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紹錦
“乾隆通寶”鑄于清高宗乾隆年間(1736-1795年),連寶泉、寶源在內先后有22局開鑄,多用黃銅與青銅,也引進國外洋銅澆制法。“乾隆通寶”錢徑約2.2~2.5厘米,重約2.4~4.8克。錢面文字“乾隆通寶”以楷書書寫,其字從上而下及右而左直讀。背文沿雍正滿文錢式,穿孔左邊有“寶”字,穿孔右邊鑄有各局名。新疆地區(qū)新用方孔圓錢,開設伊犁、際克蘇、葉爾羌、喀什葛爾等局,因用自產紅銅鼓鑄,故稱為“新疆紅錢”或“普爾錢”(“普爾”維語即錢的意思)?!扒⊥▽殹敝簧贁靛X背文看見星號或漢字。“乾隆通寶”還有合面錢、吉語錢以及私鑄劣質錢、鵝眼錢等,品類不下百種,存世的有雕母數種,至為珍貴。筆者將多年收藏的三枚不同版面寶泉局“乾隆通寶”寬緣錢,展現給泉友們鑒賞。
一、“乾隆通寶”(圖1)。此錢面文楷書,直徑2.65厘米,穿 0.52厘米,厚0.175厘米,重6.7克。背滿文寶泉局,厚重,寬緣,金黃銅質?!扒弊钟遗缘谝还P不是一撇,而是一豎,“通”字第二筆寫成一豎,與“甬”字中間連成一筆,即一筆“通”,“寶”字為斷冠“寶”。此錢版別頗特別,錢體規(guī)整,品相、質地依舊異常精美。
二、“乾隆通寶”(圖2)。此錢面文楷書,直徑2.75厘米,穿0.55厘米,厚0.16厘米,重6.2克。背滿文寶泉局,寬緣,金黃銅質?!扒弊钟遗缘谝还P不是一撇,而是一豎,“通”字第二筆寫成一豎,與“甬”字中間連成一筆,即一筆“通”,“寶”字為斷冠“寶”。此錢版別頗特別,錢體規(guī)整,品相、質地依舊異常精美。
三、“乾隆通寶”(圖3)。此錢面文楷書,直徑2.8厘米,穿 0.52厘米,厚0.165厘米,重6.7克。背滿文寶泉局,寬緣,金黃銅質?!扒弊钟遗缘谝还P不是一撇,而是一豎,“通”字第二筆寫成一豎,與“甬”字中間連成一筆,即一筆“通”,“寶”字為斷冠“寶”。此錢版別頗特別, 錢體規(guī)整,品相、質地依舊異常精美。
以上三枚不同版面寶泉局“乾隆通寶”寬緣錢,目前未見子錢面世,筆者推斷,它是試鑄錢。是否?還請各位方家指教。
(責編: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