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人們生活水平迅猛提高,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欣賞水平也有所不同的變化。文化修養(yǎng)、藝術(shù)審視標準也有所提高,人們不再片面地停留在陶瓷實用耐用的這種狀態(tài),逐漸地把眼光注視在陶瓷繪畫,也不乏對陶瓷書法作品情有獨鐘的愛好者。如果把精湛的書法點綴高超的陶瓷繪畫,那真是相得益彰,美輪美奐的畫中極品。
當然,這樣的作品為數(shù)不多。再說大多數(shù)人,目前還缺少那種辨別瓷畫雅俗高低的能力,也沒有過高的要求和奢望,只愛瓷件上有畫有景,就感到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悅。
就當前瓷都陶瓷繪畫的作品而言,整體繪畫水平在進步、在發(fā)展,這有賴于得天獨厚的千年陶瓷文化的熏陶,有感于孕育陶瓷藝術(shù)人才的這片土地,有功于陶瓷前輩的指教和培養(yǎng)。但不盡人意、美中不足的是,陶瓷書法與陶瓷繪畫相比較,不說是相形見拙,至少可說稍遜一籌。
眾所周知,國畫書法是博大精深的祖國傳統(tǒng)文化,自古就有“書畫同源”的說法,每一個漢字本身便含有畫意,具有藝術(shù)形象之美。書法是祖國傳統(tǒng)文化瑰寶,也是世界文化寶庫獨樹一幟的藝術(shù)。在瓷件上繪圖后,再題款,包括書法和詩文,合起來就是詩.書.畫.印四種藝術(shù),互相配合,形成一件美學價值豐富、文化品味高雅的完整藝術(shù)品種,該多么的賞心悅目,回味無窮。
但是,在瓷畫作品上,除了為數(shù)不多的陶瓷美術(shù)大師有扎實深厚底蘊,達到書畫和諧統(tǒng)一、渾然一體的書畫意境,有些繪畫作者的書法平庸淺薄,有的實在羞于出手,只有勞駕他人。鎮(zhèn)上有句老話:“好字不如濫畫”,這句話雖有些偏激,有點夸張。但細忖,也有一定道理。學畫較之書法,在很多人看來,后者難度大,見效慢,在急功求利的驅(qū)使下不如在繪畫上多下功夫。再說,更多的人們看好評價的則是畫的水準而非書法水平,這只是暫時現(xiàn)狀。
如今,書法這門國粹越來越深受人們喜愛垂青,連國外都有大批的書法愛好者習練中國書法。隨著人們對陶瓷文化藝術(shù)品味的提升,不僅是對陶瓷繪畫和陶瓷書法有一定的欣賞力,對題款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因為貼切美妙的詩文能達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蘇東坡說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就是畫的意境,也就是畫家追求的最高境界。
詩文是文學范疇,換句話說,一幅畫配上好的詩文,那就是具備文學素質(zhì)和文學修養(yǎng)。
許多著名畫家和美術(shù)教育家,都一致認為,學畫要重視“畫外”功夫,這“畫外功夫”就是讀書、寫字。對詩文.書法.畫論.畫史都得學習研究。作為一個陶瓷繪畫人員、一個陶瓷文化藝術(shù)傳播者,不但要會繪畫,還要提高書法和文學水平。
(邵麒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