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晨陽
摘要:本文研究智能卡技術,通過以下方式及步驟:智能卡數據采集.數據處理形成一整套系統(tǒng)。分別分析了讀卡器模式、單機運行模式、485網絡模式和CAN網絡模式數據采集和通信方法各自的特點并設計出各系統(tǒng)整體框架。
關鍵詞:智能卡數據采集通訊模式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6(c)-0013-01
作為智能卡技術,實現(xiàn)了廣泛地應用于各行業(yè),將智能卡采集系統(tǒng)所采集到的數據信息傳送至中心服務器具有幾種比較成熟的技術方法,分別為讀卡器模式,單機運行模式,485網絡模式和CAN網絡模式。對于不同的系統(tǒng),可以選擇不同的數據采集和數據處理方式,本文將對各種模式進行具體詳細介紹如下。
1 讀卡器模式設置
數據采集部分硬件加一個RS-232接口就能和PC機相連(如圖1)對于數據采集部分,將硬件通過RS-232接口實現(xiàn)PC機相連,通過這種模式,可以實現(xiàn)兩臺機器的連接。對于采用數據采集部分,由特殊不具備顯示、鍵盤、存儲等相關功能,因此此項功能不能實現(xiàn)獨立工作,所些此功能僅能串連在PC機完成,并通過上位機軟件來監(jiān)控實現(xiàn)數據采集工作,所以采用VB編寫了監(jiān)控界面。例如:汽車俱樂部,通過卡片記錄信息、收費管理、消費積分、刷卡結算等來進行數據存儲工作。
2 單機運行模式設計
顯示、鍵盤控制以及存儲功能實現(xiàn)“單機”,主要是由數據采集部分和數據處理部分結合來實現(xiàn)完成。因為單機功能完備,既可以確保單獨工作,然后也可以聯(lián)網運行。
3 CAN網絡模式設置
目前的CAN網絡模式硬件設計均是采用擴展系統(tǒng)對非接觸式IC卡的處理,和利用CAN總線傳輸數據的功能,這樣才能使數據保持穩(wěn)定和高效,并且結合時代的發(fā)展,不斷擴展新的功能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如時下正處于信息爆炸的時代,所以必須被賦予總線利用率、傳輸速度比較高,為用戶提高更快捷、更舒適、更優(yōu)質的服務。而此缺點:無法保證網絡通信的實時性。
4 CAN網絡模式的應用舉例
在實際應用中,每一個智能節(jié)點,分開實現(xiàn)以下功能:收費功能、門禁功能、考勤功能等。設計如圖2所示的系統(tǒng)網絡拓撲結構。
此文討論分析了智能卡采集系統(tǒng)所采集到的數據信息傳送至中心服務器的比較成熟的技術方法,這一系列網絡模式的數據采集和通訊方法有著較強的實用性。當然,隨著網絡通信技術的不斷成熟與應用,更大的、更具有變革性提高了網絡通信的速度與可靠性。伴隨著新一代通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相信基于智能卡的數據采集系統(tǒng)會擁有廣闊的應用以及發(fā)展前景。
參考文獻
[1] 饒運濤,鄒繼軍,鄭勇蕓.現(xiàn)場總線CAN原理與應用技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3,6.
[2] 倪志鴻.智能卡技術研究與開發(f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2,3.
[3] 廖偉盛,吳騰奇.智能卡的發(fā)展歷程.華南金融電腦,2001(7):25-27.
[4] 梅宏.智能卡在身份識別與安全領域的應用和發(fā)展.金卡工程,2002,9(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