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羅力
改革開放重回正常軌道
經(jīng)歷過那個時期的人們都知道,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1988年價格闖關的失敗以及1989年發(fā)生的那場政治風波,使得中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和改革開放都陷入了低谷。而幾乎同時發(fā)生的蘇東解體以及西方國家在1989年政治風波后對中國所實行的政治、經(jīng)濟封鎖,更使中國陷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困境。整個國家上上下下壓抑了對改革開放的巨大渴望和沖動,蓄積了強烈要求改革開放的巨大能量。
就是在這樣一個十分關鍵的歷史時刻,鄧小平在深圳和珠海等地發(fā)表了他的南方談話。它猶如一聲春雷,響徹神州大地,一下子把中國人民久被壓抑和積蓄起來的渴望、沖動和能量極其充分地激發(fā)和釋放出來,在全國卷起了改革開放的大潮。
以開放促改革
中國改革開放從1978年12月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1992年鄧小平發(fā)表南方談話前的這個歷史階段,有三個最主要的特點:
第一,這一階段中國的經(jīng)濟體制改革,除農村改革和私營經(jīng)濟(多種所有制)改革外,就城市改革主體來說,主要還是來自于“體制內”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而這種自上而下的改革在沒有外力對傳統(tǒng)計劃經(jīng)濟體制給予強力沖擊和打破的前提下,遇到了頑強抵抗和重重阻力。
第二,這個階段中國的改革開放主要以“改革”為主,“開放”還沒有上升到主要層面。這不僅體現(xiàn)在“對外開放”當時還主要是“自上而下”的一種模式(例如外貿進出口體制的自上而下改革),而且體現(xiàn)在“開放”地域還受到嚴格的限制(例如主要局限在“經(jīng)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開發(fā)區(qū)”、“出口加工區(qū)”等),同時“開放”的性質也受到嚴格的限制。
第三,在這一階段,中國的改革進程主要還是在中國的內部進行,基本上還是一場“封閉式”的改革。這種“封閉式”的改革,使得中國的傳統(tǒng)體制不能得到外力給予的強而有效的沖擊,不能出現(xiàn)“里應外合”式的大突破,這也成為體制改革總是不能邁出大步和不能取得明顯成效的原因之一。
南方談話的根本意義,就是將珠三角地區(qū)和深圳、珠海等特區(qū)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所取得的成功經(jīng)驗,推廣到全中國,呼喚和推動中國改革開放的繼續(xù)前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鄧小平發(fā)表南方談話是把中國的改革開放由“以改革為主”轉變?yōu)椤耙蚤_放為主”的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點。此后,中國的改革開放就進入了第二個歷史階段——“以開放促改革”的歷史階段。
在這個新的歷史階段中,一方面,通過大開放及與國際全面接軌,中國在社會理念、政府行為、法制觀念、經(jīng)濟管理體制、企業(yè)行為、勞動力素質水平以及各級官員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等都實現(xiàn)了巨大的變革;另一方面,由于大開放帶來了資金和資源供給的大量增加,因而中國的基礎設施和投資軟硬環(huán)境得到了根本改善;大量外資企業(yè)和港臺企業(yè)進入后,又為億萬中國農民“洗腳進城”提供了就業(yè)機會,由此推動了中國工業(yè)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巨大發(fā)展。不僅如此,由于中國在全球產業(yè)轉移和信息、資金全球化的最佳時機,實現(xiàn)了整個國家的大開放,因而中國成為這次全球化新浪潮中的最大“贏家”。
時代仍需要南方談話精神
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說:“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fā)展經(jīng)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挥袌猿诌@條路線,人民才會相信你,擁護你,誰要改變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老百姓不答應,誰就會被打倒?!?/p>
今天,有人或許已經(jīng)忘記了鄧小平南方談話中這個最重要最根本的精神,他們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任務已經(jīng)基本完成了,殊不知中國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恰恰是全面深化地進行改革。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已經(jīng)進入了最關鍵的改革攻堅階段,中國的改革任務不但十分艱巨,而且比前30年的經(jīng)濟體制改革更加復雜,更加困難。尤其是政治體制改革,更是直接攸關我們黨和國家的前途及命運。
現(xiàn)在經(jīng)常聽到人們感慨說,眼下社會風氣與20年前鄧小平發(fā)表南方談話時相比,最大的差別之一就是沒有那股“精氣神”了。我們不能忘了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所說的:“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yè)。”
今天我們仍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fā)揚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所倡導的那種革命精神,那種為國家為人民不懼怕一切困難和問題的膽識和勇氣,那種敢于正視矛盾、揭露矛盾、解決矛盾的胸懷和眼界。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鄧小平南方談話的核心理念,其中最重要的體現(xiàn),就是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判斷是否是真正的社會主義的三個最重要判斷標準之一。
今天我們重溫鄧小平南方談話,就仍然要毫不動搖地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決人民大眾最切身的利益,擺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當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強化政府社會公共服務職能,通過政府公共財政的二次分配和轉移支付,有效地解決中低收入群體住房難、上學難、看病難,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養(yǎng)老社會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問題,從而讓民眾共享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還反復強調說:“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要反對腐敗。對干部和共產黨員來說,廉政建設要作為大事來抓。還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今天重溫鄧小平的這段重要指示,更加感到意義重大。
今天我們重溫鄧小平南方談話,就一定要毫不動搖地把消除彌漫整個社會的極其嚴重和極其丑惡的腐敗現(xiàn)象,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法制社會作為我們下一步政治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只有如此,才能從根本上消除黨和國家前途面臨的危機和隱患。在這里我們一定要切記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所提醒的歷史警訓:“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民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共產黨只有真正消除了腐敗,才能真正得到廣大民眾的真心擁戴和支持,才能領導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繼續(xù)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