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虹等
[摘要]目的:探討一種以大鼠隱血管束為預制血管蒂的全腹壁預制皮瓣模型的設計及應用價值。方法:將18只SD大鼠按Ⅰ期手術與Ⅱ期手術之間的間隔時間2、4、6周分為三組。Ⅰ期手術制備大鼠后肢隱血管束預制血管蒂,Ⅱ期手術切開皮瓣四邊,形成以預制隱血管束為蒂的島狀皮瓣。Ⅰ期、Ⅱ期術后觀察皮瓣血運,記錄皮瓣成活面積及成活率。檢測Ⅱ期皮瓣血管蒂旁局部組織中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EGF)含量,取成活皮瓣制作病例切片,HE染色,計算血管密度(血管數(shù)/mm2)。運用統(tǒng)計學方法比較各組間差異。結果:Ⅰ期術后各組大鼠腹部皮瓣全部成活;Ⅱ期術后1周,Ⅰ組皮瓣全部壞死,Ⅱ組、Ⅲ組皮瓣平均成活率分別為(14.68±1.02)%,(16.19±1.71)%(P<0.05);Ⅱ期皮瓣局部組織VEGF平均含量:Ⅰ組243.95±4.37,Ⅱ組240.89±3.11,Ⅲ組239.19±2.61(P>0.05);大鼠平均血管密度6周組較4周組略有增多,但差別不大(P>0.05)。結論:大鼠隱血管束全腹壁預制皮瓣模型,可以作為研究提高預制皮瓣成活率的基礎,Ⅰ期手術與Ⅱ期手術之間的時間間隔至少需4周。
[關鍵詞]預制皮瓣;動物模型;隱血管束
[中圖分類號]R332R62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9-15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