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艷芬
摘 要:本文論述了在英語的教學中,教師通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精心安排趣味游戲,設(shè)計生動的教學情景,了解文化差異,逼真交際的方法,以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關(guān)鍵詞:交際能力交際法文化差異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5(a)-0171-01
在英語的教學中,以情景為單元,句型為線索,通過對話、游戲、故事片斷、角色表演來強化聽說訓練和培養(yǎng)語言實踐能力,以教學生用英語進行語言會話為主,把趣味性、整體性、實踐性和交際性融合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學在其中,玩在其中,樂在其中。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學習中,能促使多種感官一起學習活動,使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交替,提供了較充分的感性認識,使學生順利地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降低思維難度。
1 激發(fā)興趣,樂于學習,融會貫通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關(guān)鍵。興趣的培養(yǎng)在于教學內(nèi)容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性和教法的靈活性,要調(diào)動學習興趣盡可能利用實物、面具模型、圖像和語言直觀等教學手段。例如,在仁愛版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1 Topic 1 Section A的教學中,老師可以預先準備好假金發(fā)、黑帽子、背囊、皮箱等物,讓學生扮成Kangkang,表演在飛機場初次與外國人Michael,Jane和Maria見面的情景。學生一邊動作表演,一邊對話,說英語充滿感情,其他同學都被他們的精彩表演深深吸引。同學們就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知識,興趣盎然。此外還可以要求學生將課文及句型中的知識分門別類整理歸納詞匯填表,然后進行對話式的表演比賽,小組進行評分決勝負,這樣大大地提高學生的技能,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科的學習興趣,提高交際能力。
2 精心安排趣味游戲
教學活動是多種形式,而游戲則滲透于每個教學內(nèi)容中心,運用游戲方式進行教學,會讓學生寓教育于游戲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學一個較長的句子,或是一個較長的單詞,對初學英語的學生來說,難度是相當大的。如果采用唱游的形式進行教學,效果就大不一樣。如教 Christmas(圣誕節(jié))一詞,可以先播放一首歌——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然后讓學生慢慢地學會這首歌,并教他們做動作,玩游戲,這個游戲叫Team Game,講臺前擺有9張椅子,按Christmas這個單詞的順序,每張椅背后貼有一張字母卡片,把他們分成男、女兩組,每組派5個同學出來,老師播放音樂,那10個同學就繞著椅子小跑,當音樂停下來他們便分別坐在9張椅子上,剩下一個,看是哪一組,就能肯定對方暫時領(lǐng)先,給他們加分,這是第一輪。接著第二輪,站著的同學就用“Are you C?”按順序問坐著的9位同學,學生回答Yes,I am.問完后按順序歸納c-h-r-i-s-t-m-a-s→Christmas.在整個過程中,按男隊、女隊的問題答對或者答錯而給予加分或者扣分,這樣無論參加游戲或沒參加游戲的學生,他們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通過這種在學中玩,玩中學的教學游戲,學生感到其樂無窮,更加大膽用英語交談。
3 設(shè)計生動的教學情景
情景教學是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造、設(shè)計盡量真實的情景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初步掌握英語知識過程中,逐步達到交際運用英語的一種手段。由此可見,無論創(chuàng)造、設(shè)計怎樣的情景,都必須為交際運用英語服務(wù)。這就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課堂上交際運用英語會話時表演得真切動人,把課文內(nèi)重點詞句用得靈活自然。例如:在仁愛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6 Topic 1 Section A中,文中主要句型是There be句型。教師在未提出問題前,讓學生分別在黑板上將課室內(nèi)所有的物件用英語寫上,再用What is (are) this (these)?提問,復習舊句型,然后用準備好的實物自然引出上述的問題:
T:Whats in your classroom?
S:There is a blackboard.
T:Where is the blackboard?
S:It's on the wall.
T:Whats on the teachers desk?
S:There are some books.
T:Where are your pens?
S:They are in my pencil-box.
如此進行多次情景練習,再將場景由課室轉(zhuǎn)移到自己的家里,學生也就學習了文中的內(nèi)容,這樣課堂氣氛活躍。同時,要求學生盡量按真實的情景表演,真正投入自己的角色,做到真情流露,打動觀眾。這不僅要看學生的演技,更重要的是教師如何做導演。教師在“導”中教,學生在“演”中學,學生能夠活用英語。
4 文化滲透,逼真交際
根據(jù)教材,適當?shù)剡M行中西文化習慣的比較,使學生掌握同一語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表達差異,提高學生的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例如,中國人常常問“你從哪里來?”“Where are you from?”“去哪?”“Where are you going?”“幾歲?”“How oldare you?”“你每天干嘛?”“What do youdo every day?”“結(jié)婚了嗎?”“Are youmarried or single?”“家里幾個人?”“How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這些在中國人聽來非常親切的問題,如果不分場合地使用,會使英語本族人覺得說話者失禮或無禮,不尊重他們的私隱。因此,課堂交際教學要強化英語文化意識,做到課堂英語化,教學情境化,交際真實化。教師可以利用錄音、錄像、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shè)備,營造與教學內(nèi)容相適應的逼真的英語環(huán)境,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有益的英語課外活動。例如:英語故事演講、英語晚會、小品表演等活動,還可以請外國朋友參加學生的“英語角”活動,圣誕節(jié)狂歡活動。讓學生感到交際的逼真性,培養(yǎng)學生真實的交際能力。
5 結(jié)語
通過上述的幾種操練,緊密結(jié)合起來,就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交際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去嘗試,不斷去完善。
參考文獻
[1] 楊連瑞,肖建芳.英語教學藝術(shù)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9):240.
[2] 楊連瑞.現(xiàn)代英語教學論[M].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9):285.
[3] 蔡萍.英語交際教學策略[J].廣東教育,2001(6).
[4] 譚海滔.如何讓中職生愛上說英語[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12).
[5] 陳啟煌.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新課程研究,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