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老賈做了胃切除手術。開刀的第二天,先后有兩個人來看望他。第一個是老賈的同事老黃,人稱“炮筒子”,心中不藏事,有啥說啥。他一進門,放下手中的水果,就沖著老賈叫道:“哇!才三天不見,你就瘦成這模樣了?”老賈聽罷,臉部肌肉微微抽搐了一下,心里很不是滋味。坐下之后,老黃再次對老賈的病情表示同情:“我說伙計,你可得注意點。半年前,我們家鄰居老趙也是患你這種病,因為他沒在意,不到一個月就‘走了。”老賈的臉色更難看了。
老黃臨走時,親切地拍拍老賈的肩膀:“我知道,咱嫂子已準備辭掉臨時工來照顧你,你兒子前不久被摩托車撞傷了腿,家里是夠麻煩的,這些單位領導都會考慮。你別急,安心養(yǎng)病,爭取早日出院?!?/p>
老賈聽了老黃前來探望說的一番“安慰”話,心里更加不安。下午又來了一位朋友老胡,他一進門就未語先笑,熱情地握著老賈的手,抱歉地說:“聽說您做了個小手術,可這幾天我事忙,這不,拖到今天才來看您?!崩腺Z一聽對方說的“做了個小手術”,不由得笑了。這一笑,臉上頓時出現(xiàn)兩塊淡淡的“紅云”。老胡又補上一句:“喲,瞧您這氣色,蠻精神的!”一句話說得老賈心里熱乎乎的。老胡親切地坐在老賈床頭說道:“去年我二弟也患您這病,不出一個月就好了,沒事!”老賈聽了這話,舒心多了。
老胡又說:“啊,我還忘了告訴您,您的職稱上面批下來了,回去可要請客呵。”老胡的話,仿佛一陣春風,吹暖了老賈的心田。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個人經(jīng)歷了失敗的打擊后,往往會失去自信,出現(xiàn)情緒低落、自我評價低、自卑等情況,這些都是沮喪的表現(xiàn)。這些消極的情緒,會抑制人自身潛能的正常發(fā)揮,干擾其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其陷入一種低落的、惡性循環(huán)的怪圈。因此,對處于沮喪之中的人來說,當務之急就是調(diào)節(jié)心理,消除自卑和低落。
而鼓勵的話語,是一種正面的暗示,能給當事人傳遞一種肯定和支持。這種正面的暗示,在人沮喪、六神無主時,會發(fā)生放大性心理疊加效應,不但有利于自信心的增加,還會調(diào)動樂觀、愉快等積極情緒,可以幫助當事人盡快走出沮喪的心理狀態(tài),發(fā)揮潛能,更好地處理面臨的困境。
去醫(yī)院探望病人,特別要注意說話的技巧。如不注意探病時談話的內(nèi)容和方法,有時就會適得其反。一般來說,病人的精神狀態(tài)比普通人要差,他們心情憂郁,多愁善感,性格多疑,很容易受到他人情緒的感染。所以,探望者稍不留神,就會“一句話說得病人躁”。反之,如果探望者語言得體,有話好好說,則可“一句話說得病人笑”。
老黃說話直來直去,不懂得如何安慰病人。不但好心沒有收到好效果,而且給病人增加了心理負擔。須知生病的人情緒很煩躁不安,心靈很脆弱,一旦被什么不想聽、怕聽的話擊中,會加重病情,心靈也會受到傷害。這也是有些醫(yī)生叫家屬在病人面前隱瞞病情的原因。老胡說的話就大不相同了,不但有藝術,而且很能抓住病人渴望早日康復的心理。
老胡善于運用語言藝術,每一句話都很得體,讓病人心情愉悅。使病人不再把自己的疾病看得那么嚴重,增強了與疾病作斗爭的堅強信念,深深感到親朋好友對自己的關愛、友好和體貼,激發(fā)自己與病魔戰(zhàn)斗到底的決心。而這一切,恰恰是病人最需要的“精神維生素”,可以起到藥物難以發(fā)揮的神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