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發(fā)表了重要講話,強調了“要加強軍隊反腐倡廉建設,保持軍隊黨組織和干部隊伍的純潔性”,“必須狠抓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方針落實”。
事實上,據一名長期研究軍隊反腐倡廉建設的專家透露,在當前的形勢下強調軍隊反腐,并不意味著中央要對軍隊做出新的部署,也并非針對某個人或某些事件。實際上,胡錦濤從2004年9月任中央軍委主席以來,一直很重視廉政建設。這次講話,是胡錦濤對軍隊一以貫之的、基本的要求。軍中有些人因腐敗問題受到嚴厲懲處,對嚴明軍紀、純潔隊伍也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
治軍治官:審計+懲防體系
胡錦濤強調軍隊反腐,有兩大重點。首先是提出“從嚴治軍、從嚴治官”,從反對商業(yè)賄賂、完善審計機制、加強作風建設、構建懲防體系等幾個方面入手,懲治軍隊腐敗。
這方面的工作部署,可以追溯到2006年。當年8月,解放軍開始重點治理工程建設、物資裝備、醫(yī)療衛(wèi)生、軍交運輸、財務、軍需、通信、有償服務以及社會化保障領域在招投標、采購等軍地經濟交往中的商業(yè)賄賂行為。
同年,經中央軍委批準,“全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領導小組”成立。組長由總后勤部部長廖錫龍擔任。審計的重點內容包括:年度預算、工程建設、裝備物資器材采購、大項投資、房地產開發(fā)、有償服務等決策程序是否科學、民主、規(guī)范;有無超預算開支、挪用經費、違規(guī)存款、應收未收、收不入賬和“小金庫”等問題;領導干部是否按規(guī)定程序、權限和標準辦事,有無插手敏感經濟事項、揮霍浪費、貪污賄賂等問題。審計結果也將作為對相關人員實行晉升、降職、撤職直至追究法律責任的依據。
此后5年,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一直被擺在突出位置。據總后勤部的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全軍共審計單位和項目7.7萬個, 取得直接經濟效益68 億元。
2011年7月,總政治部、總后勤部頒布《軍隊審計人員廉潔從審規(guī)定》,對審計人員廉潔從審提出了“十不準”要求;2011年9月,中央軍委又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軍隊審計工作的意見》。
軍隊反腐的另一個重點,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從思想上預防軍隊腐敗,做到預防為先、關口前移。
早在2006 年3 月,中央軍委就頒發(fā)了《建立健全軍隊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意見》,將反腐納入軍隊“十一五”規(guī)劃之中。
2008年9月,中央軍委頒發(fā)了《建立健全軍隊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guī)劃》,明確了軍隊“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和主要目標,部署了軍隊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監(jiān)督、改革、糾風、懲處等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務,成為指導性文件。
黨的十七大召開之后,建立健全軍隊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是軍隊最重要的工作之一。2009年,中央軍委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軍隊高中級干部作風建設的意見》,強調“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
2011年6月,經胡錦濤主席批準,中央軍委印發(fā)《軍隊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規(guī)定》,從11個方面對黨員領導干部的廉潔從政行為作出70個“不準”的禁止規(guī)定。
貫穿84年的治軍反腐史
軍隊和其他組織一樣,也會受到腐敗的侵蝕。反腐敗的斗爭貫穿了建軍84年來的整個歷史。
革命戰(zhàn)爭年代,軍隊的使命是對敵作戰(zhàn),很少接觸經濟領域,反腐敗并沒有成為一個突出問題。當時,重點是反對政治上的腐敗。
新中國成立后,軍隊由農村轉入城市,中高級干部數量增多。這一時期的重點是制止軍隊生活腐化墮落。
1954年8月8日,《中央軍委及總政治部關于制止某些高級干部腐化墮落違法違紀的指示》,又稱“八八指示”印發(fā),截止到1955年10月,發(fā)現犯有不同程度錯誤的師以上干部達百人之多,97人受到黨紀處分,其中37人受到行政或刑事處分。
1975 年,鄧小平全面主持黨政軍工作后,開始對全國的整頓,其中包括對軍隊的整頓。鄧小平認為軍隊存在5個問題:一是有點腫,二是有點散,三是有點驕,四是有點奢,五是有點惰。軍隊開展了“反驕破滿”教育整頓。
改革開放后,市場經濟使軍人面臨更多誘惑,軍隊貪污、受賄行為日益增多。據《當代中國軍隊政治工作》一書披露,到1998年改革開放20年時,全軍共查處了幾百名正師職以上干部的腐敗案件,其中主官占到2/3,臨近退役的領導干部占2/5,主管人財物的部門領導占1/3。掌握關鍵部門、關鍵權力的一把手成為軍隊腐敗的高發(fā)群體。
面對這種情況,中央軍委致力于從機制和源頭上治理腐敗。據不完全統(tǒng)計,近年來,軍委、總部和各大單位先后制定出臺近200項廉政法規(guī)制度。廉政制度建設,已經成為軍隊的一項重要課題。
1980年中央軍委就在《軍隊建設三年的規(guī)劃》中,把加強黨性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將反腐倡廉教育納入制度體系,并隨時根據黨中央反腐倡廉的新要求,組織教育活動。
近30年來,解放軍先后制定下發(fā)了《軍隊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規(guī)定》、《關于軍隊黨員領導干部述職述廉的暫行規(guī)定》等制度規(guī)定,針對一段時間出現的“特殊化”、“走后門”等不正之風,以整黨整風的方式進行集中治理;針對部隊精簡、裁撤過程中出現趁機“撈一把”現象,進行專項整治。1998年,中央軍委還作出軍隊、武警部隊、政法機關一律不得經商的重大決策。
如今,具有軍隊特點的反腐制度體系已初步形成,今后的關鍵是如何保證這些制度的執(zhí)行力。正如明代宰相張居正所說,“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值得欣慰的是,解放軍海軍前副司令王守業(yè)等位高權重的腐敗分子落馬,讓人們看到了軍隊執(zhí)行反腐制度的決心。
軍隊反腐:新時期,新內涵
2010年,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解放軍原副總參謀長劉鎮(zhèn)武上將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軍隊一直重視反腐問題,打擊腐敗的力度甚至比地方還要嚴厲。外界對軍隊反腐力度感受不夠,主要是因為反腐案件都是在軍隊內部系統(tǒng)查辦,不對外公開。
無論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被查辦的最高級別軍官之一的王守業(yè),還是經不起金錢誘惑出賣軍事情報的劉連昆(解放軍總后勤部軍械部前部長),一個個發(fā)人深省的案例都呼喚著要有效制約權力,依法、合理、有效地分配和管理使用軍事資源,從機制和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迫切需求。
“新時期,軍隊面臨的挑戰(zhàn)是多方面的。改革開放以來,國外的很多意識形態(tài)不斷以多種形式影響到我國軍隊的思想,軍內成員的觀念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廣大官兵的思想不斷創(chuàng)新,與時代潮流保持一致,卻也容易滋生追求物質享受、政治觀念淡漠等消極思想?!苯夥跑姾笄谥笓]學院政策理論教研室教授邵維正指出,暴露出的腐敗問題說明“軍隊不是真空的”。近幾年,胡錦濤一直強調要樹立當代軍人的核心價值觀,即要在思想上保持軍隊的純潔性。
從已經暴露出的腐敗案例來看,軍隊官員最容易在工程施工、與地方公司打交道過程中出問題。部分高中級軍官手中掌握的權力,與紀檢機關對他們的監(jiān)督力度未能完全匹配,后者相對薄弱、滯后。由此,對問題的察覺往往比較晚,未能將其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
鑒于此,胡錦濤任中央軍委主席后,加大了軍隊審計監(jiān)督工作的力度,提出不能等案子出來了再辦,而要將預防工作做在前面。
“加強反腐倡廉工作,是世情、國情和軍情對部隊的要求?!鄙劬S正強調,“軍隊的可控性比一般單位強,管理更嚴,出現貪腐現象的面比較小,程度也比較低。因此,我們有條件把工作做得更好?!?/p>
邵維正認為,反腐倡廉是黨對軍隊的一貫要求,而在新形勢下,這一要求被賦予了更深的寓意。他說,“今年是個很特殊的年份,黨的領導班子面臨重大調整,黨的十八大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關注的焦點,更需要全黨、全軍有統(tǒng)一的思想、意志、目標和行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十八大順利召開”。(據《環(huán)球人物》)