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在大跨步地走上體驗營銷的康莊大道。和一眾大型車企中的市場營銷策劃人員交流,幾乎無營銷不體驗,但凡不和體驗沾點邊兒的營銷,現(xiàn)在都不好意思和別人講。
但亂花迷人眼??蛻粢彩且粯拥摹N磥韺W家托夫勒是研究體驗經濟的著名權威,他曾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收集體驗,就好像他們收集很多值得懷念的老物品一樣?!?/p>
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體驗是作為稀缺品存在的,客戶和產品生產制造者之間,就像一對隔山對唱山歌的男女,彼此含情脈脈,卻總好像情深緣淺,相見而不得。而汽車這種產品形式,卻因其特殊的一些屬性,天然就是體驗的優(yōu)良載體。
可以說,汽車界是現(xiàn)代商業(yè)社會最早認識并實踐體驗營銷的領域之一。在汽車誕生百年來的歷史上,經典的試乘試駕活動始終在汽車營銷手段上獨領風騷,至今仍然是絕大多數(shù)汽車廠商首選或者說是必備的新車推廣常規(guī)策略。各種經典路線穿越、采風之旅、拉練式越野探險……無論在表現(xiàn)形式上幻化出多少花樣,其核心依然是試駕,而試駕的核心還是體驗。
對體驗營銷內涵和外延的探索,逐漸得到了整個汽車界的積極響應。覆蓋率、到達率、品牌識別度之類的指標,已經不足以應對現(xiàn)在的市場環(huán)境。面對越來越難糊弄、口味和品味都日益快速提升的消費者,一些技術和文化底蘊深厚,或者說是有閑錢的豪車品牌開始圍繞客戶體驗玩起了營銷花樣。
首當其沖的是硬件方面的“浮夸”之風。比如,把自己的4S店按畫廊標準建造和裝修,進店的顧客會自然而然地帶著欣賞藝術品的心態(tài)去賞玩車型;把4S店的經典功能進一步拓展,由此形成5S店,也就是在整車銷售(Sale)、零配件(Spare part)、售后服務(Service)和信息反饋(Survey)之外,再多加上一個可持續(xù)(Sustainability),如此一來,汽車對自然環(huán)境的負面效應似乎一下子被淡化了不少;或者干脆把4S店直接升級成體驗中心,直白地向客戶售賣體驗。
硬件升級所帶來的體驗價值提升雖然見效明顯,但并不適合一般的車企采用。而更多的汽車企業(yè)也意識到,閉著眼都能把車賣出去的好日子早已漸行漸遠,競爭如此激烈,能用什么樣的體驗,來把自己的汽車與消費者搭建起一種強粘性的關系?
幾年前曾有人用“宜家效應”來比照汽車營銷領域內一種體驗價值的內涵式增長。所謂“宜家效應”,指的是宜家家居里面展示和售賣的絕大多數(shù)產品都傾向于讓用戶自己運輸以及組裝,鼓勵消費者在自己購買的家具用品上增加更多精神層面的投入,這種投入可以被視作一種虛擬所有權。他們投入的勞動越多、對家具細節(jié)的關注越多,那么他們對自己動手拼裝的家具成品的感情,以及這段經歷的印象也就越深。這就是一種體驗價值的內涵式增長。
互聯(lián)網時代的大環(huán)境,或者說是數(shù)字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為這種體驗價值的內涵式增長提供了更多的能量和共生營銷的機會。說白了,就是提供了更多樣化的渠道來向客戶轉移更多的虛擬所有權,同時也更立體更細致地放大了該虛擬所有權。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垂直類網站的圈子、口碑等等載體,從某個層面上看,這里就像是客戶虛擬所有權的批發(fā)商。移動互聯(lián)網在近兩年間的蓬勃發(fā)展,快速放大了這類載體的價值。一個添加了明確移動屬性的圈子,再輔以獨有的口碑特色,其對體驗價值的內涵式提升的巨大拉動作用不言而喻。
然而,在體驗營銷當?shù)赖臅r代,客戶體驗早就成了婦孺皆知的秘密,現(xiàn)在的問題不是體驗稀缺,而是體驗過剩。如何能精準地體驗客戶、真正捕捉到用戶的真實需求,正在變得越來越困難。
能感知到用戶是誰、在哪里、購買力如何、有什么樣的偏好和習慣,這并不是難事,難的是抓住他們,還要抓得牢牢地。
從這個維度上看,營銷界人士值得探討的話題還有很多。在體驗營銷的內涵和外延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發(fā)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對于營銷的戰(zhàn)略價值正在被放大。決定未來體驗營銷成敗與否的核心要素,很可能將會是一位操盤手對大數(shù)據(jù)和移動互聯(lián)網的理解程度以及應用深度。
(本文作者秦致系汽車之家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