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帥 李婧
“不論是對我們或是對我們周遭的人,愛會散發(fā)著安詳?shù)臍庀⒉⒕哂兄委煹男Ч??!?/p>
——【德】 伯特·海靈格
在整個跌宕浮沉的生命之河中,
愛經??此莆⒉蛔愕溃?/p>
它滲透入庸常的時間縫隙和細微空氣,
不輕易露出溫柔面目與神圣秩序,
可當我們從匆忙、迷蒙或失意、醉酣中停身注目,
會發(fā)現(xiàn),愛,卻是最終的答案。
不論各種版本如何闡述2012年,
不管你信與不信是否在西藏真有那么一個登船口——
當滿山滿谷雪白嫣紅盛放生命的祝福與奧秘,
草地、雪山、藍天與五彩經幡流動映照,
那些隱隱的懷疑、不確定、惶恐甚至抗拒,
被巨大的命運之輪滌蕩到八千里路云月之外,
你才能真正看清自我的渺小與平凡,
心才會打開柔軟的模樣。
過去你發(fā)展了許多躲避幸福的路,
然而人類關系中的秩序往往早已被愛所排定,
唯有當我們洞察這些秩序,愛才能成功,
也才能獲得真正的心靈自由。
愛情故事
2012年4月,林芝桃花節(jié)上,一場別開生面的工布藏族集體婚禮在桃花環(huán)繞的雪山腳下——林芝縣嘎拉村舉行。這其中有來自內地不同地區(qū)的新婚夫婦,也有來自林芝本地的藏族夫婦,其中一對藏族夫婦更是在結婚30周年之際特意前來補辦婚禮。
他們身著工布藏族盛裝,在最傳統(tǒng)的舅舅迎接新女婿、插彩箭、掛經幡、拜圣物等儀式中,舉行了神圣的婚禮,完成了從戀愛到婚姻最虔誠的轉變。
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他們的愛情故事吧。
故事一
阿旺多吉&桑杰康珠:愛情和珍珠一樣
采訪:馮帥
阿旺多吉:男,58歲。
桑杰康珠:女,50歲。
婚齡:30年整。
育有2女
阿旺多吉,曾是林芝民族藝術團的團長,而他的太太桑杰康珠也曾是藝術團的一名演員。多吉與康珠是所有人眼里的神仙眷侶,也總有機會同臺演出,光彩照人而又浪漫無比。
他們1982年結婚,一眨眼已經過了30年。如今的多吉,留著俏皮的小辮子,既文藝又瀟灑,十足的藏族老帥哥。而康珠雖然已有些發(fā)福,但仍然可以看出她的美像一顆溫潤的珍珠泛著歲月的光彩。也許是藏民族天性的樂天和幸福感高,回憶起什么都開心,他們也不避諱談愛情,甚至比一些年輕人還放的開,只是說起自己當年的愛情段子,會忍不住臉紅。
文藝世家之緣
多吉的老家在布久鄉(xiāng),早在1972年,18歲的多吉被選為舞蹈演員。年輕他由于多才多藝,性格開朗,自然招不少女孩子的喜歡。問他,曾經有多少人追啊,他笑著給我炫耀,在認識康珠之前,正兒八經追他的,同時就有7、8個!他說,奇怪的很,那時候拿不定注意,不知道該選誰,現(xiàn)在想來好像都不喜歡她們。甚至,還回憶起了其中的一個女孩子,我打趣問,這樣的事情說出來不怕康珠老師生氣嗎,多吉笑起來:“這些我早就跟老婆交代清楚了?!?/p>
看照片,康珠年輕的時候可是大美女一枚。多吉說,以前追她的人都是高干、大老板,都是如今最有名的一些人??抵檎f,那個年代,大家都以寫信的方式表達愛慕,以前給她寫信的人也多得很。她曾請教過一些年紀稍大的人,說不喜歡怎么辦,有人教她說不回信就行了。但還是有人一連堅持寫了6、7年的信。
康珠是林芝米瑞鄉(xiāng)的人,與多吉的老家相隔很遠。米瑞鄉(xiāng)在雅魯藏布江的北岸,而多吉在尼洋河畔,他們的緣分就像是天注定,像尼洋河最終匯入雅魯藏布江一樣,80年代初期,多吉在自己的家鄉(xiāng)布久鄉(xiāng)認識了康珠。
那時康珠在布久鄉(xiāng)當小學老師。多吉就在布久鄉(xiāng)認識了康珠以后,每次回去的時候都去她那里看看。多吉說:“以前那么多女孩子喜歡我,我都不喜歡,認識了康珠以后,突然就有了一種感情,可能這就是緣分吧。”據(jù)多吉說當時他很靦腆,只有喝了酒膽子才會大一點,平時不敢說的話,喝了酒才敢說。后來,康珠告訴多吉,她的家在米瑞鄉(xiāng)。
“巧得很,我竟然早就認識她的爸爸!”康珠的爸爸,是米瑞鄉(xiāng)很著名的藝人,以前多吉下鄉(xiāng)采風時認識了他。由于爸爸懂得很多藏族的傳統(tǒng)藝術,教給多吉很多藝術方面的知識。“我當時就覺得,這個爸爸太好了。”多吉告訴我:“當我聽說,康珠是他的女兒后,就提出要去看看爸爸。”那一年藏歷十月的工布新年,多吉去了康珠的家。按照那個時期當?shù)氐娘L俗,其實回家就意味著男女之間的談婚論嫁基本上明了了,結婚也是順其自然的事情?!澳菚r候好像也沒說什么話,但是大家都當我是女婿了。”多吉說,“爸爸自然是特別喜歡我了,大家都是搞文藝的,就是有這么一個緣分!”
時髦的老夫老妻
多吉和桑杰結婚的時候連一張登記照也沒有拍過,第二年,縣城里有了照相館,他們去拍了一張合影,那時候照片的顏色還是涂上去的。他們還有一張80年代末90年代初拍的合影,多吉穿著西裝,帶著禮帽,而康珠穿著旗袍、黑皮鞋和一雙海藍色的襪子。我看著這個照片說,康珠老師這身裝束在現(xiàn)在屬于復古風潮,也是時尚的一種??抵檎f,對呀,那是當時最時髦的裝束!
這次他們得知將以結婚30周年紀念日的身份參加桃花節(jié)的集體婚禮,多吉就跟我說,康珠特別想補拍結婚照,總說當年沒有條件照相,已經催了他好多年了,她還特別想穿西式的婚紗。多吉和康珠自稱為“現(xiàn)代老人”,他們說,都是改革開放的過來人了,什么形式的婚禮都接受,不管是西式還是中式的,不管是藏族還是漢族的,各有各的風格,我們都比較欣賞??抵檎f,30周年的紀念日,有這樣一場特別的婚禮多么有紀念意義啊。
30年的時間不算短,一路走來肯定不都是順風順水,問他們是如何堅持下來的?多吉說,年輕的時候最大的問題就是經常吵架,但是吵架總有一個人要先認錯,現(xiàn)在這么多年了,大家都更包容了,我們也幾乎不會再吵架了??抵檎f,既然有緣在一起,為什么不能堅持下來呢?婚姻生活一定會經歷很多磨難的,但是一定要堅持。
查詢了一下,30周年的結婚紀念日,被稱為“珍珠婚”。細想來,珍珠與愛情,確是有頗多的共同之處。它們的由來都是偶然的,甚至有些莫名其妙的緣分,珍珠源于一粒微不足道的沙塵無意闖入蚌的體內,愛情則產生于一個無緣無故的念頭在心中靈犀一閃。不管是珍珠還是愛情,同樣需要歲月的磨礪才能愈發(fā)美麗。愛似珍珠,懂得珍惜,閃閃發(fā)光。
故事二
朱虎秋&吳堅曲珍:因為愛著你的愛
采訪:李婧
【一定是特別的緣分,才可以一路走來變成了一家人/他多愛你幾分,你多還他幾分,找幸福的可能
從此不再是一個人,要處處時時想著念的都是“我們”/你付出了幾分,愛就圓滿了幾分?!?/p>
——張宇《給你們》
三生三世,情定桃花
2012年3月5號,朱虎秋和吳堅曲珍在林芝領取了結婚證。簽字的那一刻,他感覺自己的手“都在抖”,像是“許下一個非常莊重的承諾,很激動”,“大腦一片空白”。
1986年的朱虎秋是藏漢混血,出生在秋天的老虎。這名字聽上去既溫和又強大,跟他含蓄靦腆又不失剛毅的性格很是相符。曲珍小他三歲,基本以仰視哥哥的視角看待他,夸他穩(wěn)重、孝順、會照顧人、有責任感。說起這些還一副害羞的小姑娘模樣,夸一句就看對方一眼,捂嘴笑,滿溢不住樸素的幸福。
二人的緣分始于兩年前的工作,都是雅魯藏布大峽谷景區(qū)講解員。從嘻嘻哈哈打鬧的好朋友開始,某次下班后同事建議去大峽谷著名景點“情比石堅”轉轉,據(jù)說順時針繞桃樹轉三圈就會令單身者很快找到心愛的另一半,而情侶和夫妻則會幸福一生。兩個年輕人覺得好玩,心無旁騖過去轉了三圈,一邊轉還不忘開玩笑:咱們會不會有桃花???
關于這棵從石頭中長出的美麗桃樹,有一個動人的愛情傳說:桃樹王壽多有兩個女兒,同時愛上了歷經千難萬險來向父王討求仙桃給母親治病的阿尼達。當聰明善良的妹妹拉姆幫阿尼達討得仙桃后,飛揚跋扈的姐姐拉瑪惱羞成怒,將妹妹連人帶仙桃用巨石壓了下去。拉姆用身體緊緊護著仙桃,不讓它受損,可自己卻被沉沉地壓了下去。千年過后,她的靈魂與仙桃的生命力一起頂開了巨石,生根開花,期待著再次結出仙桃送給阿尼達。愛情的純貞與堅韌,在此鮮活可見。
誰也說不清緣分是在何時慢慢滋長,桃花樹神的魅力在三個月后的盛夏綻放,2010年8月10號,晚上同事聚會后,喝了點酒的虎秋紅著臉鼓起勇氣問曲珍:做我的女朋友,好嗎?
愛情意味著相互尊重、付出
在同齡的藏族年輕人中,曲珍相對傳統(tǒng)單純,來自拉薩的她從小是被家人呵護寶貝大的小公主,飯都不會做。兩個人剛開始被選中為桃花節(jié)十對情侶候選人時,害羞的曲珍第一反應拼命搖手:不不,人多太不好意思了!虎秋稍微放得開點些,就左哄右哄,最后用“就當是我們婚禮的預演練習”說服了她。
問到兩人最欣賞對方什么品質,虎秋一口氣說了許多:做事勤奮、工作認真、真誠、善良、溫柔、聽話……最最重要的:為我學會了做飯,現(xiàn)在還做得不錯!我們聽了哈哈大笑??蠟槔瞎冻觥奚?,這不僅是藏族女性,亦是傳統(tǒng)意義上評價東方女性溫良淑德的高標準。
成家的男人,最緊迫考慮的往往就是立業(yè),朱虎秋也不例外。這個26歲的男人細心規(guī)劃了未來幾年的生活,包括希望能夠給愛人提供的圖景:多出去掙點錢,給曲珍開個小店,做點小生意,起碼不用再受給人打工的苦,即便累也開心。最美的愿望是有一子一女,不求大富大貴,只求自力更生,平安幸福,執(zhí)子手偕老……
采訪結束,讓他們說說自己對愛情的態(tài)度或宣言,兩人一時口結,答應隔天寫好再給。兩天后拿來一張紙條,上面兩段很認真的筆跡:“我如果沒有愁過你的愁,沒有思慮過你的思慮,我就不配說我愛你?!薄旎⑶锏膼矍樾?;“我愛你,不是因為你是一個怎樣的人,而是因為我喜歡與你在一起時的感覺。”——吳堅曲珍的愛情宣言。
朱虎秋摸著頭露出憨厚的笑,特意解釋:“我文采不好,雖然不完全是自己寫的,但這些話說出了我們的心里話……”紙條我好好收下了,一字一筆都是兩顆真實的心,它們火熱、純真,由內而外散發(fā)著感染人的踏實和珍貴,在林芝乍暖還寒的這個春天,像陽光一樣閃耀在人心里。
故事三
何仙&李學知:家是靈魂安棲之所
采訪/李婧
“所有的庇護所,所有的藏身處,所有的臥室,都有共同的夢境價值。
家宅庇護著夢想,家宅保護著夢想家,家宅讓我們能夠在安詳中做夢?!?/p>
【法】 加斯東·巴什拉《空間的詩學》
兩個月的閃婚
何仙和李學知,人如其名,一個美美的、像飄在天上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一個務實、好研究學術,寫得一手好字,最崇拜稻田和夫與松下幸之助——日式的嚴謹與自律在他身上體現(xiàn)明顯,理想是做社會企業(yè)家,并以公益為擴展,五十歲后退休、回歸書本。
兩個人的愛情故事是個順風順水的傳奇:去年偶然在婚戀網(wǎng)站注冊認識,發(fā)現(xiàn)居然是初中同級(不同班),好感度一下飆升,聊天也進行得很順利,遂見面。沒想到,第一眼就登對,家人也對彼此高度滿意,李學知更獲女方家人全票通過。接下來……兩個月后登記結婚。
人皆言四川男人疼老婆,這條放到李學知身上完美符合。主外:開有一家房產公司,事業(yè)打理井井有條;主內:做飯、洗衣、拖地全包,與妻姐、妻弟感情好到爆,以至于讓何仙吃醋的地步——但凡拌嘴姐姐一定向著李學知,教育她要學著溫柔點;而弟弟有什么最新動向自己竟全然不知了!講電話沒兩句:我跟姐夫說吧……
然而內心深處,她又確知自己是幸福的:我想要的其實很簡單,之前在深圳工作,節(jié)奏很快,沒有一點放松的感覺。就想平穩(wěn)些、緩慢些,好好體會生活。
一所容納夢想的房子
因為對建筑太感興趣,專業(yè)電子商務的李學知靠自學一步步考了建筑師證,慢慢轉型為房產商。細究這種最初的熱愛,許是源自童年時期對大房子、對溫暖的家的一股渴望。
李學知已經購買了兩處房產,在他這里,房子已經超越了外在建筑形式而成為了對老婆最詩意的愛情表達方式。聊天中他蹦出兩次口頭禪:哦,那個城市氣候不錯嘛,適合生活,買個房子……引發(fā)一陣笑場,令人為他直率的愛意流露莞爾。
廣告語張揚在現(xiàn)代城市的每個角落,告訴我們要歸園田,“詩意的棲居”,然而,何處為吾安棲之地?
“我有一個最大的夢想,這個實現(xiàn)了就是圓滿的畫面?!崩顚W知比畫著,眼睛熠熠發(fā)光,“如果有可能在郊區(qū)買一大塊地,自己蓋一所很大的房子,可以把兩家人都接過來。像林芝這樣住著身心舒暢,大家族其樂融融,互相照應,很傳統(tǒng)的生活。”
看過電影《2012》的朋友都知道西藏是大船的登船地,更有網(wǎng)友在Google上搜出林芝是登船的口岸。2012年,有幸來到林芝,
五色的經幡隨風飄動,壯美的雪山近在咫尺,在這樣的景色下穿著藏族嫁衣,戴上親朋好友獻上的祝福哈達,在桃花的映襯下,這一切都變得神圣無比。拋開2012的末日預言,此時此刻能在這樣神圣美麗的土地上見證著婚姻,也算是此生無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