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對于數碼影像界來說是悲劇的一年,這一年人們經歷太多的不幸,3月的日本地震到10月的泰國海嘯,給整個數碼影像界帶來了重創(chuàng),包括佳能、索尼、尼康、富士等諸多廠商的產品設計和生產均受到嚴重影響,導致2011年重量級新品的投放明顯不足。業(yè)界方面,2011年對于奧林巴斯、柯達、賓得等廠商來說也是艱難的一年,奧林巴斯財務危機震動了整個行業(yè);美國老牌廠商柯達經過各種努力最終失敗之后,終于新年伊始正式申請破產;相比之下賓得算是個幸運兒,雖然再次被無情出售,但新東家理光明顯比HOYA對相機領域更在行,并且理光表示要將數碼影像業(yè)務全權交給賓得打理,因此賓得的再次易主帶來的反而更多的是積極的評價。自然災害的影響和資本市場的不安定,反倒意外地使廠商暫時停止了過去那種拼配置、拼規(guī)模、拼產能、拼銷量的粗暴競爭,轉而安心研發(fā),試探市場,并積蓄力量。
單反陣營中,2011年由于種種原因并無太多的重量級產品問世,僅有的佳能EOS-1DX也只是紙面發(fā)布。相比之下微單/單電在2011年就有了充足的發(fā)展空間,一方面一批過渡性質的新品出現(xiàn),包括奧林巴斯的E-P3/E-PL3/E-PM1、松下DMCGF3/DMC-G3、三星NX200、索尼NEX-5N/NEX-7以及α77/α65等。另一方面,之前沒有涉及微單領域的尼康和賓得也分別發(fā)布了V1/J1和PENTAX Q等微單產品,可以說2011年是微單相機系統(tǒng)承前啟后,徹底躋身主流市場的關鍵一年。高性能便攜DC領域在2011年也增加不少新鮮血液,如佳能PowerShot S100V、尼康COOLPIX P7100、富士X100、X10、奧林巴斯XZ-1等等,消費類卡片領域也出現(xiàn)了卡西歐EX- TR100等獨具特色的機型。它們雖然不是多么耀眼的產品,但卻為各廠商提供了很好的新技術、新理念的驗證平臺——2011年第4季度前的產品,現(xiàn)在來看,其市場試探性的特征是非常明顯的。
隨著CES 2012和CP+ 2012的召開,已經挖洞積糧很久的數碼影像界在2012年全面復蘇,重量級產品紛紛問世,如富士可更換鏡頭混合式取景相機X-Pro1、佳能旗艦DC新品PowerShot G1X、尼康全畫幅旗艦D4、尼康超高像素全畫幅單反D800/ D800E、賓得PK卡口微單K-01、奧林巴斯的全新旗艦單電相機OM-D 系列,適馬的Merrill系列APS畫幅相機,理光GXR A16成像模塊,加上騰龍24-70mm VC、索尼SAL500mm F4 G等大量鏡頭新品和海量便攜DC的亮相,正式拉開了這場數碼影像行業(yè)2012年度大戲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