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與幾位自主品牌汽車企業(yè)老總聊天,談到原一汽集團總經(jīng)理竺延風。大家都認為,竺當年的自主品牌“耐得住寂寞20年”的說法是對的。很顯然,當前自主品牌遇到了竺延風曾經(jīng)預見到的困難。
10年了,記得當初竺延風是在央視《對話》節(jié)目回答“如何看待自主品牌發(fā)展”話題時,說到了,“要耐得住寂寞20年”。事后招致了許多反對意見,認為竺干自主缺乏進取心??梢哉f,這個“黑鍋”竺延風背了10年。有人說,該到了給竺“平反”的時候了。
“平反”是對的。在某種程度上是對曾經(jīng)的自主品牌“大躍進”做一次深刻的反思?,F(xiàn)在看,當初竺延風的一句真話招來那么大的非議,是與當時人們對自主品牌的狂熱分不開的。上世紀50年代的“大躍進”誰能說沒在新世紀初的汽車領域里再出現(xiàn)過?記得當初我就寫過《警惕自主品牌大躍進》的文章。那個時候,自主品牌遍地開花,“村村點火、戶戶冒煙”。在很多人看來,“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誰干自主誰就是好漢。竺延風的“耐得住寂寞”說,在當時顯得十分另類,不挨“板磚”才怪。
今天大家再提“寂寞”說,再次想到竺延風,是因為那股熱潮在退去,是一件好事。但也要看到,這種冷思考是因為自主品牌發(fā)展變冷,是一種被動思考。對許多自主品牌企業(yè)來說,并沒有從思想深處深刻反思曾經(jīng)的狂熱。換句話說,狂熱退去,燥熱還在;嘴上同意耐得住寂寞,內心仍舊不甘寂寞。
怎么理解耐得住寂寞?大家習慣于用時間來衡量。其實,最關鍵的核心還要看面對利益誘惑時的態(tài)度。當初,大家對自主品牌有很大熱情,一個不能回避的現(xiàn)實是,有“名”和“利”的驅動?!懊本筒挥谜f了,它本身就是一項政治任務?!袄贝蠹铱赡懿焕斫?。自主品牌那么艱難,哪里來的利?事實恰恰相反,看過去的10年,哪個自主品牌賠錢了?除極個別,幾乎搞一個成一個,搞一個賺一個。而且,短時間就上馬,短時間就能產(chǎn)出。這個“利”,可能誰也沒有想到,卻真實地存在著。
自主品牌的短期利益誘惑是很多企業(yè)耐不住寂寞的一個重要原因。這種“短平快”的指導思想,今天同樣存在。正因為這樣,我才寫了《自主品牌“死”幾家又何妨?》、《自主品牌只有賠了本才能賺到吆喝》等文章。就是想說,自主品牌想要健康發(fā)展,必須根除雜念、丟掉幻想??上?,當利益擺在面前的時候,又有誰能聽得進這樣的忠告呢?前不久,“公車采購征求意見稿”出臺,某企業(yè)就冒出來說,“我們的車要成為領導座駕”??蛇@款立志要讓領導垂青的車早已斷代,這幾年又缺乏核心技術,甚至就在“意見稿”出臺的前日還看不到未來規(guī)劃,只因看到了“利益”而突然復活。浮躁如此,令人堪憂。
10年彈指一揮間,因“寂寞”說背了罵名的竺延風離開了汽車行業(yè),很多企業(yè)依然沒能耐得住寂寞。某企業(yè)老總對我說,今天能有百分之五十的自主品牌企業(yè)真正理解竺延風的意思就不錯。這是一件很遺憾的事。下個10年,如果我們再回頭看,還有那么多的人耐不住寂寞,自主品牌會怎樣呢?那一定不僅僅是一件遺憾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