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歐盟峰會召開后,有種聲音說:歐元會取消,各國都會回到當年自己國家的貨幣上。我覺得這種觀點是有點瞎猜了,歐元會繼續(xù)存在,這點毫無疑問。
以德國來說,作為出口型國家,我們不會重新回到德國馬克時代,因為如果真的這樣做,將會對我們的出口產業(yè)產生巨大的打擊,影響我們的經濟利益。因此,我相信德國會堅定地保有歐元,我也相信其他一些國家,像意大利,也希望保有歐元,沒有人想回到自己原有的貨幣歷史中去。
從經濟的角度上來講,放棄歐元實際上會給大家?guī)頌碾y,沒有人愿意這樣做。我認為這些歐洲政府的首腦們實際上是作了遲到的決定。但坦率地說,有時只有危機才能夠逼迫我們做出反應。
歐債危機有三個主因:首先就是歐元區(qū)各國沒有共同的財政政策,這一先天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歐元區(qū)實施救助的一大障礙。因此,歐洲需要一個協(xié)調而統(tǒng)一的財政和經濟政策,而不只是統(tǒng)一的貨幣。這需要所有歐盟國家對自己的貨幣和財政政策進行相互協(xié)調。
這就意味著,各國在舉債時要使債務水平和GDP成比例,意味著每年的預算也要達到收支平衡。
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如果歐元區(qū)各國實行統(tǒng)一的財政政策,在歐盟的監(jiān)控下完成各國財政政策的制定,就會有國家擔心自己的主權受到侵犯。實際上,作為歐盟和歐元區(qū)的成員國,勢必要進行一定的主權讓渡。
單個國家主權的讓渡并不像大家所想象的那么可怕,實際上是在以一個新的方式進行主權的行使。可以想象,最終,歐盟委員會慢慢變成一個政府,這個政府由歐洲議會選舉出來并進行監(jiān)督。
歐債危機的第二個原因是某些歐洲國家的債務過高,并且任由債務不斷累積,導致了危機的爆發(fā)。
現(xiàn)在我們在歐洲經常聽到一個疑問:德國、法國為什么要幫助希臘、葡萄牙、愛爾蘭?而有一個回答也非常清晰:我們要團結一致,我們在共享歐洲。
如前所述,德國是一個出口型的國家,我們實際上是歐洲一體化的獲益者,從這個角度上說,我們如果想要同甘,就要共苦。我們正在做的是:富國將自己的一些資金交給歐盟委員會,放到歐洲金融穩(wěn)定基金(EFSF)里面,幫助那些經濟弱勢國家。
對于歐洲債券,我個人認為應當發(fā)行,但前提是我們不能接受有些國家不愿管理自己的預算,卻靠歐洲債券去補足本國的財政赤字。歐盟特別是歐元區(qū)國家,必須要嚴格遵守自己的財政紀律,如果舉債過多,比如負債率超過60%,就不應再使用歐洲債券來負擔債務。
歐債危機的最后一個原因是缺乏改革。歐洲很多國家都需要進行改革,我在任時,2003年6月德國通過《2010行動綱領》,主張削減社會福利,對退休金制度、工人福利體系、勞動力市場等方面都已經進行了改革,但這些改革只在德國有了卓有成效的實施,其他國家都還沒有進行這方面的改革,導致部分歐元區(qū)國家高福利社會制度的負面效應日漸顯露。
最后,在我看來,歐債危機最終的解決辦法是建立一個聯(lián)邦制的歐盟,即“歐洲合眾國”,在合眾國內,所有的國家都有共同的目標。我相信,一個聯(lián)邦制的歐盟是解決歐債危機的最理想的方案,但是我無法預測它何時能實現(xiàn)。在德國有這樣的說法,如果連夢想的力氣都沒有,就不可能做成任何事情。
對負債國家說的話:德國是怎樣縮減福利的
施羅德
《2010行動綱領》改革的措施包括失業(yè)者、失業(yè)保險金的發(fā)放時間從32個月減少到12?18個月,養(yǎng)老金的津貼標準在稅前工資所占的比重也從48%降低到40%,而養(yǎng)老金的繳費比例由19.5%上調為22%,并把退休年齡提高到67歲,同時參加醫(yī)療保險的職工除了繳納保險金以外,就診、領取藥物、住院還要額外付費。
工作的時間長了,付的費用多了,但得到的福利可能少了,我們如何向自己的百姓解釋?
我們要告訴就業(yè)者,他們其實是在為長輩們支付費用。而且隨著全球化的進程,我們需要適應在全球化過程中與世界各個國家的競爭,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教育、科研領域,這就是我們改革的原因。雖然當時受到很多的反對意見,不過現(xiàn)在看來,當時的改革確實必要。
我們還要告訴大家,改革從長遠來講對國家有好處,當改革受到沖擊時,要讓人們知道我們今天討論和決定的積極效應也許在兩三年之后才能顯現(xiàn)出來。也因為效果不是立竿見影,所以當初的改革我們做得很不容易,但是只要堅定地認為我們所做的是服務于國家、百姓的事情,不怕犧牲自己的政治地位(編者按:有評論認為堅持《2010行動綱領》是施羅德在總理選舉中失敗的原因),現(xiàn)在我們所做的改革已經成為成功的模式,在整個歐盟都具有參考價值,歐盟的其他國家也考慮用這樣的方式和方法來進行福利改革。
通過《2010行動綱領》,在如今危機中,德國的競爭力比別人強很多,那些沒進行過改革的國家,的確不如我們有這么大的競爭力,德國和其他歐盟國家的差距也拉大了,但這并不能成為指責我們的原因。
要想解決歐洲現(xiàn)在的危機,必須要有增長,否則不可能解決危機的。另外,我們不只要成為歐洲其他國家的伙伴,還要應對世界上其他的潛在競爭者,保證我們的競爭力。我所理解的福利社會,并不是讓大家都歇著,真正的福利社會應該是:每個人在生活中遇到困境時,都能得到幫助。
(本刊記者張璐晶根據施羅德參加央視財經頻道《對話》節(jié)目錄制現(xiàn)場的錄音整理)
歐債危機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起源于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評級公司下調希臘主權評級。之后,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希臘、意大利等國相繼陷入危機。其中,2011年發(fā)生的希臘債務危機影響最劇,不但令其本國發(fā)生社會動蕩,且?guī)缀跏拐麄€歐盟發(fā)生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