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上世紀30年代,蔣介石“師從”德國,經常派人去考察、學習,還進口了大量德國的武器和特工器材,而且聘請德國軍事專家做顧問。然而“戰(zhàn)爭狂人”希特勒一向看不起中國。他認為中國地大物貧,野蠻落后,餓殍遍野,一無是處。而不少受蔣介石、陳立夫派遣到德國見過希特勒的中國官員都很怕見到希特勒,說其個性十分狂妄,說話粗魯,行動魯莽。 然而,不為人知的是,這個戰(zhàn)爭狂人卻被一個中國外交官“教訓”過。
當時,蔣介石派遣保定軍校畢業(yè),頗有政治、軍事經驗而且精通英、法、德語的劉文島出任駐德全權公使。 1931年9月,劉文島赴德后,廣結善交,與德國政府高層及各界人士建立了十分密切的關系??墒?,當希特勒聽說劉文島等人來自中國,便借故不見。后經中國駐德國公使館多次聯系,希特勒才勉強答應,不過他要求見面時間不能超過半小時。
那是1932年8月初的一天,納粹黨剛剛成為德國第一大黨,希特勒應邀出席由各國駐德使節(jié)參加的大型宴會,劉文島也被邀請參加。宴會開始后,希特勒給各國使節(jié)敬酒。輪到中國公使劉文島時,自大的希特勒卻故意不敬酒。
希特勒此舉,讓自尊心極強的劉文島深受刺激。他端起酒杯主動給希特勒敬酒:“我是中國公使劉文島,到貴國已經一年了,卻沒有機會和您舉杯飲酒,今天這個機會千載難逢,特敬您一杯?!?/p>
希特勒見劉文島來敬酒,十分輕蔑,他盯著劉文島,一字一句地說:“中國?嗯,除了《孫子兵法》外,中國什么都不行。那么,你敬酒,我可一干而盡,我敬你時,你能一口喝下去嗎?”劉文島他不慌不忙地說:“可以,可以?!?/p>
希特勒爽快地拿起酒杯,將一杯烈性酒倒進嘴里。劉文島也隨后舉杯一飲而盡。希特勒見劉文島不示弱,拿起酒瓶給自己倒了一杯,然后又將劉文島的杯子斟得滿滿的。
劉文島舉起杯子,又對希特勒說:“中國有句古語,酒逢知己千杯少,話遇知己格外多。我代表中國公使館的全體官員,再向你敬一杯!”說完,又是一飲而盡。希特勒很快也將這杯酒一口吞了下去。此后,兩人你來我往,喝了二十余杯。
慣飲啤酒的希特勒面對烈酒,明顯難以招架,所以,親信勸他就此打住,但好強的希特勒誓與劉文島喝到底。劉文島也堅決表示奉陪。
兩人各不相讓,喝到最后,希特勒一頭栽倒在地,部下迅速將他扶到椅子上,他嘴里不斷地嘀咕,似乎還要與劉文島繼續(xù)較量。在場的各國使節(jié)見希特勒丑態(tài)百出,無不捧腹大笑,有人還走到劉文島面前,伸出大拇指稱贊他。 后來,據希特勒的部下說,直到第二天上午,希特勒還未完全醒過來。
劉文島灌醉希特勒的故事,曾在西方廣為流傳,但劉本人卻談得很少。他認為,在酒桌上逞能并非好漢。這次灌倒希特勒,主要是出了口惡氣,讓這個狂人以后不要再小瞧中國人。
曾拜梁啟超為師,著有《政黨政治論》的劉文島深知,酒桌不若戰(zhàn)場,雖在外交場合能保持國人名節(jié)、力挫狂人,然而改變自己國家的貧弱才是最終在外交中抬起頭的保證。因此,后來劉文島回國后,面對群眾大呼其“英雄”,也保持著低調作風,并不無遠慮地以為“敬酒事小國體事大,國強方則外交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