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花
2011年,南京地鐵站出現了可彈音樂的“鋼琴樓梯”,黑白分明的琴鍵和悅耳的音樂讓路人驚喜不已,它是現代人工采用紅外線感應裝置設計而成的。而早在十幾年以前,我國就存在著天然的“水聲臺階”。
在河北省磁縣的南邊,有個“天子?!?,是東魏皇帝元善見的陵墓,旁邊還有一座觀音廟,香客絡繹不絕。要去觀音廟,就得經過一南一北兩條臺階,如果從北邊的臺階拾級而上,就會聽到腳底下“咕咕”的冒水聲;如果拍掌或放鞭炮,水聲也隨之而來,而南邊的臺階卻沒有。附近既沒有泉眼,又沒有溪水,水聲究竟從何而來呢?
這條能發(fā)出水聲的臺階,讓本來就有著特殊背景的千年古墓變得更加神秘,也引來人們五花八門的猜測:有人說是冤魂詛咒,有人說是神仙顯靈,有人說是地理結構造成的,還有人說是當地旅游部門為了招攬游客特意設計出來的……
據當地文物保護部門介紹,為了便于香客進廟朝拜。1994年,當地群眾集資將北側的土路修筑成為一條高30多米,寬5米的登山路,共有109個臺階。當地人根本沒想到臺階會發(fā)出水聲,這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至于鬼神之說,更是無稽之談。
村中有位物理老師來到“天子?!钡谋泵媾_階,查看了地況后大膽猜測:墓底下可能是空的,人在上面行走,底下空洞聲音便反饋上來。為了證實老師的猜測,文物保護部門的有關負責人決定對“天子冢”的構造進行探查。結果發(fā)現,“天子?!崩锏哪故腋叨燃s12米,墓室外面就是封土,從臺階到中空的墓室之間,土層最厚的地方有30米。按照聲學原理,隔著如此壘實的土層,人的腳步聲不可能傳到中空的墓室,更不可能產生回聲。
能發(fā)出水聲的臺階引起了物理學專家的注意。經過幾次現場實驗,專家發(fā)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如果拍手的位置高出臺階兩側的扶墻,就沒有水聲了;在扶墻上面拍,也沒有水聲。于是專家初步判斷,水聲的產生是走路和拍手的聲音經過臺階和兩側扶墻的反射形成的,也就是回聲。
眾所周知,聲波遇到障礙物的時候,就會反彈一部分回來,形成常見的回聲,北京天壇的回音壁就是最好的證明。可是,回聲也只是對原聲的反彈,它無法改變原聲的。這條臺階卻把腳步聲變成了水聲,又是什么原因呢?
專家查閱了多方資料,在山西普救寺里有座鶯鶯塔,人們只要站在塔底下幾個地方鼓掌,就能聽到“呱呱”的青蛙叫。中科院聲學所的專家經過仔細研究,發(fā)現鶯鶯塔的塔檐都是用青磚做的,每一層往外延伸的寬度也不一樣,在塔底下鼓掌的聲波通過13層塔檐層層反射。再仔細研究回聲的波形圖,專家發(fā)現它的形狀與青蛙叫聲的波形圖基本一致,于是才有了蛙叫聲,專家把這種現象叫做“多層匯聚反射”。
那么,“天子?!北泵婺馨l(fā)出水聲的臺階會不會也是這種情況呢?
在聲音探測儀的測量下,專家測定出腳步聲的頻率在240赫茲左右,產生的水聲頻率在370赫茲左右,是一個低頻向高頻轉化的過程,到底是什么促成了這種轉化?
原來,北邊的臺階是普通青磚鋪墊的毛面,磚與磚之間存在著一些凹槽,從而形成了類似于琴鍵的排列結構,臺階兩邊的扶墻并非平整的墻面,而是布滿了陰線做的雕刻花紋,對聲音的反射產生了綜合作用。不僅如此,拍手、走路都有不同的聲頻信號,在反射的過程中,有一部分聲波被吸收掉了,形成多層匯聚反射,就變成了人們聽到的水聲。
可是,為什么同時修建的南邊臺階沒有這種水聲呢?
據現場比較,南邊臺階只有1米多寬,扶墻還不到1米;而北面的臺階有5米多寬,扶墻1米多高。環(huán)境的構造不同,所以聲波的反射效果也不—樣。
謎團終于解開了,所謂的水聲,不過是腳步聲經多層匯聚后反射形成的回聲。大自然真是充滿了巧合,這種巧合也給“天子冢”這處充滿歷史滄桑的名勝增添了幾分情趣和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