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炎
《蒙娜麗莎》被盜是在1911年8月21日,經(jīng)過奇絕,早被人寫成小說拍了電影。那天是星期一,屬盧浮宮慣常的閉館日,等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蒙娜麗莎》不在墻上已經(jīng)是第二天的事了。兩年后這幅畫才在佛羅倫薩露了面,小偷是意大利人溫琴佐·佩魯賈,在盧浮宮做過兩年粉刷匠。據(jù)后來披露的細節(jié),他把《蒙娜麗莎》從畫框里取下,藏在工作罩衫下面帶出盧浮宮,整個過程幾乎沒有遇到障礙,除了末尾有個小意外:在底層樓梯間,他配的鑰匙打不開出口那扇門,但正好有個水管工路過,友善地為他提供了幫助。憋了兩年后,佩魯賈試圖把手里的寶貝賣給佛羅倫薩一個著名收藏家阿爾弗雷多·格里,格里說動佩魯賈,帶著畫和他一起去烏菲茲美術(shù)館找專家喬瓦尼·波齊鑒定真?zhèn)巍4_認為盧浮宮失竊之物后,兩位紳士向警方報案,幫法國人找回了寶貝。為了回報意大利人,當時盧浮宮沒有將《蒙娜麗莎》馬上送回法國,留在佛羅倫薩、羅馬和米蘭巡展了一遍。在十六世紀的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買下這幅畫后,這是意大利人惟一一次在本土和《蒙娜麗莎》見面,100年后的網(wǎng)上請愿便是用這個由頭來征集簽名。
在網(wǎng)上發(fā)帖的也不是一般人。此人名叫西爾瓦諾·文森迪(SilvanoVincenti),掌管著一個意大利文化遺產(chǎn)協(xié)會。他原來做過電視臺播音員,近些年致力于藝術(shù)史研究,因為時不時提出驚人發(fā)現(xiàn)而為人所知,在意大利屬經(jīng)常在媒體上露面的名人。文森迪新近公開的兩個發(fā)現(xiàn),一是他在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哲學家皮柯(PicdelaMirandole)的遺骨里驗出了砷的成分,這樣就可以佐證他對皮柯中毒而死的推斷;另外他還有一個重要計劃,要到法國的昂布瓦茲(Amboise)城堡去重新篩找達·芬奇的遺留物品和生活痕跡。當年弗朗索瓦一世將達·芬奇接到盧瓦河谷供為至尊,以昂布瓦茲堡相贈,1519年達·芬奇在這里去世,并留下遺囑不回意大利,葬于城堡。達·芬奇在昂布瓦茲生活了3年,文森迪認為城堡里面一定還有未被世人注意到的秘密等待他去發(fā)現(xiàn)。文森迪目前正在佛羅倫薩的一座老修道院里面做類似的發(fā)掘研究工作,他透露有可能將找到“蒙娜麗莎”的骸骨,如此就可以印證他的結(jié)論:《蒙娜麗莎》的畫中人并非一位女士,而是畫家的年輕愛徒。2010年12月,文森迪跟一家英國報紙已經(jīng)宣布在《蒙娜麗莎》的右邊眼角處發(fā)現(xiàn)了兩個很小的字母——“L”和“V”,據(jù)此可以認為達·芬奇對他繪畫的對象有一份愛意。
在普通人看來,以國家博物館的名義向其他博物館借展一幅畫,就算這畫是鎮(zhèn)館之寶也該好商量,何必來一個萬人請愿。盧浮宮繪畫館藏品超過1.2萬件,每年借展的數(shù)量被控制在120幅到180幅之間。一般來說,60%的借展請求會得到肯定答復,如果被拒絕,借口也很多,比如已經(jīng)有人預約在前,或者正在進行某項研究。在繪畫保護的專業(yè)領(lǐng)域,也有明確規(guī)定:如果是布面,超過2.8米的巨幅油畫不能運送出國展覽,因為無法放進飛機的貨艙。木板繪畫超過1米,原則上也不適合挪動,對此在法國博物館界惟一的例外是提香那幅《荊棘加冕》,畫幅3米多長,高近2米,十幾年前還是被從盧浮宮送到巴黎大皇宮展出過一次。但是行內(nèi)專家知道,借展《蒙娜麗莎》其實就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文森迪才要避開官方正式途徑,想通過網(wǎng)絡來造勢,對盧浮宮形成影響力。不過,文森迪在網(wǎng)上鬧了這么大動靜,盧浮宮繪畫館主任文森特·博馬雷德(VincentPomarède)7月初仍然很堅決地表示,盧浮宮肯定不會出借《蒙娜麗莎》。對盧浮宮繪畫部分的收藏,借展哪件作品基本由博馬雷德和盧浮宮研究所所長亨利·羅耶特(HenriLoyrette)做主。博馬雷德說,國內(nèi)外的同行都了解這幅畫的現(xiàn)狀,“太脆弱了,不能挪動”。盧浮宮每年都會把畫取下來做一次檢查,但因為擔心損傷,專家們不敢把它像其他名畫那樣帶到實驗室去,而是直接在展廳里現(xiàn)場工作。據(jù)法國《費加羅報》報道,即便離開這個恒溫房間兩小時,畫上的裂紋也會擴大——《蒙娜麗莎》并非畫在畫布上,而是用很薄的楊木板繪制,由于年代久遠,畫板已經(jīng)彎曲,背部也出現(xiàn)了裂痕。
如果不算100年前被盜那回事,這400多年里,《蒙娜麗莎》也只在20世紀離開過法國兩次,兩次都是國家行為,但必定在法國國內(nèi)引起一番爭論,遭到博物館人士的反對。1967年,由文化部長安德烈·馬爾羅提議,《蒙娜麗莎》被送到華盛頓和紐約展出,由當時的肯尼迪總統(tǒng)親自迎入華盛頓國家畫廊。1974年的東京和莫斯科之行是《蒙娜麗莎》最后一次出“宮”。專家反對的理由自然是擔心藏品受損,1964年盧浮宮的維納斯雕像被送到日本東京和京都展出時,就在運送途中受到輕微損傷,直到2010年才修復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