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洪亮
2012年9月27日,提前三年圓滿完成任務的全國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總結大會在天津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中宣部部長劉云山、國務委員劉延東作出重要批示。新聞出版總署黨組書記、署長柳斌杰作了題為《開創(chuàng)農家書屋工程建設新局面》的報告,通報表揚了在農家書屋工程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并向示范農家書屋和管理員代表頒發(fā)了獎牌和證書。
李長春在批示中指出,農家書屋工程是黨中央確定的五大文化惠民工程之一,是縮小城鄉(xiāng)文化差距、實現(xiàn)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保障農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平臺。黨的十六大以來,全國新聞出版系統(tǒng)一手抓改革和發(fā)展,一手抓新聞出版公共文化服務,在農家書屋工程建設中統(tǒng)籌規(guī)劃、科學實施,銳意攻堅、開拓創(chuàng)新,做了大量艱苦而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別是近三年,根據(jù)農村、農民文化需求不斷加快進度、加大力度。在中央財政和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農家書屋工程比原計劃提前三年完成,標志著覆蓋全國農村的新聞出版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開創(chuàng)了農村文化建設的新局面,受到農民群眾的歡迎。
李長春希望在黨的十八大即將勝利召開之際,新聞出版戰(zhàn)線能夠再接再厲,進一步鞏固農家書屋建設成果,切實把農家書屋管理好、使用好,實現(xiàn)農家書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更好地服務廣大農民群眾,為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農家書屋工程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文化工程,2005年在甘肅、貴州等西部地區(qū)試點,2007年納入黨和政府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在全國廣大農村全面推開,受到了基層組織和廣大農民群眾熱烈歡迎和積極參與。截至2012年8月底,農家書屋已覆蓋全國具備條件的行政村,提前三年完成了“農家書屋村村有”的任務。全國共建成達到統(tǒng)一規(guī)定標準的農家書屋600449家,投入資金180多億元,共計配送圖書9.4億冊、報刊5.4億份、音像制品1.2億張、影視放映設備和閱讀設施60多萬套,豐富了農村的文化生活。農家書屋工程建設還帶動了社區(qū)書屋、職工書屋、農民工書屋、連隊書屋的建設。到目前為止,基層書屋也達到9萬多家,緩解了基層群眾讀書難、看報難的矛盾。
柳斌杰總結說,農家書屋工程的開展,不僅豐富了農村文化資源,使農村文化生活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讓億萬農民享受到了文化改革發(fā)展的成果,實現(xiàn)了夢寐以求的讀書愿望;而且鞏固了農村思想文化陣地,推動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播;同時還有效提高了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培養(yǎng)造就了一大批新型農民,為農村科學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內在動力。
柳斌杰強調,農家書屋實現(xiàn)全覆蓋,不是這項工作的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階段的開始。農家書屋建設任重而道遠,不能有絲毫懈怠,必須站在新的起點上,以更加開闊的眼界、不斷創(chuàng)新的思路,推動農家書屋工程不斷取得新成就,更好地服務廣大農民群眾。當前需要抓好兩項工作:一是認真總結經驗。農家書屋在建設、管理、使用當中有很多好的做法和經驗,我們要善于總結、善于學習借鑒,把這些經驗推廣應用到今后的工作當中。二是加強宣傳報道,要大力宣傳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取得的成績,宣傳示范農家書屋和優(yōu)秀管理員的事跡,宣傳農民群眾讀書受益的生動事例,要讓全社會了解黨的文化惠民政策,自覺關心、支持農家書屋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