己的“特殊身份”總是不免招來一些好奇地目光,甚至是懷疑。
同為志愿者的一個男生好奇地問董明:“你能做什么?”董明沒有惱火,她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幾位外國游客前來尋求幫助,董明微笑著接待翻譯。事后她打趣地回答那個男生:“不要用你的想象來決定我的人生哦,我只是想和你們一樣平等奉獻?!?/p>
2008年對于董明而言,是不尋常的一年。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董明在電視上了解到災(zāi)區(qū)的狀況后,毅然捐出了父母多年來為給自己治病攢下的1萬塊錢,在父母陪同下,第一時間以志愿者的身份奔赴前線。為了不給別人添麻煩,一家三口謝絕了團省委提供的幫助,自己找地方住,實在找不到就在車站、廣場湊合一晚上。
在震區(qū)1個多月的日子里,董明和大家一起經(jīng)歷了余震、暴雨、山體滑坡等等突發(fā)危險,自己的輪椅也在崎嶇的山路中斷過多次,可是這一切在她眼里都不是困難。在董明的幫助下,5名父母雙亡的孩子敞開心扉、再度開口說話,40多名因地震造成重度殘疾的人重新樹起活下去的信念。受到董明的感染,她的父母也成了志愿者,爸爸負責(zé)協(xié)助搬運物資,媽媽負責(zé)給傷員換藥、擦洗身體等。
一位7歲的什邡男孩,在地震中失去了父母,一直不愿意開口說話。得知消息后,董明坐著輪椅一次又一次地找他談心。連續(xù)6天,董明從不間斷地陪在男孩身邊,開導(dǎo)他、鼓勵他,一天,身為奧運火炬手的董明逗他,如果再不說話,就不帶火炬給他玩。臨走,這個孩子終于開口了:“姐姐加油!”
簡單的四個字帶給董明卻是莫大的鼓舞,事實上為了舉起火炬,她用了7個月的時間練習(xí)臂力。然而在火炬?zhèn)鬟f當(dāng)天,因為身體不適,董明險些舉不起來,正當(dāng)大家勸她放棄時,她拼盡全身力氣,最終依靠大腿的力量將火炬牢牢地舉起,對于別人,那幾十米的路程太短了,可在董明心里那是她走過的最長最艱難的一段路,每一秒鐘都在咬牙堅持。
火炬的意義在于傳遞,“作為一名志愿者,更重要的是將這種志愿精神傳遞下去?!倍鲀冬F(xiàn)了自己的諾言,她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成立了“董明愛心志愿者團隊”和“董明免費心理咨詢工作室”,她把自己平日里的稿酬全部投用于這里,長期免費為那些因失業(yè)、下崗以及失戀等因素而困惑的人提供心理幫助。她拒絕來訪者金錢酬謝,而是鼓勵用志愿服務(wù)作為感謝,5000多位來訪者中已經(jīng)有600多人加入到董明愛心志愿團隊,繼續(xù)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我從未把志愿者服務(wù)當(dāng)成工作去完成,在愛別人的過程中,我體會到生命的意義?!鄙钪校鲿r刻以愛和熱情感染身邊的所有人。她說,做真正的志愿者并不是要完成某一項大事,而是終身服務(wù)。
責(zé)任編輯 王海
“我很接受我是一個殘疾人,但是我不愿意承認(rèn)我的人生、心態(tài)殘疾。坐在輪椅上不是我的缺陷,卻是我做志愿者的最好條件。如果我都在奉獻,其他人肯定會汲取更大的力量參與進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