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桂
一、選地
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排水良好,水源方便,雜草少,土質肥沃疏松的中性、偏酸性園田地或旱田地做育苗田。秧田長期固定,連年培肥,消滅雜草。純水田地區(qū),可采用高臺育苗。秋整地、秋打床、秋施農肥,以便搶農時,早育苗。每667 m2秧田備20 m3草炭土,打碎過篩裝好蓋嚴防雨、雪,放在背風向陽處備用。秧本田比例以大苗1∶120,中苗1∶100為佳。
二、品種選擇
品種的選擇是關鍵,應選擇熟期適中、耐冷性強、適應性廣、抗病性和穩(wěn)產性好的品種。稻種需要經過篩選,去雜去劣,籽粒飽滿,純度高,成熟一致,粒型整齊,發(fā)芽率高,無雜草種子,無病蟲害。
三、種子處理
1.曬種。浸種前3月中下旬選晴暖天氣中午曬種1~2 d,每天輕輕翻動3~4次。
2.選種。用比重為1.13的鹽水選種,即40 kg水加10 kg鹽(可用鮮雞蛋測定,雞蛋在溶液中露出二分硬幣大小即可),撈出秕谷,再用清水沖洗種子2~3遍。
3.浸種消毒。把選好的種子用1%的生石灰水浸泡3 d,浸種期間上下攪拌幾次,全面應用納米863生物助長器處理水浸種(將納米863生物助長器有孔面朝上放入水中,一浸到底)。
4.催芽。將浸泡好的種子,在30~32℃條件下破胸,當種子80%左右破胸時,將溫度降到25℃,控溫催芽,要經常翻動。當芽長1~2mm時降到15~20℃,晾芽6h左右,方可播種。
四、培育壯秧。采用中大苗機械化播種育秧方式,秧齡掌握在35-50天,葉齡在5-7葉;秧田與大田比例為1:80-100。苗床地結合整地及時施入商品有機肥400-600公斤/畝和腐熟餅肥50公斤/畝作基肥。播種期掌握在3月上中旬。雜交稻播種量為1-2公斤/畝。播后在秧板上覆蓋2-3厘米肥土,以保濕、保溫、防露籽、防雀害,提高成秧率。秧苗期施腐熟餅肥50公斤/畝,促分蘗早生快發(fā)。
五、秧田管理
為了提高床內溫度,播種后首先要立即清理“三溝”(步道溝、床頭溝、排水溝),修好壩捻,排凈田間積水。其次要經常檢查雙幅薄膜開閉口是否結合嚴密,床邊薄膜是否壓實。在苗床70%的秧苗立針時(播后7 d左右),應及時灌大水(青頭水)上床面3~5 h左右,如發(fā)現(xiàn)苗床過干影響出苗時,也可提前灌青頭水。后續(xù)管理掌握不干不澆水,澆水就澆透的原則,澆完水后立即排凈秧田地所有積水。適溫煉苗,適溫煉苗的溫度要求:一葉一心期,以28~32 ℃為宜;二葉一心期,以24~28 ℃為宜;三葉期,以20~24 ℃為宜。
六、施肥
有機水稻應以施用農家肥為主,提倡稻草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農家肥要翻耙前施用,做到全層施肥。每畝施有機肥3 000-4 000 kg,化肥施用量以每畝 500 kg產量計,每畝施氮(N)量8 kg左右。其中基肥用量掌握在50% -60%即4-4.8 kg;P205用量4-5 kg,K20用量5-6 kg;鋅肥等微量元素用量0.5-1.0 kg,生物有機肥50-80 kg,連同磷鉀肥全部基施。低洼鹽堿地適當增施磷鉀,適量施用鋅肥和微肥。結合水耙水整全層施人。實行平穩(wěn)施肥,以基肥為主,基、穗、粒和調節(jié)肥相結合。
七、病蟲害防除技術
水稻以純有機栽培,一定會發(fā)生病蟲害,如何有效降低病蟲害發(fā)生,則有賴精湛的栽培管理技術。水稻最常發(fā)生的病蟲害有稻縱卷葉蟲、二化螟蟲、稻熱病、胡麻葉枯病、白葉枯病、紋枯病等。蘇力菌對二化螟蟲未進入葉鞘或莖內之前及對稻縱卷葉蟲,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如果二化螟蟲已進入葉鞘或莖內,則無防治效果,所以應密切注意二化螟蟲發(fā)生時期,進行連續(xù)性防治。稻熱病是在水稻肥份吸收過量及土壤中硅(sio2)含量太低的情況下發(fā)生,一般土壤中硅含量,應維持在15毫克/每1000克土以上,因此如果能夠控制有機質肥料施用適中及補充土壤中充足的硅含量,可有效預防稻熱病。胡麻葉枯病是在稻株缺肥及土壤中硅含量太低的情況下,較容易發(fā)生,因此在水稻生長過程中,應避免水稻過度缺肥,土壤中亦應適量補充硅,則可有效預防胡麻葉枯病。白葉枯病常發(fā)生大風過后,因水稻葉磨擦造成傷口,病原菌由傷口進入感染所致,土壤中有充足的硅含量及避免施用過量的氮素,均可有效降低白葉枯病的發(fā)生,當白葉枯病發(fā)生時,切記避免在清晨露水未干前進入稻田中,以減少人為傳染病菌。紋枯病是在高溫多濕的情況下,較容易發(fā)生,紋枯病發(fā)生時應避免田間積水,造成紋枯病發(fā)生的適宜條件,水稻亦應盡量寬行栽植,加強通風,長期施用有效微生物在土壤中,可以產生拮抗作用,排除土壤中有害菌,亦可有效降低紋枯病的發(fā)生。在以上了解利用優(yōu)良的田間栽培管理技術,仍然可以有效控制病蟲害嚴重發(fā)生。
八、適時收獲
做到九黃十收,收時不混雜,曬時不放在瀝青路或污染過的場地曬,確保品質優(yōu)良。
(作者單位:158214黑龍江省雞東縣永安鎮(zhèn)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