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果
倫敦時間9月20日晚,遠在英國的譚白絹通過微博報喜:方所(Fangsuo Commune)榮獲世界零售獎“年度最佳購物場所設計獎”(Store Design of the Year)。該獎項旨在獎勵世界上杰出的店鋪設計,其評判標準是門店設計是否服務于目標顧客,是否有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新性以及商業(yè)價值。欣喜之余,譚白絹清晰地記得自己在2011年11月26日晚發(fā)出的一條短信:“恭喜老板‘小兒子順產,兩天營業(yè)額突破30萬元。”
譚白絹是方所運營總監(jiān),她所謂的老板“小兒子”就是方所—集服裝、書藉、咖啡、美學生活和展覽空間為一體,于2011年11月25日在廣州頂級商場太古匯開業(yè),和LV、Prada等全球時尚奢侈品旗艦店比鄰而居。譚白絹記憶猶新的是:“開業(yè)第一天,店里滿滿的,大概有兩三千人,幾乎是搶購?!?/p>
“方所”典出于南梁昭明太子蕭統“定是常住,便成方所”。走進方所,看起來它很難被歸類和定義:在1800平方米的空間內,分別是500平方米的書店、400平方米的展示和銷售設計品的美學館、260平方米的展覽空間、250平方米的服飾館和90平方米的咖啡館,還有藝廊、方所書院、植物區(qū)。它的業(yè)務包括圖書、服飾、美學生活產品、植物和咖啡、文化活動、展覽,而且都是自營。因此,它被業(yè)內人士稱為開創(chuàng)了一種具有復合功能的新型商業(yè)模式。
“方所是一群懂生活的人喜歡聚集的場所,要為懂得文化創(chuàng)意生活的所有人提供中國未來可能的美學生活方式?!弊T白絹告訴《新營銷》記者,方所定位為一家多功能的生活概念店,或者是追求生活美學的文化概念店。開業(yè)以來,方所每天的人流達到兩三千,周末最多時達到1.5萬。目前,圖書銷售占到方所收入的40%,盈利基本達到預期的目標。
引人注目的是方所背后的團隊:國內原創(chuàng)服裝設計品牌例外,以及臺灣行人文化實驗室。這是兩個精英團隊,對城市人群的文化需求走向始終保持敏銳的嗅覺。前者打造了清晰傳達東方美學觀的服裝設計品牌,后者的執(zhí)行長廖美立是臺北誠品書店創(chuàng)辦人之一。這兩個不同基因的團隊是如何打造出方所的?
設計美學
方所的入口不大,木質深色大門,但里面別有洞天。進門是藝廊,左側是例外品牌女裝、男裝,腹地是圓形咖啡廳和閱讀區(qū)。旁邊是植物區(qū)、美學生活區(qū),最明亮的區(qū)域是最里處的書架。
2009年,國內原創(chuàng)服飾品牌例外董事長毛繼鴻,找來廖美立和香港著名設計師又一山人,希望開一家國內前所未有的概念店,三人一拍即合。作為“時尚品牌和臺灣文化的共同產物”,方所融入了時尚元素,設計與布局極富人文美學氣息。
從開店理念到設計布局,再到選取商品的標準,方所都圍繞美學進行,其傳遞的美學理念是接近自然、注重環(huán)保、關注人的精神世界。方所主要選用木、竹、銅、鐵、石、紙、布等材料,兼顧美感與實用,同時巧妙利用空間,創(chuàng)造各種弧形與方形進行連接與對位。
“為了體現東方美和東方的禪意生活,店內采用的都是自然元素和傳統工藝,盡量做一些未來設計的展現,非常單純?!弊T白絹說,最初在全國尋找店址時,考慮到廣州及其周邊城市是中國很多品牌的生產基地,具備影響未來的原創(chuàng)設計力量。而且,廣州是例外品牌的大本營,在本地市場和資源方面有諸多優(yōu)勢。于是,廣州太古匯就被選出來。而太古匯對方所傳播生活美學理念的想法很認可,歡迎跨業(yè)態(tài)大店進入,以改變臉譜化的商場形象,因此太古匯給予了租金優(yōu)惠。
方所的門是木質材料,寬9米,高4米,由一棵完整的樹切割制成。店面設計,融合了歐洲古典圖書館的陳列氛圍和當代設計的空間感。100多個3米高的書柜,陳列了5萬種圖書,形成“閱讀的長廊”。書柜由約5厘米厚的黑鐵皮包裹,防腐而牢固。這些鐵皮是從40種備選方案里挑出來的,由國內廠家生產,并由臺灣廠家提供漆料,精心制作。而咖啡區(qū)的座椅在開幕的前一天從臺北運達。從書廊走進書店區(qū)域,眼前是高書柜與尖頂天花。然后是雜志區(qū)的報亭,轉入后書廊,則是琳瑯滿目的藝術、設計、建筑類中英文書籍。每個空間和環(huán)節(jié)的細節(jié),都體現出設計、規(guī)劃的巧思。
“大樓的柱子最影響零售業(yè)績。大樓的結構柱子都在我們店里,一共有11根,還是斜體,直徑1米左右,所以這個位置對商場來講,是最難處理的,但從藝術家的眼光看,這是個絕佳的創(chuàng)作機會?!弊T白絹指著店內說,那些柱子打破了店內完整的格局。因此,為了保持店內的美觀性,方所將每根柱子都做了裝飾,如書籍區(qū)的柱子,成了詩歌展示墻;創(chuàng)意產品區(qū)的柱子,成了創(chuàng)意產品陳列柜;店中央的柱子與每次分享活動或展覽活動很好地結合起來。
在兩年的籌備過程中,僅室內空間布局與設計,方所就與海內外設計師討論磨合了一年多,不停地探討,換了幾位設計師,施工花了大半年時間,而燈光則聘請英國設計師把關?!白铍y忘的是選擇地磚?!弊T白絹指著腳下的地板說,“我花了4個月時間找合適的地磚?!庇捎谧畛醯脑O想是鋪設木質地板,體現方所親近自然的氣質與理念,但因為商場希望采用“沒有顏色的灰色”地磚,而且要求的規(guī)格為120cm×120cm。于是方所派人走遍佛山,終于有一種地磚顏色過關,但規(guī)格為60cm×60cm,看上去很小氣。而且制造商告知,從力學角度,120cm×120cm規(guī)格的地磚因為受力面積大,如果地面不平,容易導致地磚破碎,所以不生產。無奈就做了“假120”,即四塊60cm×60cm的地磚拼接成四方形時,中間的十字邊盡量做得細膩不突出,外邊的方形盡量處理得厚重顯眼。
走在方所,從大局到細部,處處可見設計師非凡的創(chuàng)意。例如,員工制服繡有臺灣著名詩人周夢蝶的詩作《剎那》,每種商品包裝都有獨特的方式,咖啡餐牌就是一本書,餐牌穿插在企鵝出版社布質封面的英國古典小說里。每個空間都有獨特設計的Logo,比如咖啡空間的Logo是冒號,意味著這是一個眾生對話交流的場所。”
2011年11月25日,方所開業(yè)。
復合經營模式
每個初到方所的人都為它獨特的文化組合感到意外,書店、美學生活、服裝、展覽空間與咖啡,還有不定期舉辦的“文化現場”講座—店鋪還可以這么玩。譚白絹強調說,方所是在了解市場的基礎上扎實地做好每件事情,它的定位與模式都經過了嚴謹縝密的商業(yè)評估。“我們至少有兩塊,書籍和服飾,是建立在非常理性的規(guī)則上??Х?、美學生活甚至展覽背后,也都有堅實的理念。只有建立在扎實經驗基礎上的軌跡,才能更好地融合理性和感性?!?/p>
“我們做的不是書店,而是一個文化平臺,一種未來的生活形態(tài)。”譚白絹在加入方所之前,在臺灣運營過4家誠品書店,在法國最具歷史的法雅客書店取過經,又為英國連鎖影城效過力,還在新加坡大眾書局做過零售,在上海世博會期間擔任臺灣震旦館副館長?!拔幕a業(yè)里我沒碰過服裝,聽臺北誠品書店創(chuàng)辦人廖美立說方所里面有服裝和別的商品,我覺得很有創(chuàng)意,所以沒談薪酬就過來了。”
作為方所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毛繼鴻,早在2007年就在昆明開了一家名為“雙面例外”的門店。毛繼鴻在店內融入大面積的圖書空間,主要陳列和銷售藝術、美學書籍。所以,方所并非他第一次用“跨界方式”探索渠道創(chuàng)新。
廖美立參與創(chuàng)建誠品書店,被認為有濃重的“誠品書店血統”?!皞鹘y書店的經營模式面臨嚴峻的生存挑戰(zhàn),跨界發(fā)展勢在必行。”廖美立認為,“方所是一個提供知識和美的地方。新一代年輕人,不只需要好的閱讀,還需要看好的展覽、喝好的咖啡、用好的生活設計品,我們?yōu)樗麄兲峁┝艘粋€尋找新生活方式的場所。”她希望將方所打造成一個文化品牌和平臺。
當然,跨界所需要的,遠不止單純地將不同的空間放在一起,將不同品類的商品陳列上架那么簡單。毛繼鴻在服飾、美學生活、展覽方面有自己的觀點和堅持,他給店員上陳列課?!瓣惲械娜艘睦韺W、倫理學、行為學、社會學等所有和人有關系的知識,因為我們的生意要觸動顧客的心?!?/p>
作為創(chuàng)意文化的組合,方所集書店、生活館、咖啡店、藝廊、服裝等于一體。其“美學生活”商品分為六大主題:自然環(huán)保手感、織品、紙品、設計新賞、設計文具、兒童童玩。這些商品經過層層篩選:從全球1000多個環(huán)保生活品牌中初選130余種,再從中精選80余種,最終引進50余種,其中40多種首次在國內亮相。挑選標準相當嚴苛:手工制作,自然主義風格,強調環(huán)保,耐用,更重要的是“一等品”。美學生活區(qū)域按主題分區(qū)呈現,通過陳列、專業(yè)而人性化的傳達與說明,呈現的不只是商品與器物,更是關于品牌、創(chuàng)作人的精神以及由此帶來的人文感動與設計理念。
除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生活及設計品外,方所還推出“植物”系列,其植物部門的員工被戲稱為“植物人”。植物區(qū)以沙羅板將承重柱圍起,為植物選擇的器皿多由紙、銅、竹、石等可循環(huán)再利用的材料制作。用手工
對于方所來說,小眾主義路線帶來了非常清晰的選書策略,目的就是“避開那些受到網絡書店沖擊最嚴重的種類”。目前,在方所的圖書結構中,藝術設計類占了大部分,外版書占比更是高達40%。出售外國原版書和臺版書籍是方所的一大特色,所選多是能夠表現當地風俗文化的特色書籍,只選經典書和暢銷書。
至于主題選書,方所致力于呈現趣味性與當代性,讓靜態(tài)的書店生動地反映動態(tài)的世界。比如“綠生活主題”便聚焦世界熱點議題,選書側重綠色建筑、有機生活、環(huán)境保護等。比如“向偉大的女性致敬主題”,搜集世界各國偉大女性的傳記和著作。比如“飲食生活”,引進世界名廚、名餐廳、各國料理及種類豐富的葡萄酒書,悉數網羅。
“當一個商業(yè)模式進入當地時,必須完整理解當地的市場特征和人們的消費心理。”譚白絹說,方所從一開始就做好了與廣州讀者深度互動的準備?!皬V東人以吃出名,愛吃會吃。所以我們有一個食譜書柜,要引進世界頂尖的食譜。”除了食材和烹飪書,甚至包括食物擺設的圖書。光擺盤子的書,就搜羅了好幾種非常有創(chuàng)意的。方所開業(yè)當天,就有讀者將某個細分主題的圖書一掃而空。
除了賣書,方所還試圖把與書有關的生意“吃干榨凈”,其觸角甚至延伸到書房設計領域。同時,它還計劃提供禮品訂制、出版咨詢、書籍代購等圖書產業(yè)鏈上的各種服務。
深度互動
毛繼鴻說,一個城市必須有一個實體的平臺,讓更多創(chuàng)作者在這里發(fā)聲,而方所就是這樣一個兼容并蓄的平臺?!拔覀円c讀者充分互動,突破網絡難以面對面交流、體驗的局限?!狈剿粌H是一個靜態(tài)的文化陳列場所,也是一個動態(tài)的提供各種文化活動的平臺。而方所書院,就是一個展覽、文化交流的場所。
平均每周,方所都會邀請作家、藝術家在書店演講、簽名售書,免費舉辦藝文論壇和作家講座等活動,與讀者深度互動。方所推出系列“作家現場”講座,以多元化的文化活動,讓小說、詩歌、戲劇、音樂、設計等各種探索在此呈現、議論、交鋒、延展。文化名人陸續(xù)到廣州和讀者見面、交流。簽售活動甚為豐富,大眾的、小眾的,流行的、先鋒的,詩人、作家、畫家、評論家、文化商人、媒體人,紛至登場,在這個平臺頻密講演,而每一次都“人滿為患”。
方所的講座通常在前書廊舉行,如果是特別重量級的人物,則會安排在方所的中心區(qū),美學區(qū)、植物區(qū)和咖啡區(qū)都停止營業(yè),給讀者提供更大的場地而不考慮營業(yè)收入。為了保持活動的單純性、分享性和文化性,方所拒絕一切商業(yè)活動。
“在讀者互動方面,我們是一開始就設定的,因為方所是個分享的場所,怎樣做好相關活動,是我們很重要的一環(huán)。我們不以新書簽售為主,主要就作家的專業(yè)和專注的事跟現場讀者做互動。作家在方所也特別感動,他們說去一些地方做簽售會,感受不太好。他們沒想到廣州的讀者這么有深度,都是讀了書才來的,不會問八卦,口碑不錯。”譚白絹說。
每年的交流活動,方所設定一個主題,2012年的主題是“回到詩歌老去的年代”,明年則是“城市與文化”,以后可能是主題演講,也可能是以書、紀錄片的方式呈現。譚白絹說:“我們希望將那些被遺忘或不受重視的優(yōu)秀文化,好好整理,再創(chuàng)作并推廣?!?/p>
與讀者互動的文化人士,有臺灣的、香港的,有其他地方的。譚白絹說,“誰有空,我們就安排誰,沒有很刻意。我們不做商業(yè)宣傳,這樣才能讓客人很舒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